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现象的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现象的调查分析

陈琦

湖南省湘潭市口腔医院411100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治后珐琅质脱矿状况,为有效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采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治疗后珐琅质脱矿发生状况。结果80例(1682颗牙)患者中,发生珐琅质脱矿43例,发生率为53.4%,1682颗牙中有197颗牙发生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11.7%;197颗发生珐琅质脱矿牙中,牙釉质脱矿程度1级164颗牙(83.3%),脱矿程度2级28颗牙(14.2%),脱矿程度3级5颗牙(2.5%);珐琅质脱矿主要发生在上颌侧切牙、上颌中切牙、下颌尖牙,发生率分别为30.6%、20.8%和11.8%。结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治后牙釉质脱矿发生率较高,临床医师在治疗过程中,需高度重视,同时应加强口腔卫生宣教,指导患者保持口腔卫生清洁,降低牙釉质脱矿发生率。

【关键词】固定矫治;牙釉质;脱矿;临床调查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fenameldemineralizationafterorthodonticappliance,,andprovidereferenceforeffectiveprevention.MethodsselectourhospitalinJanuary2013-December2014patientsofusingfixedapplianceorthodontictreatment80casesastheresearchobject,theoccurrenceofenameldemineralizationaftertreatmentwereobserved.Results80patients(1682teeth),enameldemineralizationof43patients,theincidencewas53.4%,1682197toothfortoothenameldemineralization,andrateof11.7%;197toothenameldemineralizationoftoothenameldemineralizationofdegreelevel1164teeth(83.3%),thedegreeofdemineralizationof28teeth(14.2%),2levelsofdemineralizationofdegreecategory35teeth(2.5%);Enameldemineralizationofmainlyoccursinthemaxillarylateralincisors,maxillaryincisorsandmandibularteeth,incidenceof30.6%,20.8%and11.8%respectively.Conclusionorthodonticsfixedhistreatmentsaftercorrectionaltoothenameldemineralizationrateishigher,theclinicianintheprocessoftreatment,shouldattachgreatimportanceto,oralhealtheducationshouldbestrengthenedatthesametime,theguidepatientstokeeporalhygieneclean,reducetheincidenceofenameldemineralization.

[Keywords]fixedappliance;Enamel;Demineralizationof;Clinicalinvestigation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术能改善患者面部美感,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口腔整形方式,随着人们追求美的需求不断增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研究资料显示,目前,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是临床上口腔矫正的常用装置,其不但精确性较高,而且效果较好[1]。不过,由于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结构复杂,导致使用后口腔卫生不易保持,从而导致牙面上出现白垩色斑点或斑块,即釉质脱矿,又称为珐琅质脱矿。如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则能进一步发展为龋洞[2]。本研究调查分析了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治后牙釉质脱矿情况,旨在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口腔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采用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患者,共纳入80例(1682颗牙),男28例,女52例,年龄12-26岁,平均年龄(14.3±3.1)岁。入组对象均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固定矫治,疗程6个月-3年,平均(22.1±2.3)个月,矫治前均牙体硬组织发育良好,上下牙弓对称,无四环素牙、龋坏及氟斑牙等疾病,且牙釉质表面均无明显可见的裂纹,牙釉质表面光滑透明,未发生牙釉质脱矿,患者均无用嘴呼吸或偏侧咀嚼习惯。

1.2方法

1.2.1治疗及口腔卫生指导

入组患者正畸治疗托槽均采用京津釉质粘合剂粘固,带环则采用加强型玻璃离子粘固剂粘固,采用方丝弓矫治治疗,粘固矫治器后给予患者口腔卫生指导,含正确的刷牙方法、牙膏的选择、刷牙时间及频次、戒除不良饮食习惯等。

1.2.2调查分析正畸治疗结束后,拆除固定矫治器,并用75%乙醇清洁牙面,彻底清洁牙面上的残留粘合剂,打磨抛光。借助牙科治疗台灯观察患者总体牙釉质脱矿情况,含患者的脱矿牙数、程度,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珐琅质脱矿的位置、区域。

1.3牙齿脱矿程度依据对患者珐琅质表面的观察情况,将牙齿脱矿状况分为以下几个等级[3]。0级:见患者珐琅质表面光滑、透明,未出现病损;1级:患者珐琅质表面见轻度呈线形的白垩色斑,且其面积占比牙齿分区面积不超过50%;2级:珐琅质表面见中度呈线形的白垩色斑,且其面积占比牙齿分区面积51%-99%;3级:珐琅质表面见重度白垩色斑,且斑块面积几乎与牙齿所在分区面积一样,甚至见龋洞出现。

1.4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采用EXCEL2013进行整理分析,连续性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描述;分类资料采用构成比(%)进行描述。

2结果

2.1珐琅质脱矿发生状况

80例(1682颗牙)患者中,发生珐琅质脱矿43例,总发生率53.4%,1682颗牙中197颗牙发生珐琅质脱矿,发生率为11.7%;197颗珐琅质脱矿牙中,珐琅质脱矿程度1级164颗牙(83.3%),脱矿程度2级28颗牙(14.2%),脱矿程度3级5颗牙(2.5%)。

2.2不同部位珐琅质脱矿状况

珐琅质脱矿主要出现于上颌侧切牙、下颌尖牙、上颌中切牙,发生率分别为30.6%、20.8%和11.8%,其他部位珐琅质脱矿发生率较低,见表1。

3讨论

研究资料显示,采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发生率能高达60%[4],本研究结果为53.4%。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在进行固定矫正过程中,固定矫治器导致口腔的自洁作用大大降低,且显著增加了患者有效刷牙的难度,同时,患者进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时,其口腔内环境发生改变,这均易引发托槽内菌斑的形成。此外,在进行托槽粘接前,均会使用一定的酸蚀剂,由于牙面与托槽面粘接不密合,易导致酸蚀剂发生微渗漏而引起牙釉质脱矿。梁敏[5]研究发现,位于正畸托槽龈方的釉质最易发生牙釉质脱矿,其次易发部位为托槽近、远中部位。这与该区域易出现菌斑残留和食物残渣有一定关系,同时这些部位易存在粘结剂清理不干净的现象,均易导致牙釉质脱矿。

众所周知,唾液在维持口腔内脱矿以及再矿化有重要作用,其具有较强的自洁功能,而且对维持口腔内正常PH值、有效抵抗溶解发挥重要功能。临床研究发现,上颌侧切牙及中切牙等前牙区是牙釉质脱矿发生率最高的部位,这与前牙区离大唾液腺开口较远、唾液流量低而导致其该区域自洁功能较弱有一定关系。也因此,前牙区易形成菌斑堆积,其PH值降低而形成酸环境,从而阻碍唾液对牙釉质的再矿化作用[6]。本研究结果显示,牙釉质脱矿主要发生在上颌侧切牙、上颌中切牙、下颌尖牙,这与上述研究观点一致。有研究者提出,在酸蚀牙面时,操作医生应尽量减小酸蚀面积,其面积应稍大于托槽底部为最优,同时,在进行托槽粘接时,要尽量将托槽与牙面密合,并彻底清除托槽周围多余的粘结剂。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在进行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正畸矫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临床医师要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②嘱患者进行严格口腔卫生控制,建议刷牙时选择含氟牙膏,预防牙釉质脱矿;③嘱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口腔卫生保持习惯。

综上,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矫治后牙釉质脱矿发生率较高,临床医师在治疗过程中,需高度重视,同时应加强口腔卫生宣教,指导患者保持口腔卫生清洁,降低牙釉质脱矿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庄浩,沈海平,陈娟萍.正畸固定矫治后牙釉质脱矿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2):227,298.

[2]李万顺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在正畸防脱矿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5):114-115.

[3]招顺秀,李业荣,许碧晖.多乐氟预防固定正畸矫治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13,21:441-443.

[4]钱哲.固定正畸治疗后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观察与预防[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3,29:282-283.

[5]梁敏.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调查[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9-250.

[6]石美芬,薛海萍,刘丹.正畸治疗中口腔护理指导对牙釉质脱矿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1474-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