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护理知识培训在社区脑卒中康复期老人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居家护理知识培训在社区脑卒中康复期老人中的应用效果

哈里丹·斯拉木陈琳

(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中心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23)

【摘要】目的:分析居家护理知识培训在社区脑卒中。方法:选取我院火车西站社区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康复期老年人一般资料37例作为培训对象,由护理部指导协助社区人员组成的小组,根据脑卒中康复期老人的具体情况进行6个月的康复训练、心理保健以及生活起居等居家护理知识培训。结果:培训后37例社区脑卒中康复期老人的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指数、SDS量表评分以及脑卒中知识了解度评分显著优于培训前(P<0.05)。结论:居家护理知识培训在社区脑卒中康复期老人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居家护理;知识培训;脑卒中;康复期老人;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0-0221-02

脑卒中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疾病,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近年来有350万人发生脑血管疾病,存活下来的患者会有一定程度的后遗症,病残率高达56.8~81.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2]。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综合分析居家护理知识培训在社区脑卒中康复期老人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调查社区资料,所有入组老人均符合我国在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经过MRI/CT确认为脑卒中患者,无意识障碍者以及既往精神疾病者。37例研究对象中有22例男、15例女;平均年龄为(79.11±3.58)岁,文化程度:10例大学以及大学以上、22例高中、5例高中以下;合并疾病:20例高血压、13例糖尿病、2例干燥症、2例白内障。

1.2方法

1.2.1居家护理知识培训

护理部安排有丰富经验的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护士与康复治疗师组成团队,根据脑卒中康复期老人的具体情况,准备好培训教材,集中讨论脑卒中有关的知识、常规康复治疗以及与老人的沟通技巧等内容;培训时间为每周1次,每次为20min~30min;利用讲解以及演示图片资料等方式由各个小组成员共同进行;培训步骤:首先测评老人对脑卒中基础知识的了解度,其次由康复治疗师对老人的生活环境进行评估,再然后根据饮食要求、脑卒中相关理论知识以及生活方式等分期分段进行培训,建议老人家属也可以参与进来。

1.2.2入户培训主要内容

(1)生活指导方面。室内保持清新的空气,需要开窗通风,室内家具摆放合理,消除安全隐患;指导老人能够正确利用肢体进行康复训练,例如穿衣服时可以先从健侧肢体穿入,穿鞋时可以先将患肢抬起,再搁在凳子上穿;在食物方面需要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及时补充水分。

(2)康复指导。由康复治疗师对患者的肢体功能与语言功能进行评估,根据具体情况提供具体指导,训练老人的坐位、站位以及语言训练等,让老人在家属的监督下完成训练情况,以期能够达到康复训练要求。

(3)抑郁干预。评估老人的抑郁程度,与老人家属一起分析出现抑郁的有关因素,让老人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认识到自我的价值;与此同时向老人家属宣传家庭支持的重要性,经常回家看望老人,积极鼓励老人参加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对抑郁程度较为严重的老人建议使用抑郁药物进行相关治疗,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分析37例脑卒中康复期老人Barthel指数(总分100分,主要包括洗澡、穿衣、上下楼梯以及如厕等日常活动)、生活质量指数(最高值为10分)、SDS(≥24分为严重抑郁,≥17分为轻度抑郁,<7分为无抑郁)量表评分以及脑卒中知识了解度评分(总分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培训前,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指数、SDS量表评分以及脑卒中知识了解度评分分别为(49.92±12.80)分、(4.11±0.80)分、(23.35±1.64)分、(41.11±10.38)分;培训后,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指数、SDS量表评分以及脑卒中知识了解度评分分别为(54.55±9.36)分、(4.92±0.92)分、(19.55±2.47)分、(75.01±10.27)分,培训后37例社区脑卒中康复期老人的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指数、SDS量表评分以及脑卒中知识了解度评分显著优于培训前(P<0.05),见表1。

表1培训前后入组对象的各组指数评分比较(x-±s,分)

3.讨论

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从我院火车西站社区临床实践中发现,诸多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居家的老人由于没有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而部分肢体运动障碍严重影响到了老人的日常生活质量。现阶段,我国有许多社区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老年护理服务,但是社区护理工作人员的数量无法满足社区老年护理的基本需求,而脑卒中疾病患者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指导。居家护理知识培训使得脑卒中出院老人能够享受免费的医疗资源,继而了解更多的医疗护理类知识,在实施相关护理的过程中,评估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减轻家属的负担。另外,居家护理知识培训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康复期老人以及老人家属的主动参与性,由于脑卒中康复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因此需要家属积极的配合,与传统的康复训练相比,主动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居家护理知识培训是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传授给老人以及老人家属的整个过程,从而主动地改变现有的状态,调整饮食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康复锻炼,提高老人的日常生活能力[3]。

【参考文献】

[1]章晓春,李淑华,钱月芳等.社区脑卒中康复期老人居家护理知识培训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0,17(11):65-67.

[2]王晶,牟淑玲,刘立波等.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疾病相关知识认知调查及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10(16):1939-1940,1941.

[3]鲁付荣.社区脑卒中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培训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15(30):14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