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隐患与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隐患与对策研究

裴孔霞

甘肃省广河县三甲集镇中心卫生院731301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的不安全隐患与对策。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92例妇产科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46例),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需要对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相应的分析,并根据其中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满意度82.61%,并且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安全隐患发生率8.70%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安全隐患发生率19.57%(P<0.05)。结论:通过对妇产科护理中出现的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根据其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不仅有利于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事件,有利于促进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不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人们在接受医院的护理人员对自身疾病问题进行护理期间,由于自身对于医学相关知识拥有了更多的了解,并且对于相关的法律知识也得到很多认知,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拥有了更高的要求[1]。而妇产科作为四大临床科室之一,护理人员在对住院人群进行护理工作时,由于所面对的患者都是以产妇及新生儿为主,因此人们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2]。如果护理人员在对妇产科的患者进行护理期间缺乏较高的护理质量,就会导致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出现过多的不良因素而无法达到患者及家属的期望值,难免会发生医疗纠纷,对于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3]。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护理安全隐患越来越受到了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且在这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了问题的解决。我院将92例妇产科住院患者进行了不安全隐患和采取的对策措施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了92例妇产科住院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4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1-40岁,平均年龄为(30.5±9.5)岁。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为(30.5±8.5)岁。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和平均年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所有的产妇均符合妇产科疾病的诊断标准;(2)所有产妇均同意配合采用对策护理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产妇患有严重精神、认知功能障碍;(2)产妇不同意采用对策护理,并且对护理人员采取的护理措施缺乏一定的护理依从性。

1.2改善方式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工作,而观察组则需要对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进行相应的分析,并根据其中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主要方式如下:(1)促进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提升。由于部分护理人员存在着法律知识方面的意识过于淡薄,思想观念转变相对迟缓方面的问题,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出现较多的安全隐患,从而引起医患之间的矛盾,影响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需要对护理人员做好法律方面知识的培训工作。而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期间,相关人员需要做好安全培训与教育的方面的工作,从而让护理人员的安全及法律观念得到提升,从而严格实施科室中所有工作规章,确保护理安全的正常开展,减弱护理偏差的发生率,以促进医院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2)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的沟通。要想杜绝妇产科护理的安全事故,减少甚至避免医患纠纷的出现,就需要做好医患之间沟通和交流方面的工作。从而通过这种方式,让患者和家属懂得和掌握医嘱正确的使用药物,能够掌握预防安全事件产生的方法和措施,不仅有利于促进医患之间信任感的提升,同时对于医患之间沟通和交流效率的提升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3)护理人员要做好妇产科不安全因素对患者造成危害的宣传力度。由于部分患者前来就诊期间对于妇产科不安全因素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致使自身在接受护理人员的护理期间容易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不安全因素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护理人员可以在平时出一些小书专门讲解妇科病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或者强化宣传方式,例如张贴广告,做成小扇子等,促使人们对于不安全因素拥有足够的认识,并且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有利于避免不安全因素影响妇产科患者的身体健康。

1.3观察指标

(1)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经过护理后的满意度;(2)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3.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如果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护理后的满意度82.61%(P<0.05),详见表1。

3.讨论

医院内妇产科是极为关键的科室之一,因此通常情况下,妇产科的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护理工作,并且所进行的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促使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期间存在着极大的工作负担,从而导致安全隐患问题的持续严重,给护理工作成效带来了极大的影响[4]。而这其中主要的安全隐患,则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3.1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

由于妇产科的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因此由于长时间的处于负超荷的工作状态之下,致使护理人员容易产生疲劳感。因此为了减轻自身的工作压力,部分护理人员会在工作期间玩弄手机,并且还会出现迟到早退频繁等方面问题。而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造成的。因此由于相应问题的影响,导致护理人员不能及时的发现产妇的异常情况,从而耽误了治疗时间,容易引发医患之间的纠纷。同时部分助产师由于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致使其在给新生儿清洗过程中没有依据操作标准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从而导致婴儿在接受清洗期间出现身体方面的损伤,最终导致纠纷的后果。

3.2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

由于部分护理人员在进行妇产科护理工作时缺乏较强的法律观念,对不同种类的法律、法规没有做好熟练的掌握,从而导致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期间,没有对潜在的隐患引起必要的重视,没有较强的危机理念以及相应的解决手段[5]。因此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致使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埋下了诸多的隐患,最终导致纠纷的后果。

因此为了避免相关问题的出现,则需要做好安全隐患的防范工作。根据我院所进行的研究显示,观察组使用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安全隐患的解决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以此表明,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安全隐患的防范,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避免医患矛盾的出现。

综上所述,通过对妇产科护理中出现的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根据其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不仅有利于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患者满意度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在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事件,有利于促进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熊青青.妇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及管理措施探讨[J].医学信息,2013,26(2):58-59.

[2]李冰凌.浅析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吉林医学,2013,34(14):2808-2809.

[3]费安琼.产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及预见性管理的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2):395-396.

[4]李红英,张连华.产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应对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07.

[5]韦素芬.产科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管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5):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