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在门诊处方点评和处方退药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药师在门诊处方点评和处方退药的作用

黄敏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妇幼保健院浙江金华321200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门诊医师用药情况,促进合理、科学用药,减少退药情况发生。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医院门诊处方8000张,由临床药师逐一审查将不合格处方筛选出来,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观察处方点评前后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变化和退药情况变化。结果:点评后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从4.60%显著下降到2.28%,P<0.05;退药处方例数由点评前的平均每个月23例明显下降到14例,P<0.05。结论:药师参与处方点评,明显促进门诊合理用药,减少退药情况发生。

关键词:药师;门诊医疗

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处方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越来越关注。虽然《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六章第二十七条规定“为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实际门诊工作中,退药情况还是时有发生[1]。为促进门诊合理用药,减少退药情况发生,依据我院实际情况,针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点评和退药原因分析总结,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门诊处方8000张,样本覆盖全院各科,具有一定代表性,以2014年9为点评分界点,前后各1000张处方,共发生退药处方37例,其中点评前23例,点评后14例。

1.2方法

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事管理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组建门诊药房处方点评小组,组员由科主任、药师、护士长等构成,日常工作主要由药师负责。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循证医学的证据和国家制定的各项药物使用管理规范和药品使用说明书等标准进行处方点评、分析,内容主要是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2]。通过中心内部电话或者当面将点评结果和意见反馈给开方医生,遇有争议处方,申请小组复议。每月将不合格处方进行公示,并对开方医生进行经济处罚,促进合理用药。

1.3观察指标

观察处方点评前后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及退药情况变化。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给药方案错误、选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特殊人群用药错误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对本文设计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采用n及%表示计数资料,并通过t值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点评后不合理用药处方比例从1.60%显著下降到2.28%,P<0.05,具体不合理用药处方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处方点评是指对医疗系统所开具的处方从合理性、经济性、规范性方面进行评价,以评估用药的科学性和费用的合理性,对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作用。在整个处方分析过程中,在整个处方分析过程中,药师深刻地体会到,如果要准确判断医生用药是否对症,就必须有丰富的全科医学知识,并且熟悉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学知识[3]。遇到难以把握的临床医学问题,要随时查阅内科学、临床诊断学、临床药物治疗学和常见的药学专著,如《药物临床信息参考》等,了解症状的发生原因和常用药物的常规用法。如果通过这些信息论证还难以把握时,可请有关专家一起研究。如有一张处方,临床诊断为带状疤疹,使用的药物为更昔洛韦、布洛芬缓释胶囊、西咪替丁。西咪替丁是H2受体阻断剂,为治疗胃溃疡的常用药物,表面看来该用法属于不对症用药,但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发现西咪替丁还有一个作用为抗疤疹病毒。药师又通过电话与有关医生沟通,确认了该药在此处的作用后,最终确认该处方为合格处方。另外,药师还要具备查阅和分析文献的能力,以及去取精和去伪存真的能力,积极培养循证药学的思维。在判断药物是否联用不当时,药师应当熟悉基础药理学和药物相互作用方面的知识,了解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药师要熟悉所在医院的

常用药物和复方药物各成分的作用特点,同时还应了解中西药如活血化瘀类药物的药理学特点。

药品不良反应是引起退药的主要原因,与医生选择抗生素时未能完全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不合理用药有关。不合理用药是导致退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不但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增加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药源性疾病也不断增加,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如联合用药不合理及存在配伍禁忌,诊疗时未深入了解病情、诊断不准确而使处方中的药物针对性不明确。患者依从性差也是退药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但有限的用药常识往往造成患者的依从性差,如有些患者因见药品说明书写有不良反应就拒绝用药而退药[4]。

通过处方点评,医生工作责任心加强,开药前医生应仔细询问病史及药物过敏史,要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做到用药既安全有效又要合理经济,减少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及电脑处方失误。并且门诊药房加强了业务学习,提高了自身素质,并能与医生及时沟通,避免了不合理处方的产生;药房还为患者提供了药学咨询服务,及时为患者正确解答用药疑问,避免了用药失误,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严把退药关,规范退药手续,保障药品质量。退药时需要仔细检查退药凭证(处方和发票),仔细查对药品包装的完整性、数量、规格、批号及密封性,由相关人员填写退药申请,对中药饮片、分装药品、需要特殊保存的药品、传染患者使用的药品、包装开启后无法判断真伪的药品不得退换。

通过药师门诊处方点评,不合理用药现象大幅下降,处方退药显著下降。但要完全克服不合理用药行为仍然任重而道远,药剂师不但要提高专业素质,而且要加强药师与医师的协调沟通工作,才能全面提高处方质量,切实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合理的药物。

参考文献:

[1]周大勇.不合理处方点评与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9):34-45.

[2]丘展锋.我院2010年门诊不合理处方情况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67-78.

[3]郑春杏.我院开展处方点评制度的实践体会[J].中国药业,2014,(6):90-99.

[4]王君耀.3种微生态制剂与常用抗菌药物的相互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7):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