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制剂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抗氧化制剂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护理

金丹

(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目的:探讨抗氧化制剂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护理。方法: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患者6124例,随机选取108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进行常规治疗、联合应用抗氧化制剂治疗,并对患者进行饮食运动、足部按摩、健康教育护理,然后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周围神经系统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四肢麻木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50.8%、76.2%;自发性疼痛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72.9%、97.2%;感觉减退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80.0%、96.0%;怕冷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66.7%、95.2%;怕热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71.4%、85.7%;双足蚁行感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45.5%、81.8%;脚踏海绵感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46.7%、86.7%。结论:抗氧化制剂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效果好,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对其效果进行有效巩固。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抗氧化制剂;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248-01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周围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诱发因素为代谢障碍及血管病变,其并发率过去统计认为约92%~96%。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花费巨大、难治可防的特点。早期识别糖尿病神经病变高危患者,做好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护理工作,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一个重点了。我科于2010年开始,在对糖尿病进行有效治疗、对糖尿病神经病变进行积极控制,做好局部护理、对健康教育进行认真开展的同时,联合应用抗氧化制剂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患者6124例,随机选取108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标准:年龄在35岁至70岁之间,均符合糖尿病神经病变危险因素(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推荐),存在1型及以上异常,下肢动脉有一定程度狭窄或阻塞(彩色多谱勒检查);排除标准:有严重DM并发症。其中男60例,女48例,平均年龄(57.2±10.0)岁;平均病程7.7~19.6年。

2.治疗和护理方法

2.1常规治疗

对糖尿病进行积极治疗:对饮食运动治疗进行严格执行,对患者应用胰岛素,对血糖进行监测,并对胰岛素用量进行适时调整,在此过程中严格根据血糖结果,最终使患者保持理想血糖。

2.2联合应用抗氧化制剂治疗

甲钴胺1mg+0.9%生理盐水100ml,硫辛酸0.6g+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对药液外渗进行有效预防,每日1次,疗程2~4周,平均3周。

2.3护理措施

2.3.1饮食运动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将总热量计算出来,配比对相应的饮食治疗计划进行严格执行。

2.3.2足部按摩按摩足部以对微循环进行改善,每天泡脚,在此过程中将38℃温水充分利用起来,定期按摩足部,每次15min,每日2次,早晚各1次,对轻柔的动作进行有效保持,按摩方向为从趾尖开始向上,以为血液循环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经常对皮肤色泽和温度进行观察,同时对足背动脉的搏动、弹性进行观察,如具有过低的温度,则积极采取保暖措施。

2.3.3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实践指导,将鞋袜的实物、图片充分利用起来,将对鞋袜进行准确选择的方法具体示范给患者,同时让患者熟练掌握早期筛查糖尿病足的方法,正确修剪趾甲,从而将患者的不良足部护理行为矫正过来。同时,将对合适鞋袜进行选择的原则告知患者。教育指导前将糖尿病基础知识、糖尿病足预防知识教育手册发放给患者,为其对知识点进行预习、复习及巩固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3.结果

3.1治疗前后患者周围神经系统症状的改善情况

四肢麻木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50.8%、76.2%;自发性疼痛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72.9%、97.2%;感觉减退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80.0%、96.0%;怕冷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66.7%、95.2%;怕热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71.4%、85.7%;双足蚁行感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45.5%、81.8%;脚踏海绵感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46.7%、86.7%。结果见表1。

表1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系统症状变化比较例

4.讨论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一种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极易造成糖尿病患者致残。四肢麻木、脚踏海绵感、足背动脉具有较弱的搏动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1]。临床采用了很多方法对糖尿病神经病变进行治疗,但显效者不多。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护理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护理难度较大,护理质量的高低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的成败造成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2]。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中,对抗氧化制剂进行联合应用能够对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进行改善,将患者的动脉搏动恢复过来,同时具有轻微的副作用。很多相关医学研究均表明,甲钴胺是一种内源性的辅酶B12,有营养神经的作用,从而对微循环进行有效改善[3]。另外,抗氧化制剂能对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改善,并对下肢血液循环进行改善。临床实践证实,应用抗氧化制剂治疗后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恢复患者的足背动脉搏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各种神经症状,尤其在四肢麻木疼痛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一方面促进患者的痛苦的减轻,另一方面促进患者经济负担的减轻。

【参考文献】

[1]张惠芬,迟家敏,王瑞萍主编.《实用糖尿病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3.

[2]冼云芳.营养神经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2例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1).

[3]高靳珩.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