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探究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金辉

国网泸溪县供电公司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泸溪县416100

摘要:电力线的线损对于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直接影响,也是过多能源消耗的主要原因。因此,新时期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必须对电力线损管理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并结合电力线损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展开管理工作,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首先对电力线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总结了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基础上,探讨了进一步提高电力线损管理效率的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有效途径

近年来,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性突显出来。线损管理作为电力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力企业运行稳定性具有直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力线损产生原因

(一)技术因素

首先,在整个电力系统当中,输电设备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多数设备需要长时间处于带电运行状态,在这一过程中会形成一定能耗,形成电能损失,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电能损耗是电力线损的一项重要内容。调相机、调压器、变压器等是主要输电耗能元件。

其次,交变电综合变动损失。电荷在输电电路中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变化的输电设备电能损耗,这是能耗产生的主要原因,用户在用电中负荷也将产生损失,从而促使电力线损逐渐扩大[1]。

再次,迂回状态产生于输电线路中,形成过长线路,造成不必要的电力线损。在未总结最佳线路设计方案的基础上展开线路布置,会形成不科学布置输电线路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很容易形成线路过负荷使用、线路过场以及线路空载等问题,形成严重的线路电能损耗。

最后,接线终端电能损失。不科学的线路接头处理,很容易导致该部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氧化以及发热的状态,形成严重的电能损失。同时,在没有及时更换以及清理绝缘瓷壶的背景下,也很容易导致该部位形成线路氧化甚至放电损失,形成严重电力线损。

(二)人为因素

首先,输电计量误差。实际应用电流互感器的过程中,该设备产生误差,如电流互感器运行中,很容易受线路中电负荷较小以及中降压突变的现象而形成误差。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没有及时对设备进行调整,最终引发严重误差。

其次,线损理论计算误差[2]。工作人员在实际展开工作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实际制定科学的线损理论计算标准,导致理论计算得误差的形成,这很容易促使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形成更大的线损率。

再次,用户电表计量误差。工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规范化、按时查抄用户的电能表,存在电量漏计和少计的问题;震动现象产生于安装计量表的过程中,导致计量表无法准确计量;用电违规、窃电等现象破坏了计量表的功能,且计量人员没有及时展开处理,形成了混乱的数据。

最后,计量混乱。手抄记录中产生的误差,导致整体数据库电能计量存在严重偏差,导致电力线损的形成等[3]。

表一:线损主要分类及构成

二、提高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提升输电技术水平

第一,电网合理布置。结合实际环境明确具体布置线路的位置,有针对性进行负荷率以及参数的调整,围绕就近供电的原则科学分布输电线,为促进能耗以及线损率的降低电镀基础;第二,合理增加无功补偿设备的数量,并对其进行科学分配,在这一过程中可以促使负荷功率因素明显提升,在避免不必要能耗的背景下,对于强化输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第三,构建科学负荷曲线。利用双回路供电的方式进行输电,同传统的输变电三相不平衡负荷相比能够降低损耗;第四,供电设备的优化[4]。针对老化线路、不合格接头等问题造成的线损,可以采用更换供电设备等方式,减小线损。

(二)提升技术人员专业素养

第一,提升技术人员线损理论计算能力。新时期,技术人员在解决线损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利用自身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深入进行线损分析,为及时展开线损过大问题的调查、科学处理线损问题奠定基础;第二,落实现代化统计[5]。针对错抄和漏抄电能表的问题,可以采用现代化先进设备取代传统的人工抄表工作,将误差降到最低,获取准确数据,为避免不必要的线损奠定基础;第三,电力企业运行中,应加大对专业知识以及先进技术的学习力度,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定期考核的方式,对技术人员的综合素养进行考察,并为技术人员综合技能的提升创建平台,通过定期培训与考核的方式,促使技术人员必须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为更加高效、科学的展开工作、降低线损率奠定基础。

三、进一步提高电力线损管理效率的途径

新时期,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必须对加强电力线损管理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通过科学的管理理念与措施,为降低线损、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保障。这就要求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综合应用资金、人力以及物力等各项资源,结合工作实际不断进行技术的创新,更加高效的落实线损管理措施,同时针对电力线损管理来讲,应强化管理者的线损管理意识,结合科学的电力线损管理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因此,电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应对相关输电线路的整体线损管理工作承担全部责任,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将维修、调度以及计量等职责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确保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都能够明确自身在线损管理中的职责,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线损率的科学统计,为管理者有针对性制定科学线损管理方案、提供电力线损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需要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在这一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电力线损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在深入分析电力线损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可以从提升输电技术水平、提升技术人员专业素养、加强管理等角度出发,为全面提高电力线损管理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琦,崔文佳.关于实时量测数据的10kV配电网线损自动化管理系统探讨[J].自动化应用,2018(11):79-81.

[2]林鹏,唐贵华,胡锡彬,郑晓然,钱洪波.基于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的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J].自动化应用,2018(07):120-121.

[3]柯志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实践探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8):107-108.

[4]吴大勇,蒋海明,石小敏,张超,刘少艾.探究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5):297-298.

[5]栗遇春,王刚,罗晨,柯伟,臧小奎.电力营销GIS系统中线损精细化管理对策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04):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