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根汤验治疗过敏性紫癜140例报告

/ 1

四根汤验治疗过敏性紫癜140例报告

孙立红

孙立红(黑龙江省方正县人民医院黑龙江方正150800)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4-0265-02

我科从2001年至2005年10月以四根汤治疗过敏性紫癜140例,经观察疗效满意,特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40例选自门诊患者,其中男性97例,女性43例,年龄13-75岁,平均38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1年,查血小板及尿常规均正常水平。

2药物组方

板蓝根20g、茜草根15g、白茅根15g、紫草根11g、生地45g、牡丹皮15g、元参15g、地榆15g、当归15g、二花25g、甘草10g。

3适应征

过敏性紫癜。

4制法

上药浸泡20min,再煎熬30min,每剂煎二次,将2次药混合。

5用法

每日1剂,每日二次,每次200ml。

6验案举例

张某,男,18岁,初诊日期2004年12月28号。

主诉:四肢密集紫红色成片斑点,不痛不痒6天。

病史:该患者平素身体健康,发病前曾患感冒,自服安乃近2片,2次后四肢皮肤相续出现米粒大小红点,逐渐密集成片状,紫红色斑点,无痛痒,压之不褪色,无渗液,界限清楚,无鳞屑,以下肢为甚,并伴发热38%,咽部轻度充血,口干口渴,无腹痛。扁桃体I°肿大。

体检:T38℃,四肢皮肤可见密集成片紫红色斑点,压之不褪色,皮疹稍高出皮肤,表面光滑,以膝盖以下为甚,血常规:WBC19.2×109/L,HBl25g/L,N0.89,L0.11,BPC:19.5×109/L,尿常规:WBC0-2/HP,上皮细胞少许。

脉象:脉数,舌尖赤,舌苔薄微黄。

中医辨证:热毒灼伤脉络,迫血妄行。

治法:消热解毒,凉血止血,以上方服之。

二诊:元月4日服药8剂,紫红色斑点逐渐消退,无新发疹,热退,口微渴。

三诊:元月11日,服药六剂,皮损全部消退,留有散在色素沉着斑,复查血常规:WBC7.8×109/L,HBl20g/L,N0.60,L0.4。BPC20.5×109/L。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嘱病人服入参归脾丸,1日2次,随访8个月未复发。

7按语

以此方治疗紫癜140例,疗效良好,紫癜这一病症,包括现代医学很多种疾病,如:过敏性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血液病引起的紫癜及DIC形成的紫斑疾病[1]。祖国医学对该病的论述比较分散,目前找不到恰当的中医病名,但从临床特点看,可分为阴斑、阳斑两大类,过敏性紫癜是某些过敏源作用于血管壁细胞引起的变态反应,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红细胞渗出而发病,偏于血热妄行,属于阳斑[2]。当归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为气虚,脾不疏血,血不归络,偏于气血二虚,属阳斑,当以益气健脾、养血活血为主。本例介绍的病人,平素身体健康,突感风热之邪,自服2片安用近,致风热未解,引邪人里与血热相搏,壅盛聚集,迫血妄行,血溢脉络,瘀滞凝集而至于斑点。按“热不除,则血不止热,即清则血自安”的理论。选用生地甘寒多汁,略带苦味,性寒而不滞,性润而不腻,是一味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要药。二花、板蓝根、茜草根、白茅根、紫草根、地榆以凉血、止行血,解血中之毒,其中地榆,味酸微寒,气寒人下焦,以凉血止血,泻火解毒之专长,既能消除,又能固涩,清而不泻,涩而不滞,特别对下肢的紫斑更有妙用,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为治血病之君药。元参为咸寒之品,质润多液,故《本草纲目》云:“滋阴降火,解毒斑,利咽喉[3]”。若身体虚弱的病人反复发病,在养阴消热、凉血止血的基础上加减之用,可收到满意疗效。因此,凡属阳虚血热或热毒灼伤脉络,迫血妄行的病人,均可选用本方加减之用,其结构严谨,君、臣、佐、使分明,临床效果显著,应该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志云.十根饮治疗过敏性紫癜.山东中医杂志.1999;18(7):305.

[2]刘国胜.清热凉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32例.实用小医学杂志.2004;20(6):302-303.

[3]刘道清.双黄清下汤治疗过敏性紫癜48例.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