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设备健康质量管理提升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网设备健康质量管理提升分析

高磊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吐鲁番供电公司新疆吐鲁番市838000)

摘要:电网设备健康管理是以设备健康质量为重点,通过控风险、抓重点、强指标、促提升,在设备运行状态评价的基础上着力整治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进而提升电网设备可用率和健康质量,实现设备资产管理既定目标,本文基于电网设备健康质量管理提升的工作原则,提出具体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网设备;质量;提升;措施

0前言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电网公司和其他省公司开始大力提升电力设备的采购质量和管理能力,保证电网设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从而提升整体设备的健康质量。电网设备资产管理既定目标包括:安全目标、运维目标、可靠性目标等,切实做好设备健康质量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工作原则:

1工作原则

一是注重实效。设备运维部门要注重与常态化工作的有序结合,防止“两张皮”现象,要与年度设备主要风险及重点维护策略的落实、预试定检计划的执行、反事故措施计划的实施、缺陷的闭环管控等工作相融合,做实设备管理四原则(分层分级管控原则、动态管控原则、差异化巡维原则和预防性维护原则),依托信息化和KPI指标,以做好全年设备运行维护工作为基础,管控好设备运行风险,切实奠定提升设备健康质量的基础。

二是突出重点。1)是要按照确定的重要设备特巡特维计划,切实做好特巡特维工作,确保重要设备的健康运行。2)是要推进重点设备专项整治,针对存在家族性缺陷、严重后果缺陷、高发性缺陷以及进入老化期的设备,开展专项诊断和检修;3)是要认真分析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风险因素,总结并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线路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着力提高线路健康运行水平;4)是运维部门要切实分析所辖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整改措施,重点突破,切实提升设备健康水平。

三是综合治理。针对设备存在的健康问题,要注重查明原因,逐步通过开展技改、大修工作提升设备健康;但更要注重强化对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严格执行设备维护检修手册或厂家提出的维护周期及工作要求,通过差异化维护、预防性维护等多种手段,确保设备寿命周期的健康,切实发挥设备资产效益。

四是指标导向。运维单位要制定相关管理工作目标并紧紧围绕工作目标,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解,不断深化指标分析和先算后用,强化对过程的控制和目标的考核,用生产技术指标评估和量化设备健康质量提升工作成效,有效指导设备管理工作的开展。

2具体措施

通过开展管控活动及相关具体措施,落实管理工作成效的推进,具体围绕以下九个主题开展工作,形成主题带动、总体提升的工作氛围,切实提升设备健康质量和推进精益化管理。

(1)落实维护策略,严控设备风险。设备运维部门要制定年度设备主要风险及重点维护策略,并以此为指导,认真分析所辖设备风险,制定设备运维措施,按照分层、分级、分类、分专业的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切实做好对设备风险的管控,结合年度生产要求和特点,一是要抓实重点设备特巡特维工作,严防因运维不到位造成的设备故障;二是要明确设备风险,提升运维工作质量。

(2)开展设备切换轮试,提升维护工作质量。设备运维单位要制定设备切换轮试计划,以及工作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开展设备切换轮试工作,提前发现并及时消除设备缺陷;要按照差异化、预防性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对影响设备健康、安全运行因素的分析,积极制定有效整改措施;严格执行设备维护检修手册或厂家提出的维护周期及工作要求,强化设备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健康水平持续提升。

(3)切实抓好反措执行,推进设备重点整治。设备运维单位要梳理和对照反事故措施,开展回头看工作,进一步补充、完善反措实施滚动计划,强化反措的刚性执行,杜绝因反措实施不到位引发的故障。进一步加大对缺陷的分析深度,针对电网设备运行中暴露的高发性缺陷、后果严重缺陷、家族性缺陷以及进入老化期设备缺陷,制定相应专项整治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形成重点突破。

(4)开展线路安全隐患整治,提升线路健康水平。制定《输电线路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实施计划》,围绕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雷击、覆冰、风偏、鸟害等主要因素,选取重点线路,按照一线一策的原则,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切实降低输电线路跳闸率;认真落实反措要求,有序推进老旧瓷绝缘子、螺栓型并沟线夹、楔形耐张线夹等老旧设备的改造,提高线路健康水平。

(5)深化配网管理提升,加强配网设备指标管控。1)设备运维单位要深化开展“配网生产管理提升”工作,强化中压配网设备运行指标的管控,进一步降低配网设备故障率。2)启动中低压配网设备可靠性维修管理试点。开展以事后检修为主,少量关键设备采用定期或状态检修的中低压配网设备检修模式试点,为推广应用做好准备。

(6)开展健康质量监督,促进质量提升闭环管控。通过新投运设备验收技术评价试点工作逐步推进完善新投运设备质量监控,持续加强设备入网验收和首检工作;不断完善设备专项整治、预防性维护、消缺、设备风险管控和预试定检工作的有机结合,强化设备缺陷和预试定检闭环管控;推进设备成熟状态监测技术的有效应用,提升对设备健康运行监测的技术水平;以设备状态监测、缺陷分析、预防性维护、预试定检工作为基础,加强设备数据的综合分析和设备状态评价,提升设备故障隐患诊断能力,稳步推进设备状态检修,综合提高设备健康运行质量。

(7)树立设备资产效益理念,提升精益化管理。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要求,推动运行部门树立设备资产效益理念,逐步强化精益化管控工作:一是强化对资产,尤其是设备资产报废净值率管控工作,以指标为导向,加强对报废净值率指标的分析,先算后用,确保指标达到考核目标要求,提升公司资产运营效率;二是各设备运维单位应逐步对大修、技改、运行、维护工作,开展成本细分核算,并延伸至全生命周期成本(LCC)核算,推进LCC成本在设备设计、选型、采购以及设备运维策略中的指导作用。

结语

随着能源科技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和技术水准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电力能源供应对于促进我国的工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电网运行中,运行设备和设施的缺陷将会直接影响人身、设备和电网安全,影响电网和设备的可靠经济运行、寿命以及供电质量,从侧面反映了维护电网设备健康质量的必要性。因此,充分分析利用设备缺陷数据,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加强运行设备运行维护质量,维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峰.质量管理视角下的电网设备运行维护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2013.

[2]庄帆.电网设备质量控制措施的优化建议[J].设备监理,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