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走廊文化,创办班级墙报——让墙报成为励志阵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1

开辟走廊文化,创办班级墙报——让墙报成为励志阵地

丁树一

丁树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金岭回族中学255400

近几年,各省市各学校加大了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我校也安装了电子白板,更新了计算机,实现了网络终端进教室,硬件设施上有了较大提高,教室内也显得窗明几净。电子教学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效率也有所提高。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电子白板投入使用后,教室内更新了设施,可是也把教室后面的黑板更新了下来,一直以来的黑板报失去了阵地。过去,黑板报是对学生进行教育、锻炼学生组织能力、体现班风班貌的重要渠道,如今黑板报的阵地已经丢失了,我陷入了思索:如何在推行教学现代化的基础上保留下这一重要的学校传统文化?

考虑了很长时间,我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如果说从此以后取消黑板报,从班主任的角度出发可以减轻不小的负担,毕竟完成一次成功的黑板报要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还记得过去为了完成一次主题黑板报,我和学生会利用周末的时间,刷黑板漆,查阅资料,构思版面,忙得不亦乐乎。如今没有了黑板报,也就如释重负。可是转念一想,因为偷懒的思想而乐于抛弃一项任务,这并不是成功的教育。

于是,我把这个问题又重新抛给了学生。在一次班会课上,我问学生:“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的教室有什么改变?”

同学们转眼看了看教室四周,纷纷回答增添了电子白板、计算机等等。

我又问道:同学们,刚才大家回答的是多了什么,而没有发现教室内少了什么。请大家再仔细考虑一下,这学期我们的教室里少了什么?“黑板!”同学们几乎是同时说出。

我继续与同学们交流:“你认为黑板报的利与弊是什么?”

有的同学说教室内的黑板报取消了,我们以后可以减轻负担了;还有的同学说教室内的粉笔末少了许多。但是多数同学还是认为保留黑板报比较好,同学们的回答超出了我的想象,原来大部分学生还是重视黑板报的,于是我又将第二个问题抛给学生:“教室内已经不可能再出版黑板报了,那么我们能否寻找另外的方式继续完成黑板报?”

短暂的沉默后,一个声音传入了我的耳畔,也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兴趣:在走廊里行不行?

走廊?

每个班级都有走廊,并且多数走廊墙壁是一片空白。如果利用这一资源,开辟走廊文化,让每一名师生都能身处其中,一定会收益颇丰。这个建议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于是我们通过了这一决议,并决定在本周完成第一期走廊墙报。

走廊的墙壁是空白的,第一步要划分出墙报区域。我们划分出5米宽、1.5米高的一部分区域作为走廊文化,并指导学生自制边框。边框张贴好之后,走廊墙报已现雏形。

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甚至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第一期班级墙报仅仅用了三天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记得当时马上要进入期末考试,我和同学们确立了“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作为主题,宣传委员带领宣传小组开始进行创作。作为一名班主任,我首先带领宣传小组的同学共同探究“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内涵。我向办报小组的同学介绍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范仲淹的断齑划粥、司马迁的忍辱负重、文天祥的正气凛然。同学们对这一主题有了更深的认识后,便积极寻找素材。同学们制作了一张班级宣言,让班级的每一名同学写下自己面对人生挑战时应具有的心态。有的同学写道:“面对人生挑战,我不会畏惧、不会退缩,我要勇于面对,战胜困难!”有的同学直接引用了歌词:“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还有的同学结合自己的学科成绩进行了反思:“近期,由于自己的放松导致了几科成绩有所下降。我自己也进行了思考,我应该尽快将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争取将学业追赶上去。”

仅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些适当的指导,学生们的作品却让我们大吃一惊,很多时候学生会主动要求教师为他们的板报增添内容,给他们写寄语、写学习方法。从此以后,班主任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发挥。

优势与不足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过去教室内的黑板报多用粉笔完成,因此可以将主题写得醒目一些,但是如今的墙报不能用粉笔了,宣传小组的同学顺势将墙报分为了几个板块,如:学海无涯——介绍学习方法;书法天地——学生硬笔、毛笔书法作品;奇文共赏——推荐美文诗歌;让我对你说——这部分是留给任课教师的,让老师给同学们写下寄语、要求等。如此一来,学生的作品较之从前也更加丰富了,有手抄报、书法作品、名人故事、素描画等。同学们除了自己忙碌外,每期的墙报也会让老师充实“让我对你说”这一版块,借助这种方式,老师可以和同学们更为广泛地进行交流。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规范墙报的内容,提高墙报质量,我与同学们商议,由各小组轮流主办墙报,邀请学校的领导及任课教师对各期墙报进行评分,每学期评选出优胜小组,颁发奖状。于是各小组积极备战,采取各项举措,打造出独具个性、彰显特色的小组墙报。各小组之间也相互学习、相互比拼。

一个学期结束了,我带领班级同学打造了具有班级特色的走廊文化,班风班貌有了很大变化,全班同学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喜欢上了自己的班级,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同学们乐于参与、乐在其中,我们共同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班级墙报成了班级的一个重要的活动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