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情绪行为护理用于烧伤整形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合理情绪行为护理用于烧伤整形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陈霞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江苏苏州215000)

【摘要】目的:探析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对烧伤整形科相关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9例烧伤整形患者,并随机分成对照组(46例)和实验组(43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法,后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合理情绪行为护理法,观察护理效果并作组间对比。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为(93.67±5.62)分、(98.30±6.31)分,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40例(93.02%),要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合理情绪行为这一临床护理法对烧伤整形患者有着高度适用性,更加优越于传统常规护理,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合理情绪行为护理;于烧伤整形;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051-02

与烧伤整形临床医疗技术发展相伴随的,是大面积烧伤类病人治疗存活率有明显增高。然而烧伤型患者主要为突然致伤,在受伤后患者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层面都要承受痛苦,在急剧变化的心理活动下,常常会产生恐惧、孤独及绝望等典型不良心理,并对患者预后及日常生活质量都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对部分烧伤患者进行合理情绪行为干预,以纠正其不良情绪及个人行为,取得良好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5年1月-2016年9月到我院烧伤整形科就诊的病例中选取8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48例,年龄区间16~54岁,年龄平均水平(33.3±2.3)岁,浅度烧伤56例,深度烧伤33例。纳入标准:烧伤面积不低于50%;患者自身及家属全部之情同意。排除标准:依从较差;伴有其它病症。按照随机法划分为对照组(46例)和实验组(43例),经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46例对照组患者皆行常规护理法,护理内容包括病情及病例资料了解、健康宣教、康复训练作用讲解及指导等,以医嘱为基准,协助本组患者完成对应检查项目,并配合医生进行常规换药等。

43例实验组患者皆在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行合理情绪行为护理法,详细内容如下:⑴合理行为干预。护理人员应在安顿好入院患者的前提下,为新入院患者介绍本院基本情况,并就烧伤的生理特点、病理特点、机体皮肤功能、具体整形手术方法以及术后配合注意事项与效果等作认真讲解。此外,责任护士还须参照患者病情与其他个人具体情况,为其量身定制科学康复计划,并与其家属沟通,劝说家属尽可能参与陪同。对即将出院患者要给予出院指导,针对出院后如何正确饮食、正确用药以及自身卫生的有效护理等进行介绍。⑵合理情绪干预。院方护理人员须不断加强护患间的沟通,逐步建立备具优良性的护患关系,为住院患者具体既有成功治疗病例,以此来加强患者面对手术的主观信心,同时促进患者内心恐惧或紧张情绪。病区责任护士须努力学会并尝试以鼓励性语言同患者相沟通,指导、鼓励患者以倾诉、自我放松和情绪转移等途径方法来作自我心理调节,协助患者令心态平和。除此之外,也可运用非语言沟通方式,诸如轻拍其背部,或者握住对方手部等,令患者能够切身感受到责任护士所传递的善意和关心,进而提升信任度,消除或缓解不安感。尽可能多地运用积极表情、积极行为和积极眼神暗示患者,对患者病情康复及改善作出及时肯定,促使患者树立更加坚定而积极的信念应对治疗。

1.3观察指标

调查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SF-90)、生活质量(SF-36),满分均100分,分值越高指标越优越;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自制表格),满意度=(十分满意+较为满意)/例数×100%。

1.4数据处理

以SPSS19.0为数据统计分析工具,百分数(%)资料属于计数资料,适用卡方检验,标准差“x-±s”资料属于计量资料,适用t检验,将P<0.05的数据对比视作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指标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对比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为(93.67±5.62)分、(98.30±6.31)分,皆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心理状态指标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对比(x-±s,分)

3.讨论

在各种意外损伤中,烧伤属于常见损伤。烧伤患者创面比较疼痛,在频繁的治疗、手术、换药过程中,患者往往要承受生理及心理双重痛苦,此类患者生活质量通常较差。除机体损伤痛苦外,烧伤患者还时常与痛苦、焦虑、不安、悲观以及绝望等负面情绪相合并[1]。既有研究证实,烧伤患者住院期间的个人焦虑与抑郁评分皆超出国内常模最高值,并且两者间对比有统计意义。上述不良情绪还可影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内分泌紊乱及应激能力减弱等问题,最终削弱机体抵抗外界细菌病毒的免疫能力。除此之外,不良情绪还会促使患者以消极态度应对相应治疗,有抵触、抗拒情绪,严重者甚至可能有自残及自杀类危险行为。

在整体护理体系中,合理情绪干预地位及作用显著。合理情绪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合理利用语言、眼神、情绪、行为、态度以及表情等来实现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干预,从而起到改善患者不利于护理、治疗的情绪和行为。合理情绪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消除因不良情绪所致的刺激,进而缓解其心理压力和情绪的不良性,提升应对疾病与治疗的积极性。合理情绪行为这一护理方法于20世纪50年代诞生于美国,此方法是融合认知、情绪和行为反应三项理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来的心理疗法。所谓合理认知行为,即为个人不良情绪及行为皆是由其对不幸事件的个人观点、看法以及信念等造成的,而非其所遭遇的特定事件所引起,此不幸事件仅为一个诱导性因素,而引导患者滋生不合理情绪、观念、行为的关键成因是其原有信念。

近年来,烧伤整形技术发展显著,而大面积烧伤病例的临床救治存活几率也有明显上升。因大部分烧伤患者都为突然致伤,在伤后阶段,患者承受较大生理痛苦,同时其心理情绪变化也相对更为复杂,严重影响其治疗、预后及生活质量。本研究证实,合理情绪行为临床护理法对于烧伤整形患者有着良好效果,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都有明显改善,同时患者满意度也得到极大提升。由此可见,合理情绪行为这一临床护理法对烧伤整形患者有着高度适用性,更加优越于传统常规护理,因此值得推广,此结论同赵静[2]研究相类似。

4.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情绪行为护理效果较好,可在烧伤整形患者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薇,付艳.合理情绪行为护理对烧伤整形科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7):959-961.

[2]赵静.合理情绪行为护理用于烧伤整形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3):8494,8496.

[3]张军.PDCA模式在烧伤整形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观察[J].哈尔滨医药,2016,36(5):573-574.

[4]李述娟,马婷婷,王玉芳等.探讨游离皮瓣在烧伤整形外科中的应用护理及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5,21(22):174-175.

[5]黄雅茹.人性化护理在手部烧伤整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5,2(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