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气象站设备维护管理技术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自动气象站设备维护管理技术的探索

李东1韩蓓蓓2周锋

(1大荔县气象局陕西大荔7151002渭南市气象局陕西渭南714000)

摘要: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的技术。本文重点探索通过智能锁核心技术,把自动气象站设备与前端综合管理系统相连,利用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手机终端的APP程序,实现自动气象站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的自动气象站维护管理技术。为自动气象站设备的监控、维检,安全、质量考核等提供一套综合的解决技术方案。

关键词:物联网,自动站,管理技术

引言

自动气象观测站是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得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预报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基础。截止目前陕西省建成各类自动气象观测站1538个,乡镇覆盖率达到100%。自动站气象站的数据传输及时率从“十二五”初的99.7%提升到99.79,在防汛抗旱、防灾减灾、科学研究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现已初步形成布局科学、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质量稳健、效益显著、管理高效的综合气象观测网络。

在实际工作中,气象数据的可利用率要求非常高,对气象装备保障能力提出很高的要求。但目前各类自动化气象装备保障水平较低,集约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不高。基层保障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步伐,制约了整个综合气象观测网络的效益发挥。本文紧紧围绕这些实际问题,提出了智能化和集约化的解决技术方案。

1技术方案的概述

通过安装在设备的智能锁,把自动气象站设备与前端互联网综合管理系统相连,实现自动气象站的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开发便于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维护管理系统。

2系统主要功能

2.1监测站点维护管理功能

提供GIS地图,图层显示所有自动气象站分布和基本地理信息。设备具有唯一识别码,鼠标移至图标时,显示站点名称、站点编号、设备型号。点击某站点,则可以详细显示实测信息、电池电量、通信状态等设备基本参数信息。为了方便管理还可以添加站点管理功能,用来添加或者删除站点,调整站点准确地理信息,根据要素等设备特征分类管理站点。管理人员和基层技术保障人员在互联网平台或手机APP终端注册使用权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2.2监测数据查询使用功能

互联网平台或手机APP终端系统都能够实现对实时数据的监测查。根据业务工作实际需求设置任意时段历史数据的查询、以图表统计等方式显示,同时也可以将数据导出生成文本或者表格。

2.3故障和数据超阀值报警功能

各级技术工作人员都可以通过系统实现对所有自动化运行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的监控,当出现故障后能实现蜂鸣报警或短信息报警功能。同时根据各级使用部门预案或业务工作需求设置阀值,实现超阀值提醒功能。

2.4保障和维护记录功能

当障出现后,管理层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通过管理平台或者手机APP终端派出维检工单。根据各类站点业务考核时效性,确定物联网核心锁智能开启的有限时效。基层技术保障人员可以使用系统自带导航功能迅速到达现场。当智能锁打开后,维护日志会记录保障人员信息、维护时间,基层技术完成工单后,填写故障原因,排除故障过程简要说明、并上传维护前后上传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2.5技术知识库功能

设置全省维护维修技术在线互动功能,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通过文字或者视频交流互动方式求助,实现技术专家远程指导功能。

知识库由管理人员根据维修记录整理分类,并按照操作规范审核建立。知识库可以使技术保障人员快速查找相似维修案例,利用知识库的文字、图片或视频资料快速排除未掌握的故障原因,大大提高保障效率。

2.6维修统计功能

可以选择区域、设备类型、维护人员等做任意时间内设备的维修统计分析,生成维修报表,为设备运行稳定性评估、保障能力评估和观测网络布局的优化提供可靠依据。

2.7设备档案管理

区域内各种设备设立台账,详细记录设备生产厂家,出厂日期、设备信息卡剩余费用、鉴定日期,传感器类型,监测要素情况等。所有配件出入库登记实现动态管理,随时掌握备用设备零件的情况

区域内所有技术保障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造册动态管理。所有区站24小时值班电话,技术负责人,保障人员通讯录动态更新。对不同身份注册人分配员权限,维护根据业务需求设备要素增减的调整。

3测试分析

利用此技术方案,初步搭建了自动气象站维护管理平台,试运行阶段对设备和系统稳定性、安全性进行了统计分析,忽略网络故障和前期测试阶段网络设备协议的设置优化工作,此技术方案对基层技术保障维护工作带来非常大的方便,智能化的自动气象设备也为社会化保障技术服务奠定了基础。

4结论

本文设计了一套利用物联网智能锁为核心技术的自动气象站维护管理技术方案。实现了自动气象站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为自动气象站设备的监控、维检,安全、质量考核等提供一套综合的技术技术方案。

参考文献:

[1]李瑾,郭美荣,高亮亮.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及创新发展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5,31(S2):200-209.

[2]葛文杰,赵春江.农业物联网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4,45(7):222-230.

[3]廖建尚.基于物联网的温室大棚环境监控系统设计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1):233-243.

第一作者简介:李东(1982-),男,汉族,宁夏惠农区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应用气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