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秦琨

秦琨

(眉山市东坡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眉山620010)

【摘要】目的:在艾滋病患者中联合应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进行治疗,探究分析该治疗措施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中心选取10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进行治疗,并展开为期6个月的跟踪随访,最终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分别对治疗0/2/4/6个月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独立程度评分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生存质量在各个时间点上的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7到24个月时,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达到最高值,各个时间点的生存质量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应用到艾滋病患者中的效果显著,而持续治疗7到24小时的情况下,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187-02

生存质量所包含的内容较多,属于一种主观感受和客观条件的综合性的指标,主要可包括生理健康状况、社会人际关系、心理卫生状态、个人信仰观念、生活品质观念、个人自主能力、思想精神追求、个人情感观念、周围环境形态等等,相互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等因素决定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由此可见,生存质量不仅可用作疾病监测和治疗手段,而且还能够对社会支持和关爱起到评价作用。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生存质量能反应患者的主观感受,相较于传统客观指标也更能全面评价艾滋病的治疗效果。为此,以生存质量普适性量表作为核心,同时将艾滋病的特异性症状或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活方面的内容进行结合,不仅提升了适用范围,而且提升了测量灵敏度。这类量表主要可分为MOS-HIV和WHOQOL-HIV[1]。在本文中就从我中心选取100例艾滋病患者,探究分析了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所产生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中心选取10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探究分析。其中有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年龄介于18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2.2)岁;患者的感染途径主要为静脉注射吸毒、异性性接触、同性性接触,同时所有的研究对象均处于AIDS的发病期,且都在接受HAART的治疗。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进行治疗,并展开为期的6个月的跟踪随访,生存质量每2个月评价一次,同时对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及免疫学指标等内容展开检测,一共进行4次检测[2]。

1.3评价指标

采用WHOQOL-HIV生存质量简表对艾滋病患者的健康状态满意程度进行测量,测量的内容主要可包括六个领域,即:躯体、心理、独立程度、社会适应、环境以及精神,所包含的条目有31条,即:躯体4条、心理5条、独立程度4条、社会适应8条、环境4条以及精神4条;分值为100,分值的高低来说明患者的生存质量,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好,反之就越差。在对患者进行调查的过程中,调查方法主要为自评法,调查项目主要可分为姓名、性别、年龄、CD4+计数、HAART治疗情况以及31条可反映生存质量的条目。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出现的对比数据,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进行分析,版本为SPSS20.0。当P<0.05,说明对比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x-±s”,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n(%)]”。

2.结果

2.1艾滋病患者在接受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的效果

分别对治疗0/2/4/6个月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其中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为WHOQOL-HIV,评价的内容主要可分躯体、心理、独立程度、社会适应、环境以及精神,其中独立程度评分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分别为:(12.8±1.9)分、(12.9±1.4)分、(12.9±2.0)分、(13.6±2.1)分,各个时间点的生存质量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对WHOQOL-HIV各个领域测量得分所产生的影响

在治疗7到24个月时,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达到最高值,躯体、心理、独立程度、社会适应、环境以及精神得分分别为(14.3±3.1)分、(14.6±1.9)分、(13.3±2.0)分、(13.3±2.4)分、(14.4±1.8)分以及(14.3±3.6)分,各个时间点的生存质量评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艾滋病属于一种由HIV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HIV病毒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进行攻击,具有较为严重的危害性,并且具有极高的传染性。而HIV病毒的主要攻击对象为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导致CD4+T淋巴细胞被破坏,进而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丧失。在人体免疫功能丧失的情况下,则会导致患者感染各种疾病,甚至可导致患者发生恶性肿瘤,所以病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3]。

目前,在治疗艾滋病时所采用最有效的措施为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该治疗措施主要指合理有效的展开联合用药,最大程度的对病毒感染进行遏制,以恢复被病毒破坏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降低AIDSVIRUS水平,以提升患者生存时间的目的。但该治疗措施却易引起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肠胃反应、皮疹、头晕、四肢麻木以及睡眠困难等问题,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采用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进行持续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所提升,而当持续治疗时间为7到24个月时,患者在心理领域以及环境领域均达到了生存质量的最佳值。

综上所述,将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应用到艾滋病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并且采用生存质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后,可对患者病情的进展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谐捷,贾卫东,谭行华,等.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9):3498-3501.

[2]王健,李博.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3):171.

[3]徐洪滨.探讨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