我国环境检测社会化建设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我国环境检测社会化建设分析

罗克强1黄艳2白立星3

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陕西省西安市710054

摘要;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给人民带来巨大改革红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如资源过度开发导致山体土层塌陷、空气污染严重、工业废物排放导致水体污染、沙尘暴极端天气等,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故此,针对我国的空气环境现状,国家应加强环境监测的社会化能力建设,采取切实有效的治理措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空气环境。

关键词: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优化对策

1我国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在多年与极端危害天气斗争的情况下,我国环境监测部门积累了大量的监测管理、预警处理的经验。形成了统一完善的监察管理体系,以国、省、市、区四级联合监控,呈递消息,资源共享,共同服务于国家环保局[1]。在运行过程中,各个系统共同肩负起环境监测、预警指导的重要职责。及时有效的环境监测手段在避免公众健康受到侵害、避免重大交通事故出现、减轻社会经济损失上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国家政府不可缺少的关键解决方法之一。

2我国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类环保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人民越来越关注天气环境预警的准确及时性问题,而大家对环境检测知识、流程的好奇和探究不能从现有的环境监测体系中得到充足的了解和学习。而监测化验体系的相对不完善使得空气检测的环节流程少,检测数据不够全面,环境预测准确性不能保证。我国这些环境监测体系的漏洞问题会使得公众对环境监测部门的信任度下降。因此,我国环境监测改革进步的方向在于:公开透明监察管理流程,普及监测的基本常识,及时向国际社会学习引进更为先进有效的检测手段。社会各界应一起努力,为构建高效和谐的社会化环境监测体系贡献力量。

3我国环境监测社会化能力的建设方式

我国的环境监测离不开社会力量的监督帮助,只有形成完善的社会化环境监测体系,才能减轻政府部门的劳动工作强度,带给民众更为关切的空气环境预测应对知识。

3.1建立实现中国环境监测市场化运营

建立市场化环境监管措施是加快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途径。故此,需要通过一个成熟、稳定的方式机制,逐步建立起一个工作高效、运行流畅的市场监管体系。在多数发达国家,国家通过将环境监管的技术权利交给企业市场来经营,政府选择与资历优良、信誉较好的企业单位合作,通过付费购买的方式获得环境监测数据。这样既减轻了政府监测统计的工作压力,又产生市场了竞争,促使企业不断革新环境监测的技术手段,以此提供给公众更为及时有效的环境状况信息。

3.2明确环境监测的市场范围

环境监测涵盖了环境污染监测、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等多个方面。如果第三方过度预报环境的问题状况就可能被不法分子和网络谣传者所利用,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防霾药品、防辐射食物等脱销,对社会市场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我国政府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前应明确其监测的内容和限制条件。

3.3资质审核与运行监管并重

第三方环境监测技术的高低会影响公众接收信息的准确性,不良企业传递出不负责任的信息误导大众。因此,政府在选择合作企业时要严格审核资质并定期复核。同时,在企业运营期间,政府应密切监督企业。通过不定期抽检监测数据、专家组定期审核抽检等监察措施配合严格、密切、及时的监管流程体系是最大程度保障企业公布数据的准确性的必要方式[2]。

3.4公开环境监督信息,接受大众的监督

相关机构环境质量信息监测完成的及时、对外公布是国家环境信息公开政策的主要内容[4]。环境监测信息的及时公布可以使民众及时把环境质量动向,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便于政府依据现有情况调整完善环境治理措施,有效实现环境监测的督促作用。接受大众监督意味着我国检测队伍不断地扩大,对于相关监测机构而言,不仅降低了监测费用成本,监测不良回馈内容多样化,有利于监测部门更好更全面的完善监测对策。相关数据公开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我国环境现状,大众参与监督很好提高了我国公民自身素质与环境保护意识。

3.5增加监测内容

环境监测主要是为了准确、及时地对环境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监测分析,为后期的环境管理、控制污染源、环境规划等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现阶段,我国主要监测的是空气、土壤等环境状况。但环境变化是自然整体作用的结果。因此完善监测项目对进一步的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具体可增加如下环境监测内容:(1)严格监控环境质量,对所处环境进行质量数值评估分类,便于后期环境管理。(2)根据污染严重的地区进行污染源追踪,找到最初的污染源头,做好监督管理,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干预,保证后期环境得以改善。(3)收集污染数据,查阅相关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环境治理控制、管理目标与方案实施以及

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有力的参考数据,从根本上实现环境改变。(4)为了社会稳定发展与人类自身健康状况,合理使用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资源。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与标准准则,科学合理地规划环境保护措施,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境保护意识[3]。

3.6研究开发自动监测系统、培养专业人才

我国部分发达地区已经研发出了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与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对于环境监测系统也有初步的研究与使用。但仅是小面的应用很难满足污染严重的环境监测。因此,研究开发更多的自动监测功能系统是提高环境监测重要举措之一。一方面,加大研究力度,着重研发噪音自动监测系统、生态平衡分析系统、海洋水质监测系统、放射元素监系统等。让我国环境监测建设得到更好的完善,监测能力有着层次性的提升。另一方面,培养专业的环境监测建设人才,技术先进化的发展对于技术操作人员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国家相关部门必须重视人才与技术的培养,扩大技术核心团队,更好地贡献于环境保护检测中[4]。

4结束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长期不良环境生存下很大程度影响了我国全民生活水平,民众对此热切关注并开始通过实际行动来保护改善环境,可持续发展意识逐步增强。但废旧物品处理不得当、人为环境破坏举措依旧很难控制。要想彻底深入的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做好全民参与、完善检测环境设施、加大环境监测力度,使我国环境监测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金明.刍议加强环境保护监测的措施[J].低碳世界,2016(30):11-12.

[2]周磊.广东省环境监测社会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东化工,2016,43(1):104.

[3]杨志欣.浅析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探究[J].工业,2017(2):00220.

[4]李霆.刍议环境现场监测的现状和对策[J].科研,2016(12):00259.

[5]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分析[J].唐卉.??环境与发展.?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