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李二格

商丘市中心医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90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骨科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满意度及疼痛积分。结果术后两组患者SAS评分与入院时相比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趋势比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显著(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疼痛积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4h及48h两组患者的疼痛积分与入院时相比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疼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均有较好的影响,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心理,提高患者积极性,促进医患关系,增加满意度。

[关键词]心理护理;骨折;术后疼痛;心理状态

随着社会交通运输及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意外事故也越来越多,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1]。骨折术后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手术自身存在的创伤、长时间限制体位及发生炎性肿胀等均会造成疼痛。大部分患者是因意外事故导致骨折住院,其多因突如其来的伤害而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2-3]。术后剧烈的疼痛,不仅对患者伤口愈合造成影响,且对患者的心理也造成危害。本研究主要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90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19-51岁,平均年龄(36.9±13.4)岁;24例骨盆骨折,13例股骨骨折,8例肱骨骨折。对照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37.9±11.8)岁;19例骨盆骨折,14例股骨骨折,12例肱骨骨折。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骨科护理模式,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做好术前治疗,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制定科学化的饮食方案,预防静脉血栓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具体步骤如下:①采取通俗易懂的交流方式与患者进行面对面沟通,了解患者想法,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加强沟通的有效性。②术前为患者普及骨科疾病、手术操作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向患者说明术后疼痛特点,使患者对护理工作产生信赖感。③通过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鼓励患者并采取多种方法分散患者注意力,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④术后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鼓励患者说出自身感受,传授一些减轻疼痛的技巧,改善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

1.3观察指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入院时及术后24h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疼痛积分[4]。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满分10分,为三个等级(8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5-7分为满意、5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例数与非常满意例数之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即为总满意率。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RS)判定患者入院时、术后24h及术后48h的疼痛程度,无痛(0-2分);轻度疼痛(3-5分);中度疼痛(6-7分);严重疼痛(8-10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两组患者入院时的SAS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的SAS评分与入院时相比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趋势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术后休息时间长,导致患者难以继续工作及正常生活,大部分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虑的心理[5]。长期处于抑郁状态下,会使其自身免疫力下降,影响临床治疗及康复。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多发于术后24-48h之间,临床上发生率高达90%,疼痛的发生不仅影响伤口的愈合,还会使患者集体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对术后开展康复训练影响也较大,使患者更加焦虑不安[6]。

心理护理术护理人员通过语言、行为、态度及表情等多种方式与患者交流,疏导患者心理状态,缓解患者压力与顾虑,使患者以最佳的精神状态面对治疗及术后疼痛。本研究显示,术后两组患者SAS评分与入院时相比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加明显,差异显著(P<0.05);术后24h及48h两组患者的积分与入院时相比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下降趋势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加强与患者沟通,降低患者疼痛积分,并且可以有效的进行心理疏导。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均有较好的影响,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患者面对治疗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张芬香,陈笑霞.系统心理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06):1301-1303.

[2]赵风金,吕云峰,范改雪,等.心理护理对骨科四肢骨折患者疼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6(22):2495-2497.

[3]王倩,王春梅,陈乙瑞.综合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后膝关节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1):149-152.

[4]王惠,王金凤.优质护理提高国内股骨骨折患者满意度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07):520-523.

[5]周伟娜,王金铸,翟栋,等.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心理护理的效果评价[J].河北医学,2015,21(09):1555-1557.

[6]周利,秦秀娟,杨莎莎.心理干预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5,15(0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