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1

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

林卫

林卫(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四川/绵阳6210000

摘要:传统的临床药学在使用过程中,仅仅表现在医师为患者提供简单的药物咨询,并不能体现临床用药是否具有显著的有效性。随着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的不断完善,其发展形势也开始被广泛关注。临床实用性药学主要是对合理性用药、临床实用性用药的综合性总结,其在临床中具有社会性、实用性、综合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体系的完善离不开临床实践,而实用则是药学能够稳固发展的最重要指标。现阶段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的新形势即是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提升学科的活力以及创新性,在临床实践的同时,有目的性的对药物使用中的各项问题进行解决,走一条科学、合理以及有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9-0041-01

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的研究内容涉及多个领域,主要包括治疗药物监测、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给药方案设计以及药效学[1]。但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在认知上却没有取得统一,因此在药学教育领域以及药学实践领域存在大量的困惑。本文即是对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

1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基础概念与特点1.1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的基础概念临床实用性药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是通过临床实践,结合相应的现代医学知识,对个体患者实用性药物的代谢特征以及体内作用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提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2]。

临床实用性药学还具有药物服务的特点,其工作重点是为现代医院药物工作进行临床的指导,因此临床实用性药物与现代医学具有密切的关系。临床上配药与给药的过程,通常由护师、药师以及医师共同完成,其中药师在整个的实用性药物使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患者用药经济、有效以及安全的保证,在另一方面还代表着各大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3]。

1.2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的特点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传统的工作重心由“药”转换成“人”,并开始强调药物的实用性。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的药物合理性研究开始围绕患者的机体与治疗药物本身,并对患者用药治疗中生命质量的改善进行关注[4]。与传统药学不同的是,临床实用性药学更为患者考虑,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对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在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中,首先药师需对药物的特点以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解,针对于临床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同一时间段与主治医生进行患者病例的讨论,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每个患者由于自身病情的不同,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需做到个体化给药,并且医护人员应重视给药的工作,对药品进行合理的储存与保管。针对于新上市的药物,需要对药物的安全信息进行整理、收集以及分析,并向患者宣传合理的用药方法,做好临床用药的安全工作[5]。其次,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还具有人性化的特点,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始关注患者身体环境以及心理状态等信息,针对于复杂化的患者,临床用药开始结合相应的参考文献,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给药,在提高用药有效性的同时,促使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融合。

2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现代社会人才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实用性的人才。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最主要是对原有教育制度的改变,革新落后的教育体制。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新型的生物医学模式药学教育制度,有针对性的进行人才的培养,目的是培养一批理论知识过硬、实践能力良好的临床药师[6]。

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在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对患者用药的科学性指导与监护。针对于围绕患者所开展的药学工作,应与临床护理学以及临床医学相结合,加强对患者生命质量的重视[7]。严密观测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各项反应,在对异常表现状态进行处理的同时,总结相关信息,完善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小结我国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主体为药师,主要是对药物应用合理化以及应用规律进行探讨。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不断被完善,各大医疗机构也开始制定了相应的临床药师管理制度,通过病床前的实践,指导患者科学用药。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的水平也是医院医疗水平的一大象征,因此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是对原有学科教育模式的挑战,通过有目的性的培养体制,给各大医疗机构输送医疗人才。在另一方面,也是对患者用药安全的体现。在实践中不断的分析总结,完善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引导患者合理用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1]陈新莉.浅谈临床实用性药学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631-632.[2]余晶.对临床药学学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14(6):3605-3606.[3]李焕德.临床药学研究与学科发展[J].中南药学,2011,09(1):1-3.[4]马玉芝.医院临床药学工作实践与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687-688.[5]穆鑫,赵颖,阿丽塔等.2008~2013年中国药理学发展研究:国际论文分析[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25(11):1481-1484.[6]吕瑞凰,张骋.临床药学学科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J].医学信息,2014,14(27):602-603.[7]宣吕凤.新"医改"体制下我国临床药学的发展与研究[J].医学信息,2014,07(6):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