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1

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护理

邬丹青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结合本院实际治疗经验,总结讨论白内障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案。方法:自2015年5~8月以来,我院收治了367位白内障患者,对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大量的缜密分析。结果:通过医护人员在术前、术中、术后多个环节的密切配合,对患者进行心理、生活、临床多重护理,367位患者全部手术成功。结论:护理工作对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有重大意义,是诊疗流程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老年病;白内障;护理;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295-02

白内障是世界首位致盲眼病,其中老年性白内障是后天性白内障中最常见眼科疾病,每年呈递增趋势,多发生在40~50岁以上的老人,多为双侧,可一眼发病,不同程度影响其工作和生活。手术治疗是提高视力、复明的主要治疗方法[1]。随着医学技术的发达,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优点是切口小,组织损伤少,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2]。

1.临床资料

2015年5月~8月我院开展复明工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367例,男159例,女208例;右眼163例,左眼204例。患者年龄48~93岁,平均67岁。

2.术前准备与护理

2.1术前准备

2.1.1眼部检查:对光感、视力、光定位、眼底检查、测眼压,行眼科B超检查了解患者视网膜情况,确定人工晶体的选择。

2.1.2常规检查:了解患者既往史、手术史、过敏史、家族史。测量生命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的化验以及监测血压、血糖。了解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术前需控制血压和血糖情况。尽量让各种生理指标有效控制于正常的生理范围之内,进而保障患者的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心电图和胸片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

2.2术前护理

2.2.1心理护理:老年人对手术不了解容易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通过多沟通交流解除患者的顾虑,使其身心达到最佳状态,积极配合手术[3]。

2.2.2术前宣教:指导患者术前3d点抗生素眼药水,每日4~6次。术前1d,剪睫毛、冲洗泪道。饮食上进易消化、清淡、高纤维素为主,保持排便通畅[4]。

2.2.3术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眼球各方位转动训练,以利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教会患者手术时有咳嗽、喷嚏冲动时张口呼吸,用舌头顶住上腭,以缓解冲动,避免手术意外及术后出血。

3.术日准备

3.1做好手术部位标记,以“十”字标明左右侧(眼科手术左右以OS/OD表示),如左眼手术,则在左侧额部皮肤上划“十”字形标志,并标明“OS”。

3.2护士陪送患者进入手术室,与巡回护士做好交接。仔细核对患者、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做好手术安全核查。

3.3术前30分巡回护士在手术室为病人做好冲洗结膜囊,给予安慰和关怀,减轻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配合医生进行手术,确保手术顺利和患者安全。

4.术后护理

4.1术后指导

术后卧床休息2h,取平卧位,保持病房安静。休息片刻给予测量血压,对于血压>160/100mmHg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降压药。叮嘱患者切勿挤揉术眼,突然坐起、低头、大声说话、弯腰、情绪激动等,保持情绪安定。术眼明显疼痛并伴有头痛、恶心等症状时立即告知医师处理。

4.2饮食指导

进食易消化吸收有营养的软食,多食蔬菜水果,忌烟酒、过硬及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多餐,保持排便通畅。

4.3眼部护理

避免过度低头、打喷嚏,避免剧烈运动、剧烈咳嗽。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松脱、有无眼部疼痛。术后24小时打开敷料,遵医嘱予术眼点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向患者讲解用药目的,动作轻柔,勿压迫眼球。

5.出院宣教

注意休息,保持心态稳定,避免情绪激动。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用眼卫生,按时点眼药水,勿揉眼,勿用不洁净的毛巾擦眼,不可、长时间看书、看电视、劳逸结合。3个月内不可剧烈运动,注意保暖防止咳嗽,忌食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定期来院复诊。

【参考文献】

[1]刘家琦,李凤鸣.实用眼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28.

[2]HardyJ.Supportingpatientsundergoingcataractextractionsurgery[J].NursStand,2009,24(14):51-56.

[3]赵明兴,杨培东.眼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7-138.

[4]施红海,刘晓琴,张琴辉.高龄白内障病人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研究,2008,20(8B):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