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赴台交换生的思想动态研判及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5

大陆赴台交换生的思想动态研判及意识形态风险防控研究

徐东辉宋思情巩心如岳宇豪马甜甜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摘要】近年来,赴台交换生项目暴露出了许多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通过对30名赴台交换生的深度访谈,总结出赴台交换生的意识形态风险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反动势力以及网络环境,其中尤以“台独”“法轮功”等反动势力为甚。对此,赴台交换生的态度主要呈现出“无所谓”“强烈好奇”以及“坚决抵制”三种基本类型。面对这些意识形态风险,国家、学校以及学生都应当积极作为形成合力,把意识形态风险防控贯穿赴台交换的全过程。

【关键词】大陆;台湾;交换生;思想动态;意识形态

随着近年来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两岸间教育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大陆赴台交换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赴台交换生是指根据两岸高校间的协议以公费或者自费的方式到台湾高校短期交流学习一到两个学期的大陆学生。台湾与大陆之间在文化根基上没有太大区别,不过在意识形态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赴台交换生远离大陆高校,暴露在全新的意识形态环境中,面临着巨大的意识形态风险。加强对赴台交换生群体的思想动态研判及其意识形态风险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和改进大陆赴台交换生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性

大陆赴台交换生群体的意识形态工作相较于一般大学生群体的意识形态工作而言,有着很多的特殊之处,其意义也非同一般。首先是台湾的社会环境与大陆有着很大的差异,为赴台交换生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先天的困难。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在文化上同根同源,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台湾与大陆分离已达70年之久。从文化环境来看,两岸文化属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殊关系。[1]两岸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赴台交换生群体来到这样一个与大陆存在巨大差异的意识形态环境中,难免会受到思想上的强烈冲击,面临着不少的意识形态风险。此外,赴台交换生的意识形态工作还与国家安全,两岸关系,祖国统一大业相互交织,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同时,当前对赴台交换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虽然已经探索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模式,但受制于主客观条件,提升和改进的空间依然存在。

(一)赴台交换生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

1.加强和改进赴台交换生的意识形态工作是保障两岸教育文化交流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要求。大陆学生赴台交流项目的出现,本身就是两岸间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方式与突出成果。两岸在传承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人才的事业上有着共同的使命。两岸间的文化教育事业同根同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其发展也呈现出了很多不同。两岸间的教育交流合作有利于彼此吸收借鉴先进经验,携手促进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从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而言,赴台交流的经历有利于扩展自身的学习视野,增长自身的知识技能,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加深对两岸关系的认识,是宝贵的人生财富。

2.加强和改进大陆赴台交换生的意识形态工作是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从1949年国民党当局败退台湾以来,两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隔绝状态,两岸之间血浓于水的同胞亲情被台湾海峡所阻隔。如今,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两岸间的人员往来日趋便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青年群体的国家认同也开始出现了模糊。当前岛内“台独”势力抬头,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台湾民众受到“独派”势力的误导,对大陆缺乏深入的了解与正确的认识。大陆学生赴台交流项目为两岸民众间的交流创设了广阔的舞台,通过大陆赴台交换生台湾民众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大陆的发展现状,对两岸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两岸青年要勇担重任、团结友爱、携手打拼。”[2]只有不断加强两岸之间的青年交流,才能逐渐的消除隔阂,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和改进赴台交换生的意识形态工作有利于保证赴台交换生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保证赴台交换生群体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两岸青年交流不断深入。

3.加强和改进大陆赴台交换生的意识形态工作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岸比较”,坚定“四个自信”。通过在台湾的学习生活经历,大陆交换学生可以对台湾的发展现状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近年来,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势头已明显放缓,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明显滞后,社会中的不安定因素也在持续累积。尽管其人均收入目前仍高于大陆,但是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其最发达的台北市现已落后大陆许多城市。赴台交换生可以清楚的认识的现阶段两岸发展的差距,进而深入思考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通过海峡两岸间不同发展道路所带来的不同结果的比较来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4.加强和改进大陆赴台交换生的意识形态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现实需要。台湾间谍情报机关以大陆为目标,进行的谍报和破坏活动从未间断过,随着赴台交换生的增多,其目光也开始投向了大陆学生。2018年9月中央电视台及《环球时报》等主流媒体相继报道了一批台湾间谍情报机关渗透大陆学生的案例。台湾间谍情报机关的渗透重点还在转向大陆的青年学生,他们盯住和粘住有可能进入经济、科技和国防等领域工作的青年学生,放长线、钓大鱼,长期、定向培养,布建网络。[3]大陆国家安全机关以及赴台交换生群体都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

(二)当前赴台交换生意识形态工作的局限性

当前,赴台交换生的选拔以及在台期间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一般是由高校的台湾事务主管部门负责。赴台交换生项目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审核选拔、行前教育、赴台交流、以及返回总结等环节。其中,大多数高校没有教师带队一同赴台,在台期间大陆高校与赴台交换生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话、函件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这些途径虽然在赴台交换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意识形态工作的实际效果上来看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赴台交换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很难及时、准确了解他们的心态,很难做到对症下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就会大大地降低。[4]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依靠潜移默化的影响长期的发挥作用,以上这些教育途径所发挥的作用与台湾社会环境对交换生的影响相比明显不足。

二、大陆赴台交换生的思想动态研判

本研究从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中选取了30名近年赴台的交换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其中,2016年赴台3人,2017年赴台18人,2018年赴台9人;中共党员7人,共青团员(不含中共党员)21人,群众2人;男生17人,女生13人;从交换所在地来看,台北14人,台中6人,新竹4人,台南2人,高雄2人,云林1人,宜兰1人。通过对这30名赴台交换生的深度访谈,深入了解了赴台交换生在台期间的基本经历及其思想状况。基于此,对其思想动态和面临的意识形态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通过对这30名赴台交换生的访谈调研可以看出。赴台交换生的思想动态总体上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特点。面对台湾的意识形态风险其思想动态主要呈现出“事不关己,但求安稳”,“强烈好奇,倍感新鲜”以及“自觉警醒,坚守底线”三种基本类型。其中,第一种观点占到了半数以上,代表了赴台交换生最主要的思想状态。

(一)事不关己,但求安稳

有53%的受访者表示,对于台湾社会环境中明显存在的意识风险采取的是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其对“台独”“法轮功”“传教”“政治游行”等活动的影响甚至没有清楚的认知。在这些受访者中,有的表示自己学业压力较大,无暇顾及“政治问题”;也有的表示自己所处的城市并没有太多的“政治活动”;还有的表示自己对“政治话题”向来不感兴趣。这一部分的交换生群体由于自身缺乏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敏感性,对政治问题呈现出“不感兴趣”“无所谓”的态度,对于身边发生的政治事件,听到的政治言论持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持这种态度的受访者占据了全部受访者的半数以上,教育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此类学生的关注,引导其提到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敏感性,增强其在台期间的警惕性。

(二)强烈好奇,倍感新鲜

还有27%的受访者持相反的态度,对台湾的政治活动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台湾的政治氛围、社会环境对于这些初到台湾的大陆交换生来说耳目一新。这些交换生看到一些公共场所有政治团体游行,候选人选举演讲等政治活动,倍感新鲜,便忍不住上前去“凑热闹”。大部分交换生对台湾之行充满期待:急切地想看看书本上、电视上所描绘的“宝岛”在现实中的景象;比较其文化制度、社会氛围与大陆所见的异同。[5]不少交换生都坦言在台期间曾遇到过一些打着聚会、聚餐的幌子的政治团体、宗教团体,主动邀请大陆交换生参加他们的活动。此类交换生在台期间面临着巨大的意识形态风险,如果不及时的加以教育和引导,其思想上很容易出现动摇。

(三)自觉警醒,坚守底线

绝大多数的受访者表示,在台期间遇到过“台独”“法轮功”等反动团体的宣传活动。其中,有20%的受访者表示面对这些反动势力的宣传活动,其采取的是“自觉警醒,坚持底线”的原则。这部分受访者对意识形态问题有着较高的敏锐度,能够做到明辨是非,但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引导这部分学生理性看待问题,在复杂的环境中正确保护自己,尽可能的避免在台湾与这些反动势力发生冲突。

三、大陆赴台交换生面临的意识形态风险来源

在问及赴台交换生所面临的意识形态风险来源时,受访者提及比较多的词汇有“台独”“法轮功”“传教”“游行”“选举”“网络”等。这些词汇所提及的意识形态风险主要来源于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反动势力以及互联网等方面。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大陆学生从到达台湾地区进入台湾高校学习开始,就会受到台湾社会环境,尤其是其政治氛围“西式民主”潜移默化的影响。台湾受西方政治模式影响较深,直接民主的观念比较普遍以及表达个人诉求的愿望相当强烈。在调查访谈中,多数学生表示台湾地区随处可见一些政治标语,涉及民主、台独、地方政策等方方面面。大多数的受访者表示对这些台湾的政治宣传活动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不过也有个别受访者认为“台湾的民主非常充分”。面对“台独”之类的标语,87%的受访者表示采取漠视态度不予理会,其主要是出于自身安全考虑,不愿与他人产生冲突。在长期不理会、不抵抗的态度下,交换生有可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将此视为正常的政治意愿表达,进而逐渐对其恶劣性质失去了清晰的认识。赴台陆生统一信念受台湾政治文化的冲击,产生“文化震荡”,有的对统一信念感到困惑,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动摇,需要引起重视。[6]

台湾的政治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特点,由于台北是台湾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政治活动频率远高于台湾中南部的一些城市,其意识形态风险也明显高于中南部城市。在台北交换的受访者见闻到的台湾政治活动明显多于其他城市。而在国家认同的问题上,中南部地区的受访者感受到的“台独”氛围则明显高于北部城市。因此,对于赴台交换生的意识形态工作还应当根据台湾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对各个地区突出的意识形态风险有所侧重。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1.课堂环境的影响。在课堂授课中,老师的政治倾向与态度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有37%的受访者表示在台期间听到台湾老师在课堂上发表过与大陆相左的政治言论,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程中。大部分受访者表示能够与台湾老师融洽相处,顺利完成课程的学习;还有一部分学生与老师的政治观点产生冲突而选择退课不再与老师接触。大部分学生选择尊重不同政治立场或采取逃避的态度,尽量避免与台湾师生谈及政治问题,这就有可能在长期与台湾师生的相处中动摇政治立场。此外,还有64%的受访者认为台湾高校的生活、学习条件优于大陆,课堂氛围更加开放活跃,在台期间的生活学习质量更高。这些观点呈现出了一定的“偏离趋向”,显示赴台交换生已经开始出现了对于台湾社会的认同趋向,对大陆原有的认同开始产生动摇趋向,尽管这种趋向仅仅是萌芽阶段。但是,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两岸发展的差异,就有可能造成价值趋向严重偏离的不良影响。

2.校园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台湾高校的校园文化都呈现出开放多元的特点,包容性很强。这种开放包容的特征一方面使校园文化变的更加丰富多彩,但由于缺乏正确主流思想的指导,在其包容性下也隐藏着大量的糟粕。有受访者表示,台湾高校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除了正常的艺术、体育、学术类社团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不少的负面社团,有些开展邪教活动,有些复辟文化糟粕,甚至还有的致力于“台独”活动。校园环境的多元化特点,很容易使大陆学生迷失方向,逐渐减弱对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的认同。

台湾高校中的宗教活动也值得警醒。台湾社会的传统民间信仰与大陆东南沿海一带基本一致,但是其受到的西方宗教的影响要远比大陆深远。与大陆不同的是,台湾地区并不限制宗教在高校中活动。有34%的受访者表示在台湾高校中遇到过宗教活动,甚至个别的教会学校会变相的对学生进行宗教教育。大部分的受访者表示面对宗教活动能够做到自觉抵制,但是也有个别受访者表示面对台湾师生的“盛情邀请”,或者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偶尔参与过一两次宗教活动。台湾高校中活跃的宗教活动很有可能会引起大陆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发其对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质疑。

(三)不法团体、反动势力的蓄意渗透

由于两岸特殊的政治局势,台湾成了不少反动势力的庇护所,这其中尤以“法轮功”为甚。有83%的受访者提到了在台期间有关“法轮功”的见闻。这些邪教势力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很强,经常聚集在一些风景名胜区,发放宣传材料。当其发现有大陆游客或学生经过时,便会更加积极地上前宣传劝说。其宣传材料的内容无非是对邪教活动的辩解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抹黑。根据访谈得知,绝大多数的受访者,在“法轮功”团体对他们进行宣传时,采取的是不予理会,抓紧离开的态度,但也个别学生出于猎奇心理,会选择接过宣传单再做处理。青年学生正是好奇心探索意识强烈的时期,一旦听信了这些邪教组织的宣传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如果他的统治就像无产阶级的统治那样,预定要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态和一切统治,都必须首先夺取政权,以便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普遍的利益,而这是在它初期不得不如此做的。”[7]台湾当局尤其是“独派”势力,为了维护其自身的利益,对抗大陆进行祖国统一的努力,其间谍情报机关也存在着对大陆学生进行渗透的行为。虽然,接受访谈的30名交换生中无人表示曾遇到过台湾间谍情报机关的渗透。但是,根据大陆国家安全部门纰漏的资料显示,近年来破获了为数不少的台湾间谍渗透大陆学生的案件。因此,赴台交换生在台期间应当谨慎交友,妥善处理在台期间的社会关系,坚决抵制台湾当局的渗透活动。

(四)网络媒体的负面信息

台湾的网络更加开放,网络上的信息缺乏有效的筛选与监管。大陆学生在台期间会不可避免的会使用台湾的网络,大部分学生获取信息倾向于专业知识、娱乐方面,但不可忽视的是学生获取了知识的同时也会直面其中庞大冗杂的信息,这对于信息的甄别区分能力有一定要求,如果不能够对获得的信息加以分类辨别,学生就很有可能受到一些歪曲事实、不良信息的煽动引起政治观念与立场的动摇。部分受访者表示,在台湾上网相比大陆更加便捷,回到大陆后能够登陆的网站也随之减少,因而有不满情绪,这也是意识形态风险的一个重要来源。台湾的网络和媒体有关于大陆的报道也往往倾向负面,存在着大量的歪曲事实抹黑中国大陆和中国共产党的信息。此外,台湾的社交媒体与自媒体也更为发达,许多政治人物因为选举的需要都拥有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并且刻意的制造出“亲民”“网红”的形象。大陆学生抱着好奇的心理长期关注这些政治人物的自媒体平台,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现象的本质,很容易被其误导,转而对其产生认同。面临台湾更加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其网络上的风险也远高于大陆。

四、大陆赴台交换生的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对策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涉及家庭、学校、社会、虚拟等领域的活动,这些领域既广泛又相关,既多样又多变,为了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社会各个方面、各类人员,只有相互配合开展教育,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强化教育效果。[8]同样的,意识形态工作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防范化解赴台交换生所面临的意识形态风险,政府、学校和学生都应当积极作为,形成一股合力,从赴台前到在台期间再到返回大陆之后,贯穿赴台交换的全过程。

(一)政府部门

政府应当做好顶层设计,为赴台交换生的意识形态工作明确总体要求,健全有关赴台交换生有各项制度法规,为赴台交换生的意识形态工作明确制度保障。同时,还应当将各级台湾事务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国家安全机关统一纳入赴台交换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体系中来,发挥好总体监督与指导作用。

(二)学校

学校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场域,也是直接负责学生赴台交流学习的最主要机构。在赴台交换生的意识形态工作中,学校应当积极发挥主体作用,从选拔审核到行前教育再到在台管理一直到返校后的总结反馈应当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一整套完整科学的赴台交换生意识形态工作体系。

1.强化审核选拔。目前高校在对赴台交换生进行选拔时,主要是考虑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这种选拔机制虽然能够保证赴台交换生综合素质上的过关,但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考核却不够明显。高校在赴台交换生的审核选拔工作中应当突出对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中共党员参与赴台交换项目。保证学生在离开大陆前思想政治素质过硬,抵御意识形态风险的能力较强。

2.重视行前教育。在学生赴台前,学校应当积极配合相关的国家机关,开展政策宣讲。同时,积极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讲授两岸的差异、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尤其需要注重意识形态风险的防范。在赴台前,应当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疏导,提高学生对意识形态风险的警惕。有条件的高校应当开设有关台湾问题,两岸关系方面的课程,使赴台交换生在行前加深对台湾社会的了解。

3.优化在台期间的教育管理。多数受访者表示,目前学校在学生赴台期间的沟通主要是事务性方面的,而在思想的沟通方面的工作则较少。虽然学生定期需要进行思想汇报,但这种汇报仍只局限于单向的传递,而非双向的沟通。意识形态的教育与疏导应当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学生在台湾期间所遇到很多问题尤其是思想上的变化是难以预见的。在学生赴台期间,学校要做好对赴台学生思想动态的收集,及时做好问题的处理与危机的化解。积极利用网络媒介,及时有效地处理学生遇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4.重视学生回校后的总结反馈工作。在两个社会文化差异较大的环境间转换,学生的思想难免会出现一些波动。学生返回大陆之后,学校应当做好后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可以举办相关的赴台同学交流座谈会,收集学生的感想与意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而且可以优化今后的学生赴台工作。同时应当注重将赴台交换生的交流学习经历转化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正确总结认识台湾社会,在两岸的比较之中正确认识中国道路。

(三)学生

在赴台交换前,学生必须自觉加强知识储备,主动了解台湾地区的政治、社会状况,做好思想准备。

在台期间大部分高校没有带队老师随行,因此学生发挥好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台期间,大陆学生应当自觉防范意识形态风险,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遇到意识形态风险时,一方面应当自觉防范错误思想的侵袭,同时也妥善处理社会关系,谨慎交友,学会理性的处理问题,避免危害人身安全。在交换结束后,交换生应当及时的对交换经历进行总结反馈,正确认识赴台交换在自己人生中的意义,对台湾社会现状以及两岸关系作出正确的评价。积极向身边同学讲述赴台交流经历,帮助身边的同学正确认识台湾社会,做两岸青年交流的使者,推动两岸青年之间加深了解。

赴台交换生群体是两岸青年交流的使者,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见证者。身处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其面临的意识形态风险也更为突出。大陆交换生到台湾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更应当积极了解台湾社会,增进两岸青年间的交流交往。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赴台交换生既应当保持警惕,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同时,也要避免消极逃避,过分局限于陆生的小圈子之中而浪费了深入了解台湾社会,增长人生阅历的宝贵机会。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赴台交流项目也将日趋成熟。赴台交流项目对于参与的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对于祖国的统一大业也定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小淑.交换生艰难的情感性适应[D].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8.

[2]习近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N].人民日报,2019-01-03(002).

[3]高度警惕台湾间谍诱骗大陆学生[N].环球时报,2018-09-17(014).

[4]邱冬梅.赴台交换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5,25(08):97-100.

[5]潘峰.闽台合作项目下赴台交换生的文化认同——基于个体-群体的整合视角[J].台湾研究,2017(04):57-65.

[6]叶淑兰,李志婷.赴台陆生两岸统一观的变化——政治社会化视角[J].台海研究,2016(03):21-3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

[8]刘社欣,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理论与实践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04):100-103.

【基金项目】合肥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CXCY240)。项目成员:徐东辉、宋思情、巩心如、岳宇豪、马甜甜。指导教师:唐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