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采油井资料科学管理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论采油井资料科学管理方法

孙雨飞1刘丽2张勇3

1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四采油厂第一油矿;

2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

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敖包塔作业区

摘要:采油井资料是调整油田开发计划的基础,采油井资料是油田可持续发展的油田和生命线动态分析的基础数据。为此,本文探讨了石油生产井的科学管理方法,增加了石油生产的数据恢复模式,论述了在油田开发过程中获取良好的石油数据的重要性。科学的数据管理方法可以提高全数据输入的速度,为注水方案定制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也为动态分析提供了直接的信息。

关键词:采油井;资料;管理

1概述

油田开发进入超高水分开采阶段后,随着地下情况的日益复杂,开发和适应资源的不断完善,对注水方案的适应性的依赖性得到加强,所有来源的数据被用于为动态分析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信息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采油井的数据管理要求也不断提高,采油井资料数据管理方法的原有方法已不能满足发展形势的需要。

2影响油井资料录取全准率因素分析

2.1低产井、间抽井资料管理难度影响

油田开发进入了一个非常高的含水期,低产井和井的产量上升,以及管理油井生产数据的困难。近年来,潜在的油层过滤器主要集中在油层薄,油平衡更集中但矿难更加困难。由于薄油藏扩散能力差,部分井产量低,管理模式由于在不稳定的油层压力系统中,会进行良好的开启时间和大的油量变化,这极大的增加了很好地管理生产数据的难度并且直接影响生产数据的速率。

2.2量油设备老化、故障率影响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增加,一些采油设备出现老化问题,故障率较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油井数据的提取。

2.3资料录取周期的合理性影响

当采油井注入数量与生产的发生变化时,油井原始数据采集周期不能满足跟踪调整的要求,注水量的变化导致地层压力的重新分配。目的是调整面积,厚度增大,连通性变好,距离缩小。钻井井的动态破坏速度快,在地下不能看到管道原始数据的采集期,条件的变化不利于后续调整。

2.4采油井资料管理模式的适应性影响

原有的采油井资料管理模式不适应生产实践需要。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弊端:首先,岗位兼顾不能保证资料录取质量。过去为方便员工巡检,采取分片包井的方式,由此形成了采油井管理和计量间量油兼顾的分工模式。随着井网密度加大、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兼岗造成职责冲突的问题日益凸显。同时,专业性不强也影响了油井资料录取质量。其次,管理流程不顺畅,职责不明确,没有形成有效的闭环管理。部分存在交叉管理,各部门管理的标准不统一,有些人管理不善,没有责任,相互之间出现问题。第三,监测评估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评估体系不完整,评估标准不一致,评估结果透明度低。结果导致评估系统无法有效运行,系统实施问题不完整,操作不规范。

3采油井资料科学管理的内涵及做法

在“提高钻井数据准确性”的指导下,目标是在现代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提供及时准确的项目第一手资料,并创新生产数据管理方法补充现有的油井数据收集方法,采用“油井资料全准率”方法,准确测量油源设备损坏井、无油工艺井和间抽井。二是油井分类方法,引入分区计划“三及时”调整数据输入周期,提高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三是科学制定数据管理系统,制定“四步四不”油量系统,“四步走”“清洁系统,改善老化设备的运行,确保数据被定期接受。第四是建立科学的综合管理系统,优化数据管理流程。

3.1创新资料管理办法,实现油井产液量精确计量

优化油井生产的数据管理方法,增加现有石油数据采集方法,提高数据准确性。对于井无法接收液体的生产数据,包括油井设备,没有计量流量的环空井和间抽井,时刻注意含水、流量压力、液位、电流变化、综合分析,使用“动液面”方法恢复测量,确保所有信息的获取。此方法的原则是:在油井关闭后,液体表面移动到油套间距,并在t小时后随h米增加,把t小时上升的这段液柱重量折算成24小时,这就是每天的每日Q值。

3.2精细油井分类管理办法,提高资料及时性、准确性

良好的管理数据录入周期,分区分级实施响应计划。由于注水量的变化,周围油的初始周期不能反映地下时间的变化,不符合动态分析和随后的跟踪调整。在分集断裂区,钻井区和区域规划调整中,逐步启动“三及时”方案。“三及时”是“及时响应地质队伍,及时执行石油生产队伍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它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反应计划,第一阶段的响应计划是在套管和钻井区域破裂时启动的,第二阶段的响应计划是在调整区域规划时启动。第一级响应计划:电动泵源,油采样和工作流体的平均循环每三天更换一次:螺杆泵的油量采样和工作流体的平均周期每三天调整一次,抽油机抽水量每5天更换一次采油期,每15天更换一次。第二级响应计划:水溢油采样周期改为每五天一次,聚驱量油采样周期每三天更换一次。

3.3科学制定资料录取管理制度,提高设备运转时率

鉴于设备严重老化和频繁故障,“四步四不”量油法是为了确保定期接受数据。首先,建立“四步”清洗法,确保分离器出口24小时具有液体流动,从而减少蜡的形成并提高设备的工作速度。每个计量室具备常态井,其含水量不小于90%,优选大于95%。常态井非量油循环利用穿过分离器的入口管,分离器出口中的液体通过该入口管流动24小时,减少了蜡的形成并改善了设备的操作。量油有四个步骤:第一步常态井从分离器中倒出,第二步是用水关闭并倒入分离器;第三步计算输出并输入报告;第四步是将目标井倒出,常态井倒入分离器中。二是制定“四不”要求的油管理,破损、填充开口、新井、管道穿孔的四个条件,在开井后6小时内无油,要防止颗粒杂质在使用后进入液体流中的分离器,改善设备的运行时间。三是建立“四步”清洗系统,合理开发分离器清洗循环。

3.4科学建立综合管理体系,优化资料管理流程

科学地建立综合管理体系,优化数据管理流程,明确责任。优化管理维修数据的过程。再次组合管理过程,专注于协调连接的数据管理,与负责问题的人员形成闭环管理模式,负责解决问题的人员同时,明确工作职责,员工岗位具体。油井中负责人主要负责井口设备的维护,油井管的检查和维护;石油生产工人负责采取所有数据,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维护,以及操作的质量控制,这样的话能使职责更加明确,专业工作的划分更加合理,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明确责任后,石油生产井必须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跟踪和检查复杂问题处理的复杂性,这不仅提高了问题报告的准确性,而且增加了问题的及时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得出结论:(1)科学的补充资料录取手段,可以提高采油井资料全准率。(2)科学的资料录取管理制度,可以提高设备运转时率。(3)优化资料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资料的及时录取。

参考文献:

[1]刘吉余.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2]陈涛平.石油工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