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不同手术时机所得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 2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不同手术时机所得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霍坤良敬淮淞

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四川成都610051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5年7月收治的54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发病至手术时间不足6h,对照组患者在发病至手术时间超过6h。两组患者都接受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7.78%,高于对照组的51.58%,(P<0.05);观察组患者电解质紊乱、感染、心律失常、迟发血肿、中枢发热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可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

【关键词】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不同手术时间;治疗效果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主要是因为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引发的颅脑组织结构严重受损的一种疾病,患者伴随超过6h的持续性昏迷,是一种常见的严重性神经外科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主要是因为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升高引发的继发性损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直接的威胁,患者必须及时接受手术治疗。不同的手术时机对手术治疗效果与预后具有直接的影响[1]。本研究探究了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54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来自于本院2013年2月~2015年7月这一期间,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27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0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41.8±6.4)岁。观察组27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2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42.6±7.6)岁。两组患者性别与年龄等基本资料的对比(P>0.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发病6h内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根据患者血肿位置选择颞瓣或者额颞瓣作为切口,将骨瓣去除9cm*9cm,将颅内血肿与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充分止血后将颞肌筋膜代替硬脑膜进行减张缝合。手术完成后常规进行颅内压的降低,对感染严格控制,营养神经等针对性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发病超过6h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与常规治疗方法与观察组患者相同。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电解质紊乱、感染、心律失常、迟发血肿、中枢发热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密切观察。

1.4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半年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痊愈表示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还可能存在轻度的遗留症状,GCS评分在12至14分范围内;轻度残疾表示生活能够自理,合并多种后遗症,GCS评分在9至11分范围内;中度残疾表示生活勉强可自理,认知以及行为等存在障碍,轻度偏瘫,言语障碍,GCS评分在6至8分范围内;重度残疾表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照顾,有意识、语言等功能丧失,GCS评分在3至5分范围内;植物状态表示没有意识,存在心跳与呼吸,GCS评分在1至2分范围内;死亡。

1.5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表示,选择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由下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7.78%,明显比对照组的51.58%高,(P<0.05)。

3讨论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情较危重,发展速度较快,病情十分复杂,需要通过对患者的症状表现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颅内压升高会导致颅脑损伤后出现继发性的损伤,必须将血肿与坏死的脑组织有效清除,使颅内压显著降低。所以,对手术时机、手术方法以及适应症的把握十分必要[2-3]。

相关研究显示: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手术治疗,可使患者的预后有效改善,及早治疗解剖复位率较高,创伤性较小,痛苦较低,能够防止长时间对肢体外固定,促使患者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使相关功能有效恢复,使致残率显著降低。另外,早期手术治疗有助于开展高压氧等治疗,促使肢体功能障碍显著降低,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提高[4-5]。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发病至手术时间长超过6h相比,发病至手术时间不足6h进行手术治疗,可使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总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可使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

参考文献:

[1]张杰,李世樟,朱栋梁.实时超声在重型颅脑损伤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中的应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32(3):478-480.

[2]石柳.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复杂气管切开术的预后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4):159-161.

[3]刘佳骐,林爱明,刘进来.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诊治探讨(附37例报告)[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23):3477-3478.

[4]魏林节,文朝远,叶东平,等.高原地区91例重型颅脑损伤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4,41(4):324-326.

[5]王冰.高压氧针对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时机的选择与疗效[J].吉林医学,2014,35(24):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