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市N区社区卫生服务问题与对策

/ 2

S市N区社区卫生服务问题与对策

方程刘立增

深圳市南山区卫生监督所518055

内容提要:社区卫生服务是一种新型的集成卫生服务形式,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直接关系到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保障,抓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社区的责任,同时也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产生较晚,但是在经历了数年的发展以后,也实现了不断完善和壮大,当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以S市N区社区卫生服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详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这对于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社区卫生服务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N区;社区卫生服务;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增速,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就好医、好就医”已经成为人们迫切需求,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应运而生。社区服务一直被认为是用来缓解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途径,对推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社区卫生服务研究背景入手,阐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及必要性;分析了当前S市N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一、S市N区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S市N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

N区积极筹措谋划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实施了试点建设、体系建设阶段,截止到2017年,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3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58个,中心区的医疗配套更是完善,其中三级甲等医院有三间,二级甲等医院也有三间以上,可见S市N区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较快发展。然而,中国社科院社会研究所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满意比例仅为63%,不满意的比例高达31%,S市N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也不例外,有37.57%的居民很满意或比较满意;49.27%的居民是不大满意或很不满意;甚至还有13.17%的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制度都不了解。人们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以及医保报销程序多有抱怨,这就充分暴露出S市N区社区卫生服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S市N区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

1.社区医疗机构服务功能缺失

S市N区社区医疗机构服务功能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S市N区社区医院、卫生服务站仍存在医疗设备陈旧、不全问题,难以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甚至存在个别社区医院、卫生站只有日常使用的听诊器、温度计等简易器械,无法提供常规的化验、检查服务;其次,社区医院、卫生服务站提供的医疗服务项目不全,导致很多社区居民不能就近就医,只能大医院看病、治病,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病成本,也加重了大医院的负担;不仅如此,当前社区医疗机构服务功能缺失还表现在社区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素质偏低、医疗服务质量不高等方面,按照国际标准,每名全科医生可以为2000至3000人提供医疗服务,以国际最低标准测算,S市N区129.12万人口至少需要410多名全科医生,但是目前S市N区全科医生不足百人,无法满足居民对于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虽然近年来S市N区医护人员学历有所提升,但整体而言,医护人员年龄老化、知识结构老化问题仍较为突出。

2.社区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保险结合程度不高

当前,S市N区大多数社区医疗机构已成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到大医院看病就医的社区居民,然而,据有关调查显示,53%的15岁以上患者不选择到社区医疗机构看病,其中,94%的人群是由于医疗费用不予报销或是报销手续复杂繁琐,这都说明社区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保险结合程度不高。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直接与患者接触,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容易诱发不规范行为,不能很好的控制医药费用;另一方面,虽然S市N区社区医疗机构数量较多、分布也较广泛,但是普遍存在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这两方面都造成S市N区社区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保险不能有效结合问题。

二、N区社区卫生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缺乏多渠道的社区卫生服务补偿机制

社区医疗机构的经费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但是,社区医疗机构的经费大都来源于政府拨款。与大医院相比,政府拨给社区医疗机构的资金却是有限的。即使社区医疗机构可以获得政府的拨款,其资金投向也仅仅局限于医疗设备的配置。从当前S市N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来看,资金需求存在很大的缺口,相对滞缓的资金支持已经严重危及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S市N区政府部门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支持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的客观需求,但如果只是给予一些补贴性的资金支持,已经不能起到足够的保障作用。现在一些地区也在尝试走社会筹资和社区筹资相结合的方式来筹集发展资金,这是走出政府主导而又缺乏足够动力支撑怪圈的重要创新。

(二)人才结构及培养不合理

人才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和保障,而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社区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所决定的,然而,在S市N区却存在者人才结构及培养不合理的现象。首先,在人才结构上,政府对全科医生的作用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最终导致全科医生的教育和培训进展缓慢,规范化培训的推广困难重重,人才配备水平也相对较低,很难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其次,在人才的培养中,相关责任部门没有指定比较具体和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再次,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不明确,过多注重专科医生的培养,全科医生却能以满足社会需求;最后,社区医疗机构缺乏人才的引进、留住机制,很多高学历、高素质的医护人选都争相进入大城市、大医院。

三、优化N区社区卫生服务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保险的结合

2017年,在有关部门公布的有关S市N区社区卫生服务理念的调查数据中显示,目前全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理念水平整体较低,仅有约45%的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为了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理念的覆盖范围培养,提高全体人民的参与热情,各级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各项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配合基层社区卫生部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同时,必须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保险的结合,在批准社区医疗机构成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的基础上,明确社区卫生服务的诊疗项目、药品以及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报销流程,从根本上合理引导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就医流向;还要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比例,参保人员一旦到社区医疗机构就诊可以降低其自付比例,采用按病种结算的结算方式,这不仅合理分流病人,也可以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从而引导一些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

(二)加强政府监督管理,积极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更离不开政府的有效监督管,只有这样,社区卫生服务,才有可能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政府需要制定完备的社区医疗服务标准、完善财务公开制度、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投诉机制,对社区居民反映的社区卫生服务问题做出及时反馈;同时建立社区医疗信息系统,实现患者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化、规范化,为政府有效监督提供保障,大力扶持S市N区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此外,高水平、高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就应该是能够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贴心的服务为主要宗旨。而作为被人民一致认为是最人性化的双向转诊制度,对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极为关键,加之实现医保制度同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效衔接,就会更好的惠及全体社区居民,提高他们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四、总结

社区服务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产生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够忽视。相信在今后的发展中,只要得到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全面重视,配以相关政策,完善筹资补偿机制与双向转诊制度,加强人才培养与聘用,大力倡导、回归公益性,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和人员素质,进一步的为城乡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社区卫生服务必然会得到社会各界及广大居民的大力支持与拥护,社区卫生事业必然会取得辉煌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