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后轻型颅脑损伤的中医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改良后轻型颅脑损伤的中医护理

杨丽霞

杨丽霞(云南省大理州中医医院护理部云南大理671000)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297-01

【摘要】目的提高轻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中医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方法对86例轻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中医保守治疗和中医护理常规方法护理。结果86例轻型颅脑损伤病人经中医有效治疗及护理后恢复良好。结论对轻型颅脑损伤病人给予中医护理常规护理能收到满意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颅脑损伤中医护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及《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的出台,为中医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指明了方向。结合相关规范,笔者对原来轻型颅脑损伤的中医护理作了部分改进,并在全院推广使用。现就改良后轻型颅脑损伤的中医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67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为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病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25例;年龄9~73岁,中位年龄41岁;单纯颅脑损伤23例,合并有其它部位损伤44例;住院时间10~42d。经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后均恢复良好。

2中医护理方法

2.1一般护理

2.1.1病情观察颅脑损伤后48h内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每4小时测量1次,并详细记录观察结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四肢活动障碍等征象,应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2.1.2生活护理绝对卧床休息,协助一切生活所需,作好安全防护工作,避免坠床或其它误伤。经常巡视病房,注意防寒保暖,每日用温水浸泡手足1~2次,并予肢体按摩。按流程作好基础护理。

2.1.2.1呼吸道护理保持病室内通风良好,调节室内湿度在50%~70%左右,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痰液等,遵医嘱给雾化吸入或口服化痰口服液。并作口腔护理每日3次。

2.1.2.2五官的护理抬高床头15~30°,防止脑脊液眼漏和鼻漏。保持面部清洁卫生,患眼内滴抗生素眼药水,每日3次,每次2滴,以预防感染。指导患者按揉双侧攒竹、睛明、四白、太阳等穴,每日2次,每次10min,以改善眼睑闭合功能;艾灸颊车、下关、地仓、合谷等穴,每日1次,每次15~20min,以消肿止痛。

2.1.3饮食护理饮食以清淡、细软、不过饱为原则,有剧吐、神昏等症时应暂禁食。

2.1.4用药护理服中药后避免受风寒,汗出后用干毛巾擦干,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使用镇静药时要注意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防止头晕,注意安全。

2.1.5情志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积极鼓励家属多探望患者,及时解决患者的心理生理需求,以解除其紧张情绪,使其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2.2病证护理

2.2.1头痛头昏卧床休息,定时翻身,并保持各肢体处于功能位,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环境安静以减少不良刺激,避免大幅度转动头部或突然改变体位;头痛较甚时按医嘱给予镇痛药,或配合耳穴压籽法止痛,取脑干、皮质下及交感穴等贴压。

2.2.2呕吐呕吐时让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意识不清者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呕吐物;呕吐不止时,需暂停进食,呕吐后用温开水或银连含漱液漱口;及时清理呕吐物及更换被呕吐物污染的衣被。

2.2.3癫痫当病人突发癫痫抽搐时,要立即手掐人中、合谷、内关等穴,并第一时间报告医生;帮病人松解衣扣和裤带,头偏向一侧,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用纱布包裹的压舌板垫在病人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及颊部,同时必须避免舌后坠影响呼吸,发生窒息;注意保护病人,避免过度用力按压病人,以防病人碰伤、骨折或关节脱位。

2.3辨证施护

2.3.1损伤初期按活血化瘀、理气消肿止痛的治疗原则,宜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避免剧烈咳嗽、擤鼻涕、打喷嚏等。此期饮食宜予清淡、易消化、行气活血之品,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及食盐量。

2.3.2损伤中期按和营活血法的治疗原则,指导患者适当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活动,活动时避免震荡头部。此期饮食宜予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清补之品如瘦肉、鸡汤等。

2.3.3损伤后期按补益气血及补益肝肾的治疗原则,积极鼓励患者主动锻炼。此期饮食可予滋补肝肾之品如动物内脏、骨头汤、鸡蛋等,并适当多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2.4出院指导嘱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暖;指导饮食以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宜;保持大便通畅;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参加锻炼;按医嘱指导患者掌握服用药物的方法。

3体会

颅脑损伤患者病理变化复杂,表现多样,病情变化快。在临床护理中,观察期间的护理工作极为重要,护理质量的好坏常影响患者的安危。因此,护理人员必须耐心、细致,迅速、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如见剧烈呕吐、神昏、谵妄等症,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总之,在治疗过程中,除及时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外,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变化,有效施以护理,在抢救中也可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冼绍祥,全小明.中医护理康复指导[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