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许卫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许卫卫

许卫卫

(身份证号码:32092319831024xxxx)

摘要: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工作对城市公众的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对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加强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工作的措施,以期为市政规划设计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问题

从整体情况来看,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大量人口进入到城市中,各个城市的传统规划布局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特别是随着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各个地区汽车数量也在大幅度增加,当前的市政道路交通布局急需进一步改进。高度重视和解决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城市总体建设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1.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整体格局不科学

不少地区市政道路整体布局设计存在缺陷,不能有效发挥市政道路实际功能和效率。长期以来,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机动车辆,但从具体效果来看,道路资源被机动车辆大量占用,不但未解决交通拥堵反而使该问题更加严重。前期路网规划设计决定了市政道路投入使用后相关资源的利用率和实际通行能力。近些年来,很多城市的路网设计过于追求工程设计理念,导致道路结构设计不合理,对实际交通需求研究不足,造成市政道路工程投入使用后难以满足车流、人流等方面需要[1]。

1.2中长期规划不足

从市政道路整体质量上来看,当前许多城市市政道路维修频率相当高,但交通拥堵问题却仍然大量存在。同时,由于市政道路交通建设资金跟不上,不少市政道路投入建设后,其配套管网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在雨雪天气时道路排水不畅通,不少市政道路时常开挖埋设管道。另外,很多新建市政道路不能承受过大交通荷载,设计使用年限未够就出现破损问题。以上种种问题大多由于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远期规划不足。

1.3人性化规划缺乏

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目的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应重点考虑人的因素。但实际情况却大相径庭,不少地区的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重车轻人,在设计过程中,过于关注车辆通行,而将行人交通相对忽视。例如,禁行时间较长而通行时间较短,斑马线与天桥等过街设施相距较远等,都是规划设计不合理的体现,而这些问题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可以说是市政道路交通中的巨大安全威胁。例如,部分交通繁忙路段没有隧道或天桥设施等,行人常常冒险穿越道路,不但危机到自身安全,还对交通正常运行造成阻碍。另外,一些城市为缓解机动车同行压力,将机动车道过度拓宽,而人行道和绿化带被大量占据,从而促使行人进入机动车道的概率大大增加。

1.4路网结构不合理

不少城市开展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时,在道路交通需求方面,过于侧重形象和景观建设,热衷建设过宽道路,导致路网级配不合理,不符合“窄马路、密路网”的要求。同时,市政道路中的主、次干路没有非机动车道和盲道等方面设计,而支路中没有设计人行道或人行标志,并且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设计中存在断头和过窄等问题。从市政道路实际交通状况来看,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违规停车现象十分严重,并且不少人行道被商摊和其他设施占据,部分非机动车道存在随意设置减速坎现象。

2.城市道路规划中的改进设计措施

2.1重视整体格局规划设计

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一定要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为基本依据,对城市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进行规划,并对步行与自行车道以及停车设施科学设计,并在近期实施建设。要特别重视城区次干道和街巷的绿化设施,为自行车和行人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在进行市政路网布局设计时,应对横断面上车道比例等综合考虑,车道宽度要满足车辆通行能力和行驶速度等方面需要,并兼顾城市公众生活质量的改善。要对横断面设计合理改善,科学设计横断面车道与分隔带比例,以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另外,立足于道路附属设施规划和维护,对断面各部分比例合理调整,将市政道路交通整体规划和设计最优化。

2.2重视中长期规划设计

市政部门应注重整体交通发展战略,立足于城市发展要求以及自身特点,将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划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现阶段,不少城市正持续加强市政道路交通设施规划和建设方面工作,但相对忽视了市政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在对市政路网进行规划时,只是以分析预测为主,不能有效评估未来各项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对市政路网系统的应变能力较低。若在产业结构、人口发展以及发展环境等方面没有充足论证的话,很可能导致城市用地布局不合理,采用的设计标准不合适,路网规划弹性不足等问题,进而对市政道路交通的发展产生新的约束[2]。所以,迫切需要科学有效的规划设计市政道路交通,以进一步满足道路交通实际需要。

2.3重视道路排水规划设计

在规划设计市政路面优化措施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在设计排水系统时,要先对汇水以及流域面积进行划分,以确定排水出路。第二,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中,应合理确定控制点高程,做好市政道路竖向设计工作,以保证城市汇水区域内的水都能排出,并要在设计中将污水排放量进行科学控制。第三,在管道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来设计管道坡度与埋深等,对于道路纵坡与外部排水条件的确定方面,应以满足排水的条件为前提,合理确定管道埋设深度。

2.4重视道路节点与人性化设计

市政道路交通的节点规划设计必须满足各个流向的车辆都能持续、流畅地通过各个交叉口。从市政道路交通交叉口规划设计方面来讲,首先,应将路网与周边建筑设施合理衔接和配套,以形成便捷高效、布局合理的市政道路交通体系。其次,积极与交通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做好市政路网设计前期工作,以保证规划设计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市政道路交通建设应进一步保证步行与自行车出行,对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市政道路,应合理设置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尤其是支路和居住区道路方面,必须设置步行道。第三,对于市政路桥改造建设中,必须对挤占步行道、自行车道来拓宽机动车道的行为进行严格控制。与此同时,要将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空间合理拓宽,以保证行人和非机动车有效通行。对市政道路交通整体性设计进行合理调整,有助于促进交通系统修复、管理等工作效率的提高。

2.5重视道路环境规划设计

在以往的城市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对市政道路结构形式与线型设计等方面较为重视,而对于环境方面常常忽略。所以,在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中,设计人员还应对生态环境保护等功能进行深入考虑,体现海绵城市理念。第一,在对市政道路规划设计与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作为重要规划目标,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以打造生态型城市。第二,设计人员应对规划区域的特点进行分析,融入设计城市元素,从整体上规划设计城市构筑物,以打造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风貌。这样在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提升的同时,还保证了城市居民的良好生活环境,同时将相关资源浪费现象大大减少,从而保证城市建设与环境和谐发展。

3.结语

总而言之,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直接影响到城市总体规划有效落实和居民生活质量与品质,所以,应认真分析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立足整体和长远规划,以人为本,合理规划设计市政道路交通、排水等方面,并重视道路环境规划,从而保证市政道路交通的最优化,为城市发展提供有效的基础服务。

参考文献:

[1]徐昆.关于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以及思路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00205-00205.

[2]于静,王沛永.北京城市用地布局与交通协调发展的探讨——北京城市交通演变对城市用地布局影响的研究[J].城市建筑,2017(5):34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