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体时代传统广电媒体客户端的发展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智媒体时代传统广电媒体客户端的发展策略研究

高峰

陕西广电网络渭南分公司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经过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使媒体进入智能化、移动化、个性化发展的快车道。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已经基本建立起形态完备的媒体矩阵,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站、大屏,还有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但其传播效果参差不齐。本文以智媒体时代传统广电媒体客户端的发展策略展开研究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学习。

关键词:智媒体时代;传统广电;媒体客户端;发展策略

一、客户端的背景

扑面而来的新媒体浪潮,将广电媒体与生俱来的“传播特权”渐渐稀释,各种自媒体、小程序、客户端遍地开花,一些并非以传播为目的的客户端,诸如支付宝、淘宝、微信异军突起势如破竹,不仅迅速吞噬了传统媒体近百年来赖以生存的受众和渠道,还摧枯拉朽一般直接占据了信息生产传播制高点。

为了应战互联网,各大传统媒体迅速搭建起融媒体矩阵,除了传统的网站、电视、广播、大屏、杂志等大载体,还有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然而传播效果参差不齐。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调研,并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专门就推动融合发展、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提出要求,强调媒体要从“相加”到“相融”,着力打造新型的主流媒体。传统媒体的客户端,是为了适应生产方式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的诉求,不断开拓生存发展空间,主动迎接深度媒体融合,开辟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制高点的战略性选择,其表现及竞争力将直接决定传统媒体的融合效果,甚至决定媒体的生死存亡。

目前,某集团联合国内顶尖的互联网公司,集合原小米和凤凰网IT业界顶尖技术专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开发了一款互联网客户端。

二、客户端的功能和特点

2.1功能

某客户端作为国际领先、国内首发的原创技术,具有三大功能,一是能够大规模快速定制移动客户端,发布省市县各级新闻和政务信息,聚合微博微信账号,提供公共服务入口;二是实现全省“两微一端”内容生产的共享共通,形成新媒体内容的“云稿库”,打造信息生产和汇聚的“中央厨房”,三是通过全平台“一键推稿”和“一键删除”功能,实现实时信息管控。

同时,它可支撑万级新媒体产品,服务亿级用户,具有“3+2+N”功能,即“三大平台”,其计划建成一个全国领先的“信息云航空母舰”,打造新媒体大数据中心及覆盖全省、功能完备、互联互通、运行顺畅的移动政务新媒体服务体系。该客户端建成后,将形成覆盖省市县党政部门、新闻媒体、企事业单位和高校,良性发展的新媒体生态圈。

2.2特点

2.2.1本土政务平台

作为地区老牌的主流媒体,其在政府资源、政务服务方面有着相当的基础。它从创制之初,就定位为一款“政务+媒体+服务”的移动新媒体产品,集践行网络群众路线、便民服务、媒体引导三大功能于一体。政务是主体,服务是核心。

2.2.2传统媒体“传统”的方面

本质上说,就是传统的以传播新闻为流量入口的联结方式,这与新媒体包罗万象的流量入口相差甚远。淘宝网的功能是购物,百度是集纳,微信是聊天,而如今支付宝无所不包。有关人员认为,最大的媒体是客户端。因此,通过搭建政务客户端,实现市民和对应职能部门的无缝对接,既助力了城市管理的人性化和智能化,同时也提升了客户端的功能和效果。

2.2.3便民生活客户端

它不仅能够实现收看直播、网购消费、日常缴费、天气查询等基本的生活服务,同时还汇聚了全省210多个厅局、市(州)的移动端产品,实现路况、交管、公积金、医疗等垂直领域的服务功能。提供一站式掌上便民服务,成为移动“市民之家”。

在中国目前由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模式下,任何人从出生到去世,都有大量的办证、缴费、圈存等事务性工作需要在政府部门办理,而传统媒体本身也属于政府的宣传单位,在政务作业等方面有着与生俱来的便利性。通过对政务办理流程进行标准化、智能化、窗口化改造,将传统媒体的客户端打造成口袋里的“政务小管家”,让市民足不出户,轻轻一点,就可以完成办证、缴费、申请、查询、反馈等各种业务,使以往靠内容和渠道维持的单向传受方式,转型升级为功能性、浸入性的高用户黏性模式,用户离不开、忘不掉、必须用,唯有如此才能建立起客户端的庞大容量,为媒体生长和发展提供基础。

三、客户端的发展策略

尽管有较多的优势,但是它在应用商店里的下载量十分有限,与其地方主流媒体的身份和地位很不匹配。从科技到设计,从形态到生态,笔者认为它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发展。

3.1提升用户体验感

随着数字传播时代的到来,从品牌内涵、视觉效果、内容意义,到打开速度、收视效率、反馈质量,每一个过程都塑造着用户的体验感,直接影响了传播回路、流量变现的发生。

以往的传统媒体,凭借渠道垄断性优势,很容易控制传播的线路;然而,在用户自主生产、交互传播的新媒体时代,没有表现力、体验较差的媒介,很快就会被抛之脑后。颠覆性技术分析师布莱恩·索利斯(BrianSolis)认为,“用户体验的首要功能就是开发出一种可以令人心情愉快、有感情体验的体系结构。”后内容时代的产物是“浸媒体”,体验和感知成为媒体的中心。

打造客户端的体验感,要从客户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自身的定位进行顶层设计,要精准定位服务功能的整体框架,推动服务功能的特色化、智能化,以“保姆式”的服务流程设计推动情感化的使用体验,建设跟用户的“肌肤之连”;以人性化的符号表达强化用户的官能体验,成为用户的人格化“小管家”。

3.2增强客户端智能化

互联网的本质是原本中心化的传播工具在信息技术革命的升级再造下,变成整个社会的要素系统,曾经“手无寸铁”的用户被赋能赋权,可以参与社会大传播并直抒胸臆、表达自我,微信的口号是“赋能于人”。有人说阿里巴巴是一家被电子商务掩盖的高科技技术公司。能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崭露头角的,一定是由高科技的智能技术所支撑的。

用智能化的技术搭建平台,是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常用做法。然而,目前的物联网技术、传感器设备、体感设备、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技术日新月异,整个新闻生产的流程从立题、选材、生产,到编辑、分发、识别、提示,都可以智能化。但是目前这个客户端智能表现比较普通,缺乏震撼市场的创新点和不可或缺的使用价值。

3.3打造传播生态化

传统媒体因技术限制,将传播主体根据表现方式分类,于是有了广播、电视、报纸,所谓的“分享、参与、联合、共同信仰”只能是某个场域里的有限效果。然而在泛人工智能化的后媒介时代,所有的边界、划分、类别都在突破、聚集、交融。在这样一个全社会全业态大融合的时代,如果仅仅认为传播是新闻媒体的专利,较为狭隘。所有组织都在通过自有的端口,开拓线上线下的关联产业,将自身的理念契合尽可能多的领域,编织最大范围的传播生态网,实现整合传播的规模效应和长尾效应,从而占据更多的生存资源和生长空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托管海量的政府数据,建设多业态多向度的兼容型智慧客户端,提升城市治理的水平,推广城市文明文化,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建设。这不仅是它自身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是传媒组织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和使命。

参考文献:

[1]智慧.智媒体时代地方主流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研究——以湖北广电集团“两会”报道为例[J].电视研究,2018(5).

[2]施娟.融媒体时代我国传统广电媒体发展现状、障碍及策略[J].中国传媒科技,2016(7).

[3]刘丛伟.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策略初探[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8):14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