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钼矿石的分离工艺及铜矿物抑制剂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30
/ 2

铜钼矿石的分离工艺及铜矿物抑制剂研究进展

叶洪艳

伊春鹿鸣矿业有限公司黑龙江铁力152500

摘要:我国的铜钼矿资源储量相对较大。不过,矿石的品位并不高。追究其因,发现,铜矿石与钼矿石相伴而生,因两者的可浮性相近,相关人员很难分离铜矿石与钼矿石。伴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研究出了关于铜钼矿石的分离抑制剂,以此提高矿石与钼矿石的分离水平。但是分离抑制剂在实际使用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我国仍然需要加大在分离工艺、铜矿物抑制剂等方面的研究力度,提高矿石品位。本文主要研究了钼矿石的分选工艺,介绍了铜矿物抑制剂研究进展,具体如下所述。

关键词:铜矿物;抑制剂;钼矿石;分离工艺;研究进展

一、钼矿石的分选工艺

黄铜矿和辉钼的浮性相近,导致相关人员常常遇到分离问题。目前,浮选法是我国广泛应用的分离铜矿石与钼矿石的方法。实际上,浮选法是指运用药剂,加速矿石与钼矿石分离。我国主要存在3种浮选工艺流程,具体如下所述。

(一)优先浮选工艺流程

该种浮选工艺流程适用于原生钼的回收工作。比如,分离钨钼矿、铁钼矿等。辉钼矿与黄铜矿的可浮性并不相同(前者好于后者)。这就表明辉钼矿被抑制的难度相对较高。若是想要分离铜钼,可以积极地应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经过实际研究发现,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可以较好地处理低品位的铜矿石或钼矿石。不过,由于铜矿石、钼矿石在分离的过程中其活化水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两者的精矿回收水平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之下,我国并不鼓励应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分离钼矿石。

(二)等可浮工艺流程

等可浮工艺流程共有两个的阶段用于回收铜。首先,回收辉钼矿,同时浮选一些的铜矿物,之后,通过钼分离得到铜精矿Ⅰ和钼精矿;其次,在上一个步骤中的尾矿中添加强力的捕收剂,以此提高回收水平。为提高等可浮工艺水平,相关人员需要在工作步骤之中加入pH调整剂。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可以更为顺利地进行铜钼浮选分离工作。由于pH调整剂是氧化钙,其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分离,影响钼的回收水平。

(三)混浮工艺流程

混浮工艺流程包括两项事项。一方面,浮出铜矿物和钼矿物;另一方面,分离铜矿物和钼矿物。相关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标准,提高钼回收水平。不同矿物适用于的分选工艺存在差异。因此,相关人员需要科学的辨别矿物所适用的工作。比如,铜钼矿、铅钼矿等适合应用混浮工艺流程。

二、铜矿物抑制剂研究进展

为提高铜钼的浮选分离水平,相关人员需要科学地选择抑制剂。在工作之前,相关人员有必要了解铜矿物浮选分离本质。实际上,通过解析黄铜矿表面的疏水性物质,铜矿物浮选分离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伴随着研究程度的加深,相关人员研究了多种类型的黄铜矿抑制剂。比如,亚硫酸钠、磷酸、硫化钠、诺克斯类药剂等。

(一)无机抑制剂

1、硫化钠类抑制剂

硫化钠和硫氢化钠可以提高铜钼分离水平。两者的抑制的原因是,硫化钠和硫氢化钠在水中可以产生HS-离子。在这种情况之下,铜矿物的亲水水平将会提高。与此同时,硫化钠和硫氢化钠可以让矿物表面脱药,避免水中出现气泡。由于硫化钠水解产生的S2-能够与矿浆中的活化金属离子作用生成沉淀,铜矿物可以有效被抑制。为降低硫化钠在反应过程中被过量的消耗,相关人员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之中需要适量提高矿浆碱性,并逐次的添加硫化钠。

2、氰化物

以往,我国主要应用氰化物作为抑制剂。除此之外,美国的宾厄姆钼矿选矿厂也积极地应用氰化物。氰化物的作用原理如下所述。氰化物与铜矿物表面的铜离子作用形成铜氰络合物。在这种情况之下,铜矿物的分离效果将会提高。与此同时,有的研究人员认为,铜矿物表面的物质可以与氰化物充分发生反应,进而抑制铜矿。氰化物在铜矿物应用中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处于碱性环境之下;二是,氰化物用量相对较大。由于氰化物的毒性相对较大,相关人员在排放反应中所使用的水时将会污染周围的环境。为降低水污染,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相关人员需要应用某种措施,处理所使用的水,提高环保水平。伴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选厂越来越减少该药剂的使用。

3、诺克斯类药剂

磷诺克斯和砷诺克斯等都属于诺克斯类药剂。诺克斯类药剂适用于硫化铜矿、硫化铅矿、硫化铁矿等。诺克斯类药剂具有四大应用优点。一是,分选的水平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二是,反应的速度相对较快,可以有效提高分选效率。三是,较少的药剂量就可以进行分选工作,属于相对经济性的分选方式。四是,作用的时间相对较长。不过,诺克斯类药剂存在一定的应用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容易被氧化,泡沫控制水平相对较低。二是,反应过程中容易释放有毒气体。三是,反应存在不确定因素,容易发生爆炸事故,影响人员生命安全。基于此,相关人员需要认真地研究操作流程,掌握操作要点,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由于诺克斯类药剂具有一些发展劣势,我国已经很少在实际工作之中应用诺克斯类药剂了。

(二)有机抑制剂

1、巯基乙酸钠

巯基乙酸钠抑制机理是基乙酸钠中的—HS作为亲固基通过化学吸附作用牢固吸附在黄铜矿表面,提高矿物表面的亲水水平。研究人员,吴桂叶等应用先进的软件建立矿物表面的吸附模型,以此探究巯基乙酸钠抑制原理。发现,巯基乙酸钠可适应多种pH环境,同时相关人员不需要加大巯基乙酸钠用量,就可以开展分离工作。除此之外,巯基乙酸钠较少会污染周围的环境。不过,巯基乙酸钠价格相对较高,影响了其应用范围。

2、新型抑制剂

在新的发展阶段之下,我国的研究人员积极地开展研究工作,开发新型抑制剂,提高分离发展水平。研究人员,胡志强,探究了分离抑制剂BK511从单矿物及人工混合矿。发现,在pH=6~8时应用较少的抑制剂,就可对矿物进行分离。与此同时,其应用抑制剂分离西藏玉龙铜矿,发现,抑制剂分离效果相对好。研究人员,吴桂叶等,主要通过应用一定的技术、新型有机抑制剂,处理铜钼混合精矿,取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比如,获得了钼品位为31%、回收率为89.94%等。研究人员,陈建华,应用抑制剂2,3—二巯基丁二酸(DMSA)开展分离工作,发现,不同的pH值下,所产生的分离效果不同。研究人员,殷志刚,发现,DBT可以提高黄铜矿表面吸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主要应用硫化钠和硫氢化钠为分离铜矿石与钼矿石的药剂。由于硫化钠和硫氢化钠在水中会被氧化,相关人员需要加大两者的用量,提高分离水平。但是这种分离方法无疑会增加分离成本。与此同时,由于硫化钠和硫氢化钠在溶解过后会产生S2-,S2-不仅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且会影响环境质量。因此,相关研究人员有必要投入一定的精力,为促进矿石与钼矿石的分离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康博文,谢贤,陈国举,范培强,宋强.硫化铜铅矿物分离过程铅抑制剂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金属矿山,2018(10):104-109.

[2]张乃旭,刘文刚,魏德洲.铜钼混合精矿浮选分离工艺及分离抑制剂研究进展[J].金属矿山,2018(04):35-41.

[3].专利名称:一种取消铜钼混合精矿再磨的分离浮选工艺[J].中国钼业,2016,40(05):41.

[4]管晓颖.铜钼矿浮选分离多因素交互影响研究[D].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16.

[5]耿悦,李欢,谢金玲,张露,黄齐茂.新型钙镁矿物抑制剂在磷矿正浮选中的应用[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6,45(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