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火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探讨

陈茜

神华国能宝清煤电化有限公司黑龙江双鸭山155600

摘要:火电厂的水处理中,不同的设备,不同的环节使用的方法也大不相同。但是,无论是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一切可能采用最有效、最经济、最科学、最简捷的化学水处理方法,以最少的劳动力,最低的经济支出,达到最理想的水处理作用。

关键词:电厂化学;化学水处理;技术探讨

引言

目前,随着节能环保政策的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清洁排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水阶梯电价已经成为必然,火电厂的水,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不仅要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电源支持,也给关注环境保护,和化学处理技术为重点电厂水处理系统,对锅炉废水处理等关系,锅炉给水和锅炉水处理相关的作用,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运行和节能降耗的火电厂,是基础和条件的水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火更直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发电厂,因此,如何通过超滤、反渗透离子交换技术、水处理技术、降低发电厂的废水排放,水循环利用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需求,本文从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着力点,同时,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分析了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分类,明确各类技术的优点和缺点,从而优化设计,实现了电厂水安全和流通,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1火电厂化学水处理的重要意义

火力发电厂中的原水含有许多的杂质,乃至含氧量也不符合规范不能直接用于火电厂的锅炉加热体系,否则就会腐蚀锅炉和一些零部件,包含水中的铁含量过高,在水汽的作用下会生锈,导致腐蚀问题发作。而盐水又会影响导电率,导电率过大就会导致漏电现象发作,严峻的还会发作电机闪网问题。水中杂质过多,严峻时还会构成管道阻塞,构成爆管事故。化学水处理呈现问题,还可能导致对周围水体的污染和环境的损坏。

2火电厂化学水处理中的主流应用技术

2.1锅炉补给水处理技术

锅炉给水预处理技术是以往最常用的混凝过滤处理技术,具有操作迅速、反应快等优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变频技术可用于混凝处理,既提高了预处理水质,又减少了人工依赖。然而,在过滤器中,针对传统粒状滤料在水质量的限制,污染的过滤能力和电源滤波器,取代原材料、软垢的过滤能力,吸附能力,水处理纤维材料,目前比较常用的纤维球过滤器、胶囊挤压式纤维过滤器和压力板型纤维滤波器。离子交换技术是锅炉补给水预脱盐处理技术最广泛使用的方法,使用了许多酸溶液产生离子交换的价值,然后将多余的盐化工水去除,但也有很强的交换周期,过量,有机酸和碱废液易离子交换树脂的污染和排放的含盐腐蚀管道和其他问题上浪费水。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环保节能技术的膜分离技术,其比饱和的环境,利用离子的原理、细菌等杂质不饱和的半透膜,水化学分离杂质,化学水处理功能的完整。该种方法不受原水水质改变的制约,COD的脱除率高达85%,表现出较强的有机物和硅含量的去除能力,满足了化学水处理的高要求,并且其剔除了化学水中的90%的离子,减轻离子交流中除盐工序的担负,同时,降低了酸碱废液的排放量和废水的含盐量,具有必定的环保性。混床是典型的锅炉补给水除盐处理方法,其具有节能和环保性,特别是电除盐技能EDI,其将传统的电渗析和离子交流除盐技能交融,有用克服了电析运用中盐类物质水位较浅、离子交流技能中转换作业不接连及酸碱溶液耗费过大等弊端,该技能将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将通过H2O电离出的H和OH-直接作为树脂的再生剂,无需再别的添加酸碱溶液,并且,该设备对SO2、CO2等弱电离子也有较强的去除能力,是未来锅炉补给水处理开展的新趋势。

2.2混床与反渗透技术在锅炉补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锅炉给水处理的技术有很多,有两种常用的方法:一是锅炉给水脱盐处理;二是锅炉给水预脱盐处理。锅炉补给水除盐处理技术,虽然不是最先进的混合技能,但仍有其独特的作用,是无法替代其他水处理技术的,混床相对环保和节能的显著优势。填充床电渗析器(电除盐)CDI(EDI)则是一个组合性的工艺,它结合了电渗析和离子交换脱盐两种技术,同时提供了更精细的脱盐过程。再生树脂再生剂是以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为直接树脂,在水的直流电场中电离,不需要消耗任何酸碱剂。此外,这种技术对去除弱离子也有同样的效果。锅炉补给水预脱盐处理技术在反渗透技术方面已更为先进,也被认为是锅炉给水预处理海水淡化新的杰出领导者。与其他技能相比,反渗透是不受原水水质变化影响最大的优点。它具有很强的消除有机物和硅的能力。据统计数据显示,针对COD的脱除率可高达80%以上,完结能够满足大型机组对有机物和硅含量的近乎于苛刻的高规范要求。不只如此,反浸透技能还能够除掉水中90%左右的离子,因此为下一道工序中离子交流体系的除盐减轻了很大的担负,随之也减少了酸、碱废液的排放量,降低了排放废水的含盐量,这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环境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2.3氨和联氨技术在锅炉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早些年,我国的锅炉给水处理遍及选用的是除氧剂和除氧器的方式也就是氨和联氨的挥发性处理技能,由于这项技能相对比较成熟。可是这项技能也有其十分严峻的局限性,也能够说是这项技能自身的致命缺点。那就是当水的温度过于低的时分,去除氧气的速度就适当慢;如果分化的温度过于高的时分,那么其毒性便过于强。如果作业人员不小心被其污染到了身体,就会对被污染的作业人员构成损伤。所以,这项技能一般仅限用于机组建成初期,到水质比较稳定之后,则需求替换运用中性处理和联合处理技能。近年来,为了避免对人身的损伤,部分电厂现已不再运用有毒副作用的药品联氨,而是通过给水加氧的方法对锅炉给水进行处理。这项术的核心内容就是人为的发明一个氧化复原的空气,最大的长处就是能够在低温条件下,在被维护的对象外表构成维护一层膜,然后起到避免腐蚀发作的作用。同时,给水的pH也只需控制在8.7~8.9之间,用氨量被大大降低,锅炉酸洗的周期也被相应的延伸,还降低了机组的运转本钱,可谓一举多得。

2.4循环水处埋技术

目前,一些电厂采用闭式循环冷却,冷却水的循环、回用和稳定是水处理完成的关键。汽轮机循环冷却水通过锅炉加热后具有高温高压的蒸汽,蒸汽通过冷却水凝结成水处理后,再加热到蒸汽锅炉运行的蒸汽,在循环过程中的循环水实时监测需求水,并收集相应的措施确保腐蚀破坏锅炉设备的基础上。汽轮机循环冷却水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是最典型的火电厂,但困难的系统操作,更容易产生酸碱废水,水循环使用,污水量增加,因此,未来的发展应着力解决这一困境,促进水处理开展节能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当时,中国的火电厂循环水浓缩倍率2~3倍左右,与发达国家的6~8倍存在显着差异,因此,必须对循环水的重复利用率的要点,同时为了避免磷系水处理剂对水环境的两污染、高标低磷和无磷配方的聚合物分散剂,水处理剂进行使用。与此同时,如若火电厂选用的是开放式排放冷却,特别是以海水作为冷却水的循环水处理体系,一般选用加氯方式处理冷却水,现在最为常用的是美国CaptialControl公司生产的产品,可是也有些火电厂运用电解海水发生次氯酸钠作为杀生剂。

结论

近年来,社会经济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电力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数量不断激增,这对火电厂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但随着机组容量和参数的快速变化、供水、水处理、凝结水处理的要求逐渐增加,化学水处理技术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集中开发、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分布多样化、环境保护和节能显著,处理控制系统集成,并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化学水的发展趋势以R处理技术为出发点,通过分析不同水处理系统的主流技术,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特点,以期加快火电厂现代化工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庆,黄甫怀阳.火电厂化学水处理技术进展与应用探讨[J].机电信息,2010(18):58-59.

[2]于伟程,姜莉.超滤膜技术处理电厂中水作为反渗透预处理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信息,2010(27):468-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