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于莉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3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于莉莉

于莉莉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中医医院1546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19日~2017年3月19日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替普瑞酮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66.00%),肠上皮化生评分为(0.22±0.13)分,异型增生评分为(1.51±0.37)分,腺体萎缩评分为(1.65±0.74)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均低于对照组[(1.71±0.85)、(2.41±1.63)、(2.52±1.34)分,22.00%](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证候特征;辨证疗法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clinicaleffectofTCMsyndromedifferentiationonchronicgastritis.Methods100patientswithchronicgastritis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March19,2016toMarch19,2017wererandomlyp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with50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teprenonecapsule,whiletheobservationgroupwastreatedwithTCMsyndromedifferentiation.Theclinicaleffects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98.00%)oftheobservationgroupwas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66.00%),intestinalmetaplasiascore(0.22(+0.13),dysplasiascore(1.51(+0.37),glandularatrophyscore(1.65(+0.74)andadversereactionsrate(2.00%)werelow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1.71(+0.85),(2.41(+1.63),(2.52(+1.34)],22.00%(P<0.05).ConclusionTCMsyndromedifferentiationiseffectiveandsafeintreatingchronicgastritis.

[keywords]chronicgastritis;characteristicsofTCMsyndromes;syndromedifferentiationtherapy

慢性胃炎主要是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具有复发率高、病程长、病残率高等特点,属于临床常见疾病[1]。大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均存在食欲减退、嗳气、反酸、胃部烧灼感、胃脘胀满、胃脘疼痛等症状,早期常实施西医治疗,整体疗效不佳,对此部分学者提议进行中医证候辨证疗法[2]。本文旨在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候特征以及辨证疗法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月19日~2017年3月19日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入选标准:①患者均存在腹部胀痛、黏液脓血便、大便溏稀等症状;②患者已经病理确诊;③患者均了解、知情、同意本试验的目的。排除标准:①依从性较差者;②对本试验药物过敏者;③胰腺、肝脏等影响胃肠道的疾病患者;④存在精神家族史者;⑤溝通障碍或语言障碍者。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病程(5.48±1.42)年;平均年龄为(35.69±2.45)岁;疾病类型:16例患者为萎缩性胃炎,18例患者为糜烂性胃炎,16例患者为浅表性胃炎。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平均病程(5.29±1.51)年;平均年龄为(35.52±2.97)岁;疾病类型:17例患者为萎缩性胃炎,19例患者为糜烂性胃炎,14例患者为浅表性胃炎。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替普瑞酮胶囊(卫材株式会社川岛工厂,批准文号:H20091057)治疗,每日3次,每次1粒。

观察组根据中医证候特征进行辨证治疗,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肝气犯胃型:主要表现为大便不畅,嗳气频繁,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其具有舒肝解郁、理气止痛等作用,同时可配以易消化、清淡的饮食。②胃肠湿热型:主要表现为口苦口渴、发热、不思饮食、胃脘胀闷,治疗原则为调和脾胃、化湿清热,对此需给予香连丸加减治疗,可活血通络,同时可配合食用新鲜蔬菜、水果。③脾胃虚弱型:主要表现为四肢乏力、少气懒言、纳少腹胀、胃脘冷痛、面色少华等,治疗原则为温中止痛、益气健脾;可选用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具有益气和胃、温中健脾等功效,且嘱咐患者多食用薏苡仁、茯苓、山药等,能够改善胃肠道微环境。④胃络瘀血:主要表现为吐血、黑便,治疗原则为健脾和胃、活血化瘀,应选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具有理气和胃、化瘀通络等功效,配以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饮食,能够促使胃黏膜的恢复。⑤胃阴亏虚型:主要表现为口燥咽干、胃痛隐隐,主要治疗原则为和中止痛、滋阴益胃,可选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具有疏通肠道、健脾利胃等功效,同时餐后可配合乌梅汤、话梅汤、山楂等。将所有药材熬成药汁,每日1剂,分2次服用。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病理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为患者上腹部不适、胃痛等症状消失,X线钡餐检查显示胃部组织已恢复正常;有效为患者症状呈好转趋势,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显示胃部组织逐渐恢复;无效为胃镜检查显示仍存在病变组织,且症状无好转、变化。

病理积分:主要是通过评估患者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腺体萎缩等症状,从而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病理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0统计學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相关病理积分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腺体萎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慢性胃炎发生率可随生活压力、饮食规律的改变而上升,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恶化,可出现上腹胀痛、黑便、食欲减退等症状,经胃镜检查,可在胃部发现病变组织[3]。慢性胃炎多数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病理学特征为肠化生、萎缩、炎症,又称之为慢性活动性胃炎,若干预不及时,可导致胃黏膜萎缩,且伴有黏膜肌增厚和纤维组织增生,严重者可引起胃黏膜变薄,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目前治疗原则为保护胃黏膜,促进胃肠胃动力,抑制胃酸分泌[5-6]。

从中医角度分析,慢性胃炎属于“胃痞”“胃脘痛”等范畴,主要是由情志不畅、饮食、外邪等引起,若干预不及时,可引起胃阴不足、湿热内阻、肝胃不和等,从而引起脾胃升降失职,治疗原则应以行气消满除痞、调理脾胃升降、消食、活血、燥湿、理气为主[7-9]。早期通过西药治疗,能够维持正常胃功能,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但整体效果不佳。本研究根据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候特征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主要证候的伴随特征进行加减治疗[10-11]。“虚”证患者主要是脾胃阳虚、胃阴虚、脾胃气虚,目前常用药包括谷芽、甘草、麦芽、陈皮、半夏、百合、茯苓、乌药、白术、党参等,其具有帮助脾胃运化、健脾益气、健脾理气化浊、消食导滞[12-13]功效。若一直保持患者舒畅通降等功效,能加快患者病情恢复[14-15]。总之,治疗原则离不开“不荣则痛”“不通则痛”原则,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加强通降即调畅气血、补养相结合[16-17]。除了加强患者中医治疗外,还需嘱咐患者注意饮食和精神的调节,禁止食用生冷硬、油腻、辛辣的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尽可能以易消化、清淡的饮食为主,保持少食多餐的进食原则[18-20]。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能够改善患者的上腹胀痛、反酸、嗳气等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降低患者的病理积分,加快患者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李安琼.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探讨[J].中外医疗,2012,31(22):118-119.

[2]李秀梅.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2,4(1):20-21.

[3]谷春雨,刘建军,刘西斌,等.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1):14-16.

[4]何金木,卢晓敏,董明国,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规律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4):200-203.

[5]陈翔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探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5):319.

[6]柳华,杨梅,代二庆,等.善胃系列方分型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疗效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9):2348-2351.

[7]盖丽娟,于强.急性胃炎80例中医证候辨证规律的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3,30(2):77-79.

[8]陈润花,张厂,苏泽琦,等.非萎缩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演变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5):310-314.

[9]哲剑虹.疏肝利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99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52(11):1614-1615,1618.

[10]黄大未,杨晋翔,魏玥,等.中国南北方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对比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11):783-785.

[11]徐大志,王艳,张维,等.慢性胃炎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文献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5(7):54-56.

[12]王利军,李广琦.“温通针法”治疗脾胃虚寒型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7,37(2):135-138.

[13]陈勍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规律分析[J].健康前沿,2017,26(2):234.

[14]陈余妍,陈润花,张厂,等.Hp阳性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J].吉林中医药,2013,33(11):1117-1118,1124.

[15]江育明,张广武.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2):53-54.

[16]李蓉,青献春,青小星,等.青献春教授治疗慢性胃病的思路方法总结[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2):114-117.

[17]黄国栋.黄连平胃汤治疗112例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2):150-151,154.

[18]范育炬.四逆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0):153-155.

[19]田庆.中西医对照治疗胃寒型胃炎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74(28):164-165.

[20]万俊华,叶红梅,郎晓猛,等.化浊解毒中药联合穴位贴敷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5):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