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血压现状与防治概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我国高血压现状与防治概述

陆美曼

迎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619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进行性的心血管损害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动脉血压的增高,可导致心脑血管以及肾脏等器官发生病变并致死。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由某些先天性遗传因素、致病性增压因素以及生理性减压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大量实践表明,人为地进行预防和控制可以大大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基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的现状,对于高血压的防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高血压,发病因素,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

1.我国高血压流行情况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均可诊断为高血压。若患者有高血压史,且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即使血压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1]。

近几十年来,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居高不下且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即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约占全球高血压人数的1/5。

高血压的患病率的分布特点明显。首先会随着地域改变而改变,从南方到北方,患病率呈递增趋势,其原因可能有气温的变化以及饮食习惯的不同;不同民族之间患病率也有较大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生活方式的不同;高血压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并且男性与女性有着一定差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血压防治的水平较低,患者的知晓率低于50%,治疗率约为40%,控制率不到10%。

2.高血压发病因素

(1)高钠、低钾饮食

人的血压水平与钠的摄入量呈正相关,即高血压患病率会随着钠摄入量增加而升高;而钾则呈负相关,即高钾饮食不易患高血压。这就说明了北方患病率较高,是因为北方人群盐的摄入量较高。经过实验证明,膳食钠盐的摄入量每增加2g/d,收缩压和舒张压就会分别增高2.0和1.2mmHg。高钠、低钾饮食是导致我国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国际提倡限盐至每日5克,而我国人均钠摄入量则远高于此值。

(2)超重和肥胖

全球营养改善联盟(GAIN)于2015年在华盛顿发布的全球营养不良状况报告显示,中国约有3.41亿中国人属于超重和肥胖人群,7%的5岁以下儿童超重,约为586万人。人身体脂肪含量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2],因此超重肥胖也是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3)饮酒

过量饮酒是高血压致病因素之一。有资料表明,我国东北地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国之首,其原因可能与当地居民多数嗜酒有关。大量饮酒增加了脑出血的机会,因此有专家将饮酒列为脑血管病第七危险因素,并警告人们不要过量饮用含酒精浓度较高的烈性酒,以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4)心理压力

这是高血压发病的又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过大,高血压的发病率在迅速地上升。这是因为长期不规律的生活以及过大的精神压力会导致血压升高,再加上缺少体力活动和锻炼,其发病率会大大升高。

3.高血压治疗

3.1治疗目标与原则

降压治疗的目的在于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由于高血压并发症较多,因此应该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案[3]:

(1)改善生活习惯,如少饮酒,多运动,减轻体重等等;

(2)血压控制,采用药物方式来控制血压,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65岁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3)定期检查,测量血压,坚持长期甚至终身的治疗。

3.2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高血压治疗药物还是传统的几大类药物,首先第一类药物为钙离子拮抗剂,这一类药物是通过扩张血管来实现血压的降低,例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等等。这一类主要用于老年人的高血压,或者带有冠心病的高血压,用处比较广泛。

第二类降压药是利尿剂,包括噻嗪类、速尿以及吲哒帕胺等,目前也是主要用于老年人,尤其是收缩压比较高的老年人群,以及同时有水肿的高血压患者。

第三类降压药是受体阻滞剂,这一类药有心得安,倍他乐克,比索洛尔。主要可以用于年轻人,舒张压较高者,或者高血压合并有冠心病的人群。

第四类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最早的药物为开博通,还有福辛普利、培多普利等。目前主要用于患有糖尿病的高血压人群,或有蛋白尿的高血压人群。

最后一类降压药物为受体阻滞剂,适用于男性病人同时合并前列腺肥大的患者。

在治疗过程中,许多高血压患者为了达到治疗效果需要应用多于2种药物,二药联合时,降压作用机制应具有互补性。目前,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已成为降压治疗的基本方案。

3.3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主要指生活方式上的改变,即改掉那些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生活习惯。通常来说,它不仅可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还可以在患有高血压时降低血压[4],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高血压患者,都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1)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低钠可以减少血管内血液容量,减少血管壁的钠含量,降低血管反应性,从而使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研究表明,钠盐摄入每日减至3.5克,收缩压即可下降3~4毫米汞柱,这一特点在老年人身上则体现得更加明显。

(2)控制体重。超重是发生高血压的极大危险因素。减轻体重的原则是限制过量饮食同时增加运动量。饮食上要平衡膳食能量,控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同时进行有氧运动来保持能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对于非药物减重效果不理想的肥胖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当采取药物方式控制体重。

(3)戒烟,限制饮酒。医生应严格督促高血压患者戒烟,鼓励患者使用药物辅助方式戒烟,同时对戒烟成功者保持随访,避免复吸;同时不提倡高血压患者饮酒,戒酒后,除血压会下降外,病人的药物治疗效果也大为改观,提高了治疗的效果。

(4)体育锻炼。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对高血压是有益的,但须注意要避免竞争性体育活动。人们经过慢跑、骑自行车一些有氧训练后,通过影响血流动力学会产生降压效果。运动的形式和运动量均应根据个人的兴趣、身体状况制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必要时遵医嘱。

(5)放松心情,减轻压力。采用一些减压方式,舒缓自己的心理压力,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

4.总结

基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的现状,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高血压治疗应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治疗方案以药物治疗为基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控制血压至目标水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发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疾病负担。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2]赵楚敏,王希柱,宋巧凤,吴寿岭,张彩凤,郑香,陈朔华.18~30岁人群体质量指数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4);343-348.

[3]张颖捷,杜万红.高血压治疗新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4);4084-4087.

[4]宋秀玲,王晔.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J].华南预防医学,2015,41(3);28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