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许园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许园园

许园园

许园园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人民医院江苏淮安211700)

【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14例,采用单纯随机法1:1分为阿奇霉素组和联合治疗组,观察阿奇霉素和阿奇霉素联合孟普司特钠的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阿奇霉素组的42.1%;同时联合治疗组的退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阿奇霉素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病史、各种辅助检查等来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早期针对,对于确诊为该病的患儿要及时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改善预后以及减少后遗症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7-0130-02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这种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由于肺炎支原体所引起的,以发病率高、病程长、病情反复等为主要的临床特点,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治疗则有可能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对该病进行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1]。本院将阿奇霉素联合孟普司特钠应用于2013年7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疗效确切,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14例,女性患儿和男性患儿分别为44例和70例;年龄<3岁的患儿31例,年龄4~7岁的患儿50例,年龄8~14岁的患儿33例;病程:2~12d,平均病程:(6.8±3.3)d。按照平行对照、临床开放的设计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法1:1分为阿奇霉素组和联合治疗组各57例患儿,治疗前两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一般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因为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对患儿的血清抗体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法进行测定,如果患儿的血清滴度在1:40以下则判定为正常,如果患儿的血清滴度在1:80以上则判定为阳性。对患儿进行胸线平片检查,如果患儿双肺的纹理呈现出增粗、紊乱的情况,并且边缘较为模糊,存在斑点状的高密度影,并且对患儿的咽部分泌物进行PCB检测,支原体DNA呈现阳性则确诊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2]。

1.2.2治疗方法阿奇霉素组的57例患儿单纯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采用10mg/(kg?d)的阿奇霉素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连续治疗5d后给予10mg/kg的阿奇霉素口服,用药3d后停药4d,以3周为1个治疗疗程。联合治疗组的57例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孟普司特钠进行治疗,阿奇霉素的使用方法与上述相同,年龄<6岁的患儿给予4mg/次的孟普司特钠口服,年龄≥6岁的患儿给予5mg/次的孟普司特钠口服,2次/d,以4周为1个治疗疗程。

1.3疗效标准

记录两组患儿的症状(咳嗽、高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比较;患儿的咳嗽、高热、以及肺部啰音均在治疗7d内全部消失,对患儿进行胸片复查显示炎症均全部被吸收,则判定为显效;治疗7d后患儿的咳嗽、高热均显著改善,肺部啰音减少明显,对患儿进行胸片复查显示炎症吸收显著,则判定为有效:治疗7d后,患儿的咳嗽、高热、肺部啰音以及胸片复查均没有好转迹象,则判定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效果比较

阿奇霉素组患儿的显效率为42.1%(24/57),有效率为29.8%(17/57),无效率为28.1%(16/57),治疗总有效率为71.9%;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显效率为68.4%(39/57),有效率为25.6%(14/57),无效率为7.0%(4/57),治疗总有效率为93.0%;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联合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显著短于阿奇霉素组[(2.5±0.5)dVS(3.7±0.4)d],咳嗽消退时间显著短于阿奇霉素组[(3.6±0.6)dVS(4.8±0.5)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阿奇霉素组[(4.4±1.4)dVS(7.4±1.3)d],住院时间显著短于阿奇霉素组[(6.6±1.1)dVS(9.2±1.5)d],t=5.45,5.75,6.12,6.5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这种临床常见疾病的发病率近几年出现大幅度上升的增长趋势,主要以呼吸道的飞沫为主要的传播途径,病群体多为学龄前儿童以及学龄期儿童[3]。但是由于该病在发病前期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误诊的情况经常发生。因此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临床上主要是通过X线胸片、实验室检查以及患儿的临床症状等来对该病进行诊断。阿奇霉素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抗菌活性较强的药物,并且具有药效持久、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孟普司特钠能够使炎症得到显著的缓解,能够使消化道分泌物大大减少,从而具有扩张血管的效果,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痊愈具有显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阿奇霉素组的42.1%;同时联合治疗组的退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阿奇霉素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要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病史、各种辅助检查等来对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早期针对,对于确诊为该病的患儿要及时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改善预后以及减少后遗症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何兆坤,张云,张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J].当代医学.2012,22(13):46-47.

[2]王玲鹤,术志红.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33(08):131-132.

[3]彭丽珠,梁翠苗,李军黎等.45例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5,14(0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