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爆炸伤的急救与护理

/ 1

瓦斯爆炸伤的急救与护理

姚静

姚静(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四川成都610015)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301-01

【关键词】瓦斯爆炸急救护理

瓦斯爆炸伤的致伤原因多,伤情变化快,如不及时做出准确诊断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则易错过抢救时机[1]。我院于2013年5月11日参加泸州市泸县桃子沟瓦斯爆炸伤员的抢救,现将救治的19名伤员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9名伤员均为现场作业人员,年龄在28岁到50岁,平均年龄为34.5岁。1例并发腹腔大出血和重型颅脑伤,于伤后14小时死亡,其余18名伤员生命体征平稳,5名重伤员在双手、头面部、胸背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烧伤,并且都行气管切开,其余13名伤员有头晕、头痛症状。

2急救

2.1尽早使伤员脱离现场,安置在通风处。

2.2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如口腔、鼻腔有分泌物,应立即清除,以利于通气;如有反常呼吸可用布带或胶布暂时固定胸部;若伤员表现狂躁不安,则是低氧血症的最初征兆,应立即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

2.3止血和保护创面如有开放性损伤导致出血时,应及时加压包扎或压迫止血,四肢可用止血带,但必须记录使用止血带的时间;对于烧伤创面不能涂抹任何药物,应使用清洁被单包裹,尽量减少污染机会。

2.4四肢骨折用夹板固定,防止再次损伤,对疑有骨折或明确有骨折的伤员迅速转送医院治疗。

2.5抗休克以输入平衡液为首选。

3护理

3.1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保证液体输入通畅是纠正休克的关键瓦斯爆炸的病员由于伤后创面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液体渗出,使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加上院前转送时间较长,大多数病人在到达医院时已处于休克状态,建立好静脉通道是关系到病人预后的重要环节。首选大号留置针穿刺,穿刺困难者可行静脉切开,需建立多个静脉通道,以确保抗休克顺利进行。

3.2抗休克的液体准备和选择瓦斯爆炸烧伤病人休克的复苏和其他创伤休克一样,在进行输液治疗过程中,也应遵守先盐后糖,先晶体后胶体,先快后慢的原则,如无颅脑伤或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第一个24小时输液量可适当增加,液体以平衡液为主。输液过程中应注意输液的速度,防止肺水肿。

3.3尿管的护理留置导尿管,记录单位时间尿量,可以间接了解循环灌注状态,以便判断休克复苏是否有效,保持尿管通畅,避免受压、扭曲、打折等,定时给予膀胱冲洗,避免因留置尿管时间过长而发生感染。

3.4气管的护理瓦斯爆炸烧伤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吸入性气道损伤,对于轻者保持鼻腔、口腔清洁,及时清除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严重者迅速进行气管切开,气管内给氧,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保持气道湿润。

3.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持续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的监护,做好病情记录。

3.6对有精神症状,烦躁的病人,避免跌床,在保护创面的同时可适当用约束带。这类病人与瓦斯爆炸后吸入CO有关,在早期主要是改善通气,高流量给氧,促使有害气体排出,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应尽早做高压氧治疗。

3.7做好与医生的配合工作,不执行口头医嘱,协助医生完善各种生化检查,同时注意保护好创面,为清创做好准备工作。

3.8做好心理护理做好病人对恐惧心理的耐心疏导,树立病人治疗的信心,减少病人疼痛,改善病人的情绪状况,鼓励病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战胜疾病。

参考文献

[1]吴阶平.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