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骨伤患者术后安全护理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高血压骨伤患者术后安全护理管理

曹芬张晓华

曹芬张晓华

(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骨科新疆塔城834700)

【摘要】目的:探究对高血压骨伤术后患者实施安全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高血压骨伤患者88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44例在一般护理中增加安全管理,对比两组间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相比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结论:对高血压骨伤术后患者实施安全管理干预后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高血压;骨伤;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279-02

安全护理是一种对护理质量的衡量标准,是对于患者生命的保障措施,是指在患者接受治疗及护理过程中未发生超过法律法规外心理、生理、功能性损害及死亡[1]。安全护理对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及维护也起着关键作用。骨伤患者由于恢复时间较长,活动受限等极易发生安全隐患,影响了疾病的预后,为改善此种现象,现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高血压骨伤患者88例进行治疗,其中44例在一般护理中增加安全管理进行干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88例均为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高血压骨伤患者。按随机投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为(65.2±5.6)岁。研究组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为(65.7±5.5)岁。上述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对患者进行给药,补液,定时进行翻身,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中增加(1)小组成立:成立安全小组,以护士长作为组长,对病区的安全及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并对骨伤患者的资料进行相关的整理,护理人员应进行知识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与知识水平,并进行质量的分析,上报目前安全情况并作出相关的整改措施。(2)环境安全:遵守就近原则,将患者安排在离护士站较近的病室,危险物品应尽量远置,浴室增加防滑垫,在马桶边可增加扶手,始终保持适宜的温度及地面的干燥,防止意外的发生。(3)安全宣教: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安全知识的健康宣教,告知其相关的疾病知识,包括治疗及护理原理、步骤等,告知患者安全因素预防办法,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进行预防,积极主动参与到护理及治疗中去,询问存在的疑惑,认知到治疗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减少意外的发生。(4)培养责任心:对护理人员进行责任心的培养,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培养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及医德,不随意简化工作流程,严格遵守三查七对原则及无菌观念。(5)安全监督:护士应随时患者进行巡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进行纠正,并对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相关的原因,不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间心理状态。依照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标准(SAS)[2]:(1)轻:50~59分;(2)中:60~69分;(3)重:≥70分。根据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标准(SDS)[3]:(1)轻:53~62分;(2)中:63~72分;(3)重:≥73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心理情况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心理状态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相比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生活水平也在发生质的变化,近年来高血压患者不断提高,且有着年轻化趋势,因交通事故及意外伤害造成的骨折患者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与此相对的是,临床中护理制度及流程已无法满足患者日渐上涨的需要,特别是骨折患者在安全方面需要更多保障。由于骨折患者多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而手术对于机体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长期卧床使得心理负面情绪较多,无法正常生活与工作,生活不能自理,活动受限,安全隐患较多,造成生活质量下降。

护理安全管理则弥补了此种现象,由于安全隐患的造成包括护理人员、环境、患者三方面,本此研究则从三面入手,一边加强护理人员的能力、修养、责任心,一边对患者进行知识教育,同时进行环境安全因素整改,对患者安全做出了有效保障。通过表1可看出,安全管理能够使患者心理发生变化,通过安全知识宣教,使患者对疾病安全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愿意主动配合治疗,有效应对突发情况,减轻了心理负担[5]。通过环境改善,如安置扶手、防滑垫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生活安全,减少了跌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有研究显示[4-5],对高血压骨折患者实施安全管理后,减少了跌倒、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后续生活质量,改善了心理健康水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安全护理,加速了疾病的转归,使患者治疗态度得到明显改善,从护士、环境、患者本身等三方面入手,在保障患者生理安全的同时维持了心理健康,因而在负性情绪上相比于对照组有所改善,本次研究结果与文献一致。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骨折患者实施安全管理后,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患者的负性心理得到降低,促进了患者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潘有朵.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与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3):2954.

[2]林海红.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36-1838.

[3]罗永娟,陈敏玲,王淑玲等.护士工作压力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5):4498-4500.

[4]罗素红.对84例老年骨伤患者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17(8):92-93.

[5]岑红丹,王岑.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6):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