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肾内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析肾内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

唐永红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肾内科,内科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肾内科教学是临床医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加深学生理解肾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培养自己的临床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本文在介绍了肾内科临床教学工作中,引入案例教学方法,并对案例教学在肾内科教学中的应用的进行总结,为以后肾内科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案例教学;肾内科;应用

引言

作为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领域,内科在临床医学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肾内科,内科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实践性强的学科。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肾内科疾病相关知识,除了理论教学、技能训练以外,还需要对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以便提高其岗位胜任能力。然而,目前我国的医学院校大多只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最终直接导致了学生的理论学习知识,在实践中难以灵活运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临床医学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传统的“填鸭式”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1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方法(Case-BasedLeaning,CBL)是基于问题中心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基础上发展而来。它继承了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的优点,还有效地克服PBL与临床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实践能力,技能,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可。

案例教学方法是强调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是基于以问题为基础的的教学模式延伸发展而来的新的教学模式。最初由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教育工作提出,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开始成型,广泛应用于医学、经济学、管理科学。CBL教学应用在临床教学工作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过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遇到的真实疾病案例为素材,让学生有更真实的、直观的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快速转变,提高解决临床问题的实践能力。对学习过程涉及到的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知识等多方面的集成和思考,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综合运用。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讨论和解决问题。CBL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和学生知识的相互融合,强调学生学习动机和引导的自主学习习惯。

2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教学中的优势

2.1案例教学法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教授教学内容,学生被动地接受,这一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甚至产生厌学情况的出现,而案例教学法要求每个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们对肾内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2案例教学法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即使在老师教授内容的环节,学生们也是带着任务去听课,这样一来听课效果良好,另外老师在提出案例、分组讨论以及最后点评时也会将教学的重点知识反复提出,强化学生印象。教学重点,通过案例分析过程,一遍遍的强化学生的知识点,不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对于实践过程也是十分有利的。

2.3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案例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使用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充分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这种教学情况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教师不但“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的作用。此外,学生在讨论和陈述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语言表达、沟通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2.4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案例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思维、主动分析、主动表达、相互协助,不光促进了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掌握,也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2.5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法的成功实施,要求教师选择难度适中的案例,难度较大、难度较小的案例,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疾病临床表现也会发生的变化,因此治疗的手段和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现有的知识,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教师,向学生传递最前沿的知识。

3CBL教学法在肾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3.1实施过程

(1)案例整理。选择并准备高质量的临床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病例需要多样化、代表性和综合性,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诊断和诊疗能力。(2)课前准备。将案例信息分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情况提出问题,找到材料,准备书面发言,并分组讨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讨论,结合讨论内容分析、处理诊断思路,以及治疗难点陈述,并引出本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掌握课堂的节奏,纠正学生的错误,最后总结案例,通过多媒体图片和视频来帮助学生理解,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同时指出了学习的难点,对学生的表现,与他人的合作,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点评,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使学生对他们的学科知识内容有了更深的了解。此外,还需要对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使他们可以认真地进行课前准备和课后思考。

3.2教学案例

例如,当讲授关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时,可以引用相关的病例:男性,62岁,因呕吐入院,经院内检查后发现血肌酐升高。提出“如何鉴别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如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临床症状是什么?常见的体症是什么?治疗的重点是什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肾脏替代疗法?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原理和优点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后,逐一回答问题,以上问题可以不断提出问题,确保教学活动的连续性,避免冷场。每个小组报告自己的意见和措施,讨论后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的调动教学氛围,提高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巩固与应用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4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教学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案例是前提。在案例教学实施之前,教师首先要做好理论知识教学工作,让学生充分掌握和理解理论知识,以便在案例教学中巩固知识、应用知识。并与学生进行事先沟通,讨论和预设案例教学的实施。教师在案例选择、提问和回答方面要提前做好准备,学生们也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和理论方面的准备,为案例教学方法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基础。

其次,对于我们国家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害羞,不愿意或害怕在课堂上公开讨论,因此,老师在案例教学中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进行讨论,得出统一结果后,由各小组代表进行观点陈述。这样可以更好的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在观察和指导过程中,更有针对性,更容易掌握整个过程。

最后,知识整合过程,目前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分段式教学将知识完全分裂,临床实践过程中,需要学生们掌握泌尿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并且进行系统的整合,而这些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不能实现的。

因此,案例教学方法是构建医学生临床诊疗思维基本框架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复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并加以融合应用,以提高医学生的岗位能力,则需要教师进一步认真思考。

5结束语

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教学中是可行和有效的。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教学中可以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掌握临床知识,提高医学生的临床知识的掌握,以及临床诊疗能力。

参考文献

[1]施莹.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6)

[2]沈文清.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教学探讨,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