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探究

黄生明

平果县同老乡中心小学广西百色531400

【摘要】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脚步的加快,一些农民工纷纷选择外出打工,使其子女在农村中滞留下来,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随之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就日益突显出来。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和监督,许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没有得到正确的养成。甚至有的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良好习惯,也发生了不小的“滑坡”。作为农村一线教师,我们对此不能不引起重视和思考。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一、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

留守儿童许多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一方面是由于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的职责。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祖辈监护,没有文化,他们很少甚至没有主动地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他们认为只要一日三餐让孩子吃饱,有个安全的地方供孩子住宿,不让孩子挨冻受饿,就算是尽到了监护的职责。至于孩子的学习品质、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那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想法在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中占到了大多数。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教育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只是某个人或某部分人的事情,而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齐心协力进行的一件重大事情。

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家长认为现在读书没有多大的用场,读书花了几千、甚至几万元,毕业后不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倒不如和他们一起早点出门打工,早点挣钱。因此,对孩子的学习就不管不问,任其发展。

二、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和方法

(一)要从生活点滴抓起

生活上的不良习惯,必定对学习上的习惯产生消极影响。所以,要想培养好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就必须从他们的生活点滴上抓起。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去抓呢?第一,提出必要的要求。我们要在班上强调: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勤剪指甲,勤洗澡,每天晚上要洗脚。第二,进行必要的监管。我们可以委派一名或几名与之邻近或亲近的同学进行监督,同时要明确告诉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不要让他们之间产生误解。要让受监督的同学明白这是为自己好,让监督的同学乐于做好此项“工作”。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就会有较大的改变与进步。那么这种进步再通过我们有意识的表彰和渲染,就可以对其学习习惯起到积极可观的作用。

(二)要从行为习惯入手

除了生活方面之外,农村留守儿童的其他行为习惯也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爷爷或奶奶的年岁一般都较高,做起家务来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往往造成农村留守儿童上课迟到或者缺课等情况。我们对此特别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必须注意到客观原因的存在。那么,应当怎样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呢?一要多找学生谈心,从意识上触动。二要多联系家长谈话,从行动上促进。

(三)要把课内作为重点

想要培养好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重点还是在课堂上。我们要耐心指导他们学会把握好在校时间。一要“落实常规”。二要“善念紧箍咒”。三要“特事特办”。

(四)要把课外作为关键

从周一到周五,留守儿童可能做得比较好,但到了周末,就不自觉地“放松了警惕”,又回到了“解放前”。这种学习习惯容易“变质”的情况,往往就是在课外,所以课外是关键。很显然,如果不能解决课外的习惯问题,课内的努力即将冰消雪融、前功尽弃。怎么办呢?一是要适量布置家庭作业。二是要适时做好家访工作。

(五)要在活动中激发情感

活动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要让儿童在“动”中深入感受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充分发挥儿童的潜能和个性,让留守儿童焕发活力。比如:学校可以召开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让家长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教育方法;学校也可以组织文娱体育活动,让留守儿童参与其中,让他们感受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进一步品味到学校、师生之间这份真挚情感;学校还可以开展家长讲堂活动,让外出务工的家长给孩子们分享自己的见闻和工作的心酸,让留守儿童理解家长外出务工的艰辛,从而激发留守儿童爱校爱家、团结奋进的思想感情。

三、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给留守学生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和要求

如我班的留守学生刘某,成绩不够理想,沉默寡言,读书时都不敢大声朗读,因个头小遭同学嘲笑、戏弄。但她在课堂上能积极地举手发言,勤于思考,常因见解独到受到老师的表扬,并在课后给她指出不足,慢慢地,她逐渐树立了自信心,认为自己能做好,在老师的鼓励下,她不再怕失败,还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在学期末获得了优秀奖。当她双手捧回奖状的时候,她已经完全找到了自信,学习成绩提高很快,考入了重点高中。由此可见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甩掉压在身上无形的自卑巨石,这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私德所说:“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产生安全感,并能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综上所述,在农村教育中,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是非常特殊的,其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在数学学习中更容易存在困难、问题,急需引起教师的关注、帮助等。因此,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深化对此方面的认知,保障该群体的学生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将教育效用最大化地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建宪.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3(25):314-314.

[2]杨艳红.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3(1):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