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1

历史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探析

李雪丽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南中学255100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固定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交流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历史课堂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科学合理的分组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分组合作学习是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改进教学组织的基本步骤,是获取合作学习实效的前提。分组合作学习,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的原则:

1.学生兴趣相聚原则,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

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互补原则,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能力高低进行相互搭配、相互补充。

3.人数相对均等原则,根据前两原则分成的若干小组,对全班学生进行相对平均分配。依据这些原则,学生组成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这样的分组,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获得彼此支持,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而且还能让学生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二、坚持自主探究是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核心

自主探究学习是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具体表现。自主探究学习主要是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去讨论、去探究。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对知识进行理解,让学生进行充分互动,使学生的学习天性和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使课堂成为学生群体自学和团结协作的一个舞台。

在课堂上,创造机会让学生说、讲;解放学生的手,搭建平台让学生写、做;解放学生的脑,创设情境,让学生思、疑。这样,不仅是学生乐学,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而且是老师乐教,课堂上不再是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整个课室内洋溢着一种和谐的气氛,形成愉快的教学心境。

三、分工合作是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关键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量力而行的责任分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时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了让所有学生参加活动,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1.角色定位。

即在小组活动中每个成员都担当特定的角色,并且每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不能替代的,如教师指定学生担任历史资料编撰员、电脑信息查询员、中心发言人等等。这些角色不仅明确了每个组员的任务且使他们体验到了个人的价值,避免了某些组员的无所事事。

2.随机提问。

即随机提问小组中的某个成员,根据他的表现评价小组的质量。如果不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就可能在提问时难以回答,从而使整个小组成绩受损。

3.个别测试。

教师在检查小组的学习质量时,应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历史小测验,杜绝抄袭与偷看,并且要综合每个学生的历史测试成绩来评价小组活动的质量。

四、合作意识培养是有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

合作精神、合作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这种必备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充分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和发展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进而内化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并且,根据历史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合作技巧训练,同时,把合作技巧融入学生日常规范训练和自我教育之中。为此,我们主要培养学生“四会”: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欣赏、学会反思。

1.要让学生明白耐心倾听是有礼貌的表现,是对别人的尊重。

在听的过程中,要听辨对错,去伪存真,听中发现优点,听中求异求佳。听的神态认真自然,产生共鸣时,做适当的点头、微笑、鼓掌,表示接受、赞赏。

2.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

在表达观点时,要紧扣中心,有根有据。有不一致时,就需要讨论,发表不同的看法,这时说服别人不能强词夺理,要表明自己的理由,态度要诚恳。

3.学会反思。

自我反思是严于律己的表现,是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更是学习创新的动力。

五、及时评价是进行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源泉

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小组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注意两点:

1.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

2.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总之,合作学习提供了鼓励学生才能发展的环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新课程改革给了教师大胆创新的氛围,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抓住机遇、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师应该担当起学生身边的“引导者”,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体验合作进步的愉悦,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当然,在合作学习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合作学习的适用范围、具体评价方式、如何与其他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等,这也是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