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及可靠性研究李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浅谈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及可靠性研究李嘉

李嘉

(身份证号码:13063619841106xxxx河北省保定市071000)

摘要:一直以来,电力的良好发展都是国民经济良好发展的助推器。当然,除了能为国家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电力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让人们的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都顺利进行,从而创造出更高的社会效益。而在其中,供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绝不能忽视的一块儿,保障生产生活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永恒主题。因此我们的电力企业必须重视供用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切实不断提高供电质量。

关键词: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可靠性

1确保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为能够进一步给经济发展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提供便利,必须确保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其一,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与电力密不可分,确保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可以给人们提供很多便捷,若是发生了供电故障,会对人民的实际生活与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其二,确保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可以保证全部供电系统的日常使用,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行,合理避免电力系统产生问题对企业生产经营所造成的损失,能使国民经济更好地向前迈进。

2影响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及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2.1供电线路问题

供电线路一般都非常长,而供电线路的电力传输主要载体是电线,长距离的电线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影响到供用电的顺利进行。供用电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供电线路,供电线路是供用电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供用电系统中的供电线路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暴雨、冰雹、强降雪、大风等恶劣天气或人为原因都有可能会影响到供用电线路的安全、稳定,影响到整个供用电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2.2供用电线路缺乏维护、保养

长距离的供用电线路必须要定期、不定期的进行维护、保养,供用电线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如果不经常维护、保养,供用电系统就会因为线路故障导致瘫痪,从而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现如今我我国的大部分供用电线路都缺乏有效的维护、保养,也没有专业的供用电线路检修人员,电力工作人员没有太多的精力去维护、保养供用电线路,都是哪里坏了修哪里,这样的供用电管理方式不仅会对供用电系统带来安全威胁,还会给用户带来很多不便和损失。

2.3供用电系统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较低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也都在不断提高,自动化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当中了,供用电系统作为与人们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系统,自然也会应用到自动化系统,但现如今我国的供用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比较低,供用电系统中还无法很好的应用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很多自动化、智能化监控和报警系统仍不能保证百分百的预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供用电系统埋下了隐患。

3提高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及可靠性的具体措施

3.1重视排查工作,保障设备

安全电力系统一直都是一个整体,它的内部一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因此只要有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那么整体的供电系统都会受到连环的影响。所以加大日常设备的排查力度非常重要,应该定时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以便能够把使用年数较长的设备及时轮换,有效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在这同时,若发现设备中有些原件存在问题,也一定要争取在第一时间抢修维修,以避免由设备故障而引起供电问题。

3.2加强人员安全意识管理,提高团队技术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中设备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地提高,然而这些设备再先进也是需要专业人士来进行操作的。因此,人力资源一直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除了要加大对线路的维修和排查力度之外,如果没有一支优秀的经验丰富的电力工作人员队伍,就无法确保电力系统中的设备和技术能够被有效操作,从而也就无法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有一支专业的电力技术管理团队是非常重要的。而要想建立这样一支优秀的专业电力团队,就必须要加强对电力从业人员的有效管理,当然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也很重要。不仅要吸收一批优秀的专业人员进入电力系统,同时也要加大对电力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保证其稳定性和积极性。还可以采用分组协作的方式,合理地分配技术人员,将专业技术掌握的比较扎实和比较薄弱的人员分配在一起,互补从而提高维护和管理电网的效率。一方面巩固和加强电力人员的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而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增强相关电力人员“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在工作中时刻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还有高度的警惕心,时时刻刻要防备着安全风险。及时发现隐患将风险排除。

3.3加大供用电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力度

自动化、智能化是现在经济进步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供用电系统里虽已使用了自动化、智能化系统,但程度都不高,不能非常准确地预知所有隐患,所以必须要加大供用电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力度,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设施,在监控与警报系统中加入现代电力技术,使其可以预报得更准确有效,增强供用电系统中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确保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增强供用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4确定合理的供电范围,设置合理供电半径

供电设备一旦超负荷运转,电力损耗便会大大地加大,同时也会使用电的风险性大大地提高,从而使电力系统出现隐患。供电设备的运转时间一般来说是无法缩短的,但是供电范围是可以缩小的,即基于供电系统总是超负荷供电的情况,电力部门应该设置合理的供电半径,确定合理的供电范围。如果供电半径过于大的话,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本不必要的电线,这样一来,不但供电成本会提高,工人的检修工作量大,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也会大大的增加,更甚的是,出现问题后,还会延长维修时间,不能保证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因此,要想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的维修速度和效率,就必须按照实际用电量的情况来设置供电半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增强供用电技术的安全可靠性,也保证了市民的用电需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来说,电力的发展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电力系统很好地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人们的生活才会更方便快捷,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也才能享受更多的便利。而从本文也可知,提供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绝对是促进电力系统健康和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相关电力部门对此一定要加以足够的重视。针对问题做好相应的对策,从做好线路等供电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提高电力自动化水平,设置适当的供电半径,建立一支优秀的专业电力工作团队等几个方面来入手,降低设备故障的发生率,以求尽量减少因电力故障对人们生产生活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其他的一些不利影响。对提高电能质量,用电可靠性,安全性,工作效能和运行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丽梅.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34):70.

[2]张一元,吕白,吕蒙月.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49.

[3]马海波.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