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肾脏疾病患者临床病理类型的回顾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120例肾脏疾病患者临床病理类型的回顾性分析

黄晓晓

(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肾内科云南景洪666100)

【摘要】目的:分析肾脏疾病患者临床病理类型及特征,探讨肾活检在肾脏疾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对在我院肾内科120例行肾活检术的肾脏疾病患者的病史、病理分型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肾活检共获得肾组织标本120例,成功率100%。病因分布:肾小球疾病106例(88.3%)、肾血管疾病11例(9.2%)、小管间质病变3例(2.5%);病理类型分布:原发性肾小球疾病79例(65.8%),以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IgA肾病、局灶节段性病变、微小病变等为主,继发性肾小球疾病41例(34.2%),其中以狼疮性肾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淀粉样变性、紫癜性肾炎等为主。结论:肾脏疾病患者的主要病因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最为常见,其次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继发性肾脏病中以狼疮性肾炎最为常见,且多见于女性患者。对于符合肾活检适应症的患者,肾活检术诊断、病因明确、治疗指导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肾脏疾病;肾活检;病理类型

【中图分类号】R44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9-0089-03

作为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和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肾脏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肾脏疾病如不能及早诊断和治疗,最终会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威胁患者生命[2]。了解和掌握肾脏疾病的病理特点,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和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肾活检是肾脏疾病诊断的关键方式之一,同时也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金标准”,尤其是随着经皮肾穿刺活检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肾脏疾病的诊疗工作有了较大进展,肾脏疾病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同时其也为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了依据[3]。为了进一步了解本院就诊肾脏疾病患者的病因、病理类型和特点,笔者现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类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11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行肾活检术的肾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均符合肾脏穿刺活检术适应症。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14~87岁,平均(38.7±15.4)岁。

1.2方法

1.2.1活检及病理检查方法患者取俯卧位,由超声引导进行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依据肾组织大小取2条肾组织标本,分别进行光镜检查、电镜检查、免疫荧光、刚果红染色、HBsAg、HbcAg检测等。

1.2.2病理分型标准采用1995年WHO制定的肾小球疾病病理学分型标准,同时参照2000年国内肾活检病理诊断标准指导意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病史、检查结果等作出临床诊断。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理诊断结果

本组120例肾脏疾病患者病因主要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继发性肾脏病,其中前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及慢性肾小球肾炎,后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以膜性肾病最为常见,其次为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局灶阶段性病变、微小病变等;继发性肾脏病病理分型以狼疮性肾炎最为多见,其次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神淀粉样变性、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具体的临床和病理诊断见表1。

3.讨论

本组120例行肾穿刺活检的肾脏疾病患者中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为多见,占比为65.8%,其余患者则均为继发性肾脏疾病,占比34.2%,其中继发性肾小球疾病27例,占继发性肾脏疾病比例为65.9%,合计肾小球疾病者106例(88.3%),这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4]。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以膜性肾病(27.5%)最为常见,其次为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1.7%)、IgA肾病(8.3%)、局灶阶段性病变(7.5%)、微小病变(5.8%)等,这与国内相关报道存在较大差异。李添竹等[5]报道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系膜增生性肾炎(30.8%)最为常见,其次为IgA肾病(19.6%)、肾小球微小病变(17.6%)等,膜性肾病的发病率为15.9%。而41例继发性肾脏病病理分型以狼疮性肾炎(5.8%)最为多见,其次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5.0%)、肾淀粉样变性(5.0%)、紫癜性肾炎(5.0%)、糖尿病肾病(4.2%)等,但不同病理类型占比差异不大,这也与国内的报道相一致。此外,笔者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性别患者病理类型分布,结果显示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上,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病理类型比例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继发性肾病上,女性狼疮性肾炎比例明显高于男性,男性糖尿病肾病比例明显高于女性(P<0.05),且女性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年龄多在40岁以下。

综上所述,肾小球疾病仍是我国肾脏疾病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其中膜性肾病是本地区最为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但具体的病理类型在不同地区、性别及年龄等患者中不尽相同,仍需进一步分析总结。此外,对于符合肾活检适应症的患者,肾活检术在其诊断、病因明确、治疗指导和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周艳,罗慧民,陈飞,等.1506例肾活检病理资料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2(2):121-122.

[2]乔勤,顾波.我国与全球终末期肾脏病的流行现状[J].中国血液净化,2014,13(10):729-732.

[3]潘俊美,尹忠诚,李胜开,等.1217例肾活检患者临床与病理资料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3,30(3):179-181.

[4]李月强,刘晓琴,韩敏,等.近20年肾脏病理谱变化趋势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4,14(7):140-414.

[5]李添竹,张伟利,秦秀春,等.118例肾活检临床诊断和病理的回顾性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8):100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