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李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李卉

李卉

青海海东816000

摘要: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各种城市资源的利用压力正在不断增大。在这种背景下,在城市建设中采取各种节水设施就非常有必要了。中国特色海绵城市是节水城市建设的一种,能够有效的节约水资源。本文主要从海绵城市的理论与具体实践措施来分析,并主要对中国特点海绵城市的实践研究与发展趋势进行探索。

关键词:海绵城市;新型趋势;实践发展

1、海绵城市理论的内涵

在对当前城市规划过程中采用的海绵理论进行全面研究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该理论在治理城市自身水资源问题和规划障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这一理论在中国尚未发展很长时间,对海绵理论还缺乏一定的理解。这阻碍了海绵理论的正常实施。鉴于此,对海绵城市自身内涵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保了它在城市规划中的广泛应用。在海绵理论综合研究中,据该理论了解到海绵城市主要通过及时吸收和清理城市内部雨水,减少城市水资源污染,并在适当的时候有效排放已处理水源。对于海绵理论而言,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改善城市自身的水资源问题,以提高城市自身的降水利用率,促进城市的良性水循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另外,在实施海绵理论的过程中,也有必要确保相应的人员全面了解这种技术手段和城市自身的环境状况。这将对有效发挥城市海绵理论起到重要作用。

2、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生态实践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一一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确定生态优先为海绵城市建设基本原则之一,提出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生态恢复和修复以及低影响开发三条建设路径,三条路径中生态要素均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生态要素的内涵主要包括海绵城市功能的生物承担对象(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等)和功能发挥的生态机理(雨洪控制机理、污染削减机理)。

2.1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

也就是说,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池塘、沟渠等水生生态敏感区域,留下足够的林地、草地、湖泊和湿地,以保护水资源和应对强降雨,并保持城市发展之前的自然。水文特征《指南》把保护原生态系统作为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途径,充分展示了自然生态系统在维持区域生态和水文稳定性中的主导作用。该路线涉及自然生态系统城市及周边地区,尤其是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保存的自然生态斑块,属于生态空间建设路线。

2.2生态恢复和修复

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广泛城市建设模式下,用生态手段恢复和恢复被破坏的水体等自然环境,保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生态恢复与恢复的内涵除了对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外,还应包括人工生态系统的“近自然”转化。其途径主要包括促进和恢复各种自然或人为活动的各种生态服务功能城乡人造生态系统,属于生态功能水平建设路径。

2.3低影响开发

即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区的比例,以尽量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根据需要,适当开展江湖湖沟开挖,增加用水面积,促进雨水的积累、渗透和净化。路线包括应用草沟、凹陷绿地等措施。它属于生态概念在城市开发建设中的分散使用,尤其是建设用地。与此同时,水利空间开发涉及到人造生态系统的建设,同样属于生态功能层面的建设路径。

3、中国特色海绵问题讨论与建议及趋势展望

3.1中国特色海绵城市问题讨论与建议

3.1.1海绵城市的建设应遵循中央会议精神

2015年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首先,应确立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即争取实现70%左右的雨水渗透与积蓄;其次,充分借鉴国内外优先经验,因地制宜;第三,推进区域整体治理,实现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统筹考虑与系统治理;第四,做好总体规划,并分布落实实施。最后,各级城乡建设部与城市应当将海绵城市的建设提升日程,全面启动。

3.1.2海绵城市的建设是长期而系统的工程

应当充分认识到,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全局的战略规划,并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整个过程。首先,要引入垂直园林与弹性城市的设计理念:其次,实现水生态景观再造、美化与社区海绵城市建设的有效结合;第三,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实施相应政策;第四,实现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的融合。

3.1.3遵循生态优先原则,解决多规合一问题

建设海面城市,应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在充分尊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水生态敏感区的前提下,实现对城市空间资源的良好规划,并处理好多规合一的问题,通过专项规划,实现个部门规划与分区规划的良好衔接,从而保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顺利实施。

3.1.4避免各种极端误区

在海面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万能论、无用论或者灰色派、绿色派等极端误区,应当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通过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与低影响开发,结合必要的灰色基础设施来实现对雨水的渗透、滞留、蓄水、进化、利用与排泄,从而实现高效能的绿色与灰色结合,进而最大化地实现海绵城市的理想模式。

3.2趋势展望

传统的城市雨水排放模式由于存在高碳排放、目标单一、粗放型且高污染等缺陷,被新型的更优化的海绵城市取代是必然趋势。然而海绵城市的全面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且艰巨的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市场等多方面进行长期的不懈努力,通过对政策机制、管理理念的突破与支持,以及系统的基础理论的建立、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新型产业的培育与发展等等,才能实现海绵城市的全面有效建设。需要认识到,在进行海绵城市探索与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或偏差,因此应当将海绵城市的建设从国家战略层面出发,成为一种长效的机制,从而为国家的发展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4、结语

综合而言,中国特点海绵城市的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在初始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海绵城市要向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齐云飞,张平俊,FaithChan.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开发治理研究[J/OL].水利规划与设计,2018(11):17-19+56[2018-10-25].

[2]金云峰,彭茜,沈洁.海绵城市中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与人的审美认识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8,16(04):12-16.

[3]李啸,苏爽.基于海绵城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设计[J].现代园艺,2018(16):166.

[4]杨国浪.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施工及质量控制研究[J].居业,2018(08):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