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

李国禹

(南华县中医医院云南楚雄675200)

【摘要】目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对比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定于2010年1月—2017年1月,将在此期间收治的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n=25)与B组(n=25),对A组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B组患者应用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A组取得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取得的治疗优良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相较于滑动加压髋螺钉,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更优,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滑动加压髋螺钉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154-01

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疾病,股骨粗隆间骨折已成为临床常见骨折及高发骨折之一[1]。此次研究为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滑动加压髋螺钉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特选取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分组讨论,详细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定于2010年1月—2017年1月,将在此期间收治的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n=25)与B组(n=25),A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的年龄处于58~80岁,中位年龄(65.4±1.5)B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年龄处于57~71岁,中位年龄(67.5±3.2)岁。对比A组与B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患者在手术前,行常规检查,术前1d应有低分子肝素钙、抗生素。对A组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对患者持续牵引,在C型臂透视下进行复位,在大粗隆间行切口,充分暴露大粗隆定点部位,以此为针点,置入导针至股骨髓腔,拔出导针后,置入股骨颈内,皮质外侧作以开槽,打入螺旋刀至目标位置,顺时针锁定,合理安装尾帽和远端锁定螺钉,常规引流、缝合[2]。

对B组患者应用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在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该侧臀部下面垫软垫,在C型臂透视下进行复位,依据不同患者的骨折类型,对骨折部位进行牵引复位,复位完成后,固定患者患肢,确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位置,并做好位置标记,在大粗隆顶点纵行切口,剥离肌肉,充分暴露大粗隆定点部位,在C型臂透视的辅助下进针,将导针置入股骨髓腔内,采用攻丝、铰刀钻孔将滑动加压髋螺主钉置入股骨髓腔,结合滑动加压髋螺主钢板与主钉,固定螺钉并安装螺帽,常规引流、术后处理[3]。

1.3判定指标

优:髋关节屈曲度在110°~115°,无内翻畸形和外翻畸形等情况出现;良:髋关节屈曲度在90°~110°,轻微内翻畸形、外翻畸形,骨折未完全愈合;差:髋关节屈曲度低于90°,髋关节未恢复,骨折愈合效果不佳。手术治疗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4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出血量。

1.5统计学处理

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应用SPSS22.0来完成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组间等级资料采用t检验,患者年龄、性别、例数以及其他相关计数资料以相对数构成比(%)或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当P<0.05时,提示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取得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取得的治疗优良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2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A组的手术时间(52.45±11.71)min,术中出血量(181.4±61.3)ml;B组的手术时间为(71.52±21.45)min,B组的术中出血量(394.24±104.2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近年来我国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粗隆部血运较为丰富,若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不仅愈合时间久,还容易发生髋内翻,严重影响到正常的髋关节功能,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4]。目前,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案比较多,常用的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手术中动态轴具有加压功能,固定效果比较好,也能相应的减少断面愈合刺激,从而有利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不同于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利用收缩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在此次研究中,A组取得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取得的治疗优良率,且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相较于滑动加压髋螺钉,应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更优,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

【参考文献】

[1]陈长春,高浩,赵春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06:86-88.

[2]韩学忠,刘继红,李英,吴弟萍.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5:46-47.

[3]王高涛.滑动加压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02:186-188+208.

[4]姚诚.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滑动加压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6,1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