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安全急救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安全急救及护理

蔡亮新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研究院前安全急救以及护理策略对于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采用常规护理的48例妇产科急危重症孕产妇,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院前安全急救以及护理策略的48例妇产科急危重症孕产妇,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孕产妇在护理后其总体满意率、护理效果都优于A组孕产妇(P<0.05)。结论对于急危重症孕产妇来说,在运用院前安全急救以及护理策略后,能够促进其护理后的效果与质量最大限度地得到增强,并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可推广。

关键词:孕产妇;护理;急危重症;护理效果;院前安全急救

院前急救指的是各急救服务中十分关键的构成,对所有高危患者尽早进行诊治来说无可或缺,不但可以挽回生命,还可以给院内各治疗力争更多的时间。急危重症孕产妇指的就是在进行妊娠直到产后的42d中因为某一原因危害到新生儿与孕产妇自身安全的高危病症,临床中应尽早对这类患者开展救治[1]。近几年,妇产科急危重症孕产妇逐步增多,其院前急救最后的质量也愈加被注重。高效且科学的院前急救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孕产妇、新生儿自身的健康[2]。本文对比分析了院前安全急救以及护理策略与常规护理对妇产科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作用与效果析,并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出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采用常规护理的48例妇产科急危重症孕产妇,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院前安全急救以及护理策略的48例妇产科急危重症孕产妇,将其作为B组。A组中,孕产妇其年龄在21-31岁之间,年龄均值(26±7.16)岁。B组中,孕产妇其年龄在20-30岁之间,年龄均值(25±6.00)岁。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可深入研究。

1.2方式

A组:对孕产妇施予常规的护理:把孕产妇十分迅速地转移至医院,并随时监测其各身体情况与生命体征等。

B组:对孕产妇施予院前安全急救以及护理策略:

在医院中构建救治团队,队员要具有充实经验、身心素养都十分良好的医护人员。合理地设定与配备各类急救设施、药物等。救治团队中所有队员责任确定,分工细致,在接受了救治孕产妇通知的2min中,全部队员马上出动,团队参照危重症孕产妇所具有的病症、病情等,对其制订出救治方法,尤其是在开展救治时,要对孕产妇及其亲属开展激励与开导,保障救治局面能够维持稳定。

(1)在对孕产妇进行转移期间的各类护理:

①孕产妇在被转移至救护车后,医护人员要随时监测其心率、血压、呼吸等相关情况,如果产生异常,要马上加以解决,医护人员间紧密进行协作,保障救治、开导、护理等所有工作都能够顺畅实施。

②在紧急开展救治时,医护人员要对孕产妇施予各类正向方面的暗示,并对其实施心理方面的开导,尽力减缓孕产妇所产生的焦躁、惧怕等[3-4]。同时,在进行救治期间,多激励并抚慰孕产妇,引导其产生对抗病症的自信心。

③急救团队中的医护人员要增多与孕产妇的亲属开展交谈,对其解释孕产妇的病症、病情等,告诉亲属激励孕产妇产生自信心,以减缓其各类负性心理,在实施救治的全程中,医护人员要维持亲和、平静的态度,让孕产妇感悟到医护人员所具有的温暖及从容,防范其亲属产生各类负性心理。

(2)对孕产妇各院前急救而得的结果实施处理:

①十分迅速地开展准备:救护车在接收了对急危重症孕产妇开展救治的通知后,马上进行启动,救治者在至现场期间,与孕产妇亲属开展沟通,细心引导亲属对孕产妇施予简易的护理,比如,打开衣服领口,防范呼吸受堵等;同时,还应对亲属问询孕产妇所具有的身心状态,比如,患病时间、各临床症状与表现等。在急救车中,应配备氧气瓶、消毒设施等。

②对出血孕产妇进行救治:救治团队应十分快速地找出孕产妇产生出血的关键因素,不管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亦或是由于胎盘滞留而引发的,在明确后,都要马上开展人工剥离胎盘手术,输注缩宫剂,并对子宫施予按摩,尽力减少失血总量[5-6]。其余队员对孕产妇构建数条静脉通道,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其吸氧总量,减少各类并发症的产生。

③对产程延展孕产妇进行救治:医护人员应对孕产妇的病情进行评判。对于能够进行转移的孕产妇来说,应先开展各类基本的护理,在实施转移期间,随时监测其各身体情况与生命体征。对情况十分紧急的孕产妇来说,要先对其施予消毒,并进行接生,对于新生儿及娩出后的胎盘加以处理,在孕产妇得到稳定后,十分快速地至医院中进行处理。

④对各类并发症孕产妇进行救治:对于产生先兆子痫的孕产妇来说,要辅助其处于侧卧位,以减少对腹腔大血管所带来的压迫,防范孕产妇产生误吸;同时,医护人员还应遵照医嘱对孕产妇施予镇定、解挛等方面的药品。在孕产妇各生命体征与身体情况得到保证与监护后,马上转移至医院加以处理。

⑤对胎膜早破孕产妇进行救治:急危重症孕产妇较易产生胎膜早破,为此,医护人员要马上对其施予吸氧、抑宫等,如果产生脐带脱垂,要马上施予脐带还纳,同时,对孕产妇施予抗生素,防范引发感染,并转移至医院加以处理。

1.3指标观察

1.3.1总体满意率

对比两组孕产妇在护理后其总体满意率,分数总共100分,十分满意:总分即为(90-100分),满意:总分即为(60-89分),不满意:总分即为(0-59分);总体满意率即为十分满意率、满意率相加而得到的总和。

1.3.2护理效果

对比两组孕产妇在护理后其护理效果:治愈:孕产妇与其新生儿在得到救治后,都能够存活,且没有引发感染与其余并发症;显效:孕产妇与其新生儿在得到救治后,都能够存活,且两者情况都较为稳定;好转:孕产妇与其新生儿在得到救治后,都能够存活,孕产妇产生了感染与其余并发症;无效:孕产妇在得到救治后,各身体情况与生命体征并未正常,甚至是无法存活;总有效率即为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相加而得到的总和。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软件中,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代表。P<0.05,表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总体满意率

B组在护理后其总体满意率即为97.92%,优于A组即为85.42%(P<0.05);见表1。

3.讨论

对于急危重症孕产妇来说,对其实施救治的核心主要就包括了维护孕产妇与其新生儿本身的安全与健康[7]。所以,在开展救治与护理期间,医护人员应运用更为科学且高效的救治对策。本研究的结果提示了以下的结论,B组孕产妇在运用院前安全急救以及护理策略后,其总体满意率、护理效果,都优于运用常规护理的A组孕产妇(P<0.05)。由此证实,对于急危重症孕产妇来说,运用院前安全急救以及护理策略,最后的效果十分良好。分析其原因,即:院前抢救就是给孕产妇打开生命的通道,要医护人员紧密开展协作,并具有十分熟练的能力、充实的经验、科学的救治进程等,才可以给急危重症孕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救治力争更多的时间[8-9]。医护人员对孕产妇施予健康方面的宣讲、心理方面的开导等,均可以提升孕产妇所具有的自信心。同时,高效且科学的院前急救与进行转移期间的护理,对于减退孕产妇对于分娩所产生的疼痛感、保障母婴本身的健康来说都十分关键[10]。院前急救与护理所具有的高效性与科学性,可以增强对妇产科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急救总成功率,防范各类并发症产生,并增强孕产妇对于护理所具有的总体满意率。

总之,对于妇产科急危重症孕产妇来说,在运用院前安全急救以及护理策略后,能够促进其护理最后的效果与质量最大限度地得到增强,并提升患者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乐,陈静,蔡亦蕴,等.音乐治疗合并心理干预对高危孕妇孕期和产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7,27(1):9-11.

[2]卓卫,谌泰春,康清华.多次OGTT检查对高危孕妇产前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5):6224-6226.

[3]赵菊梅,许连芳.高危孕产妇急诊剖宫产术护理干预中碘伏宫腔擦拭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效果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1):1617-1618.

[4]罗志平,石珍珍.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在高危孕妇引产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4):811-813.

[5]司晓宁.碳酸钙配伍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产妇血压及胎盘和血清中T-bet、GATA-3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1):2347-2349.

[6]赵缨,王靖,施慎逊,等.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分量表在高危妊娠孕妇心理筛查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6):2087-2090.

[7]沈蓓蓓,林启萍,毛丽萍,等.联合运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产后抑郁筛查量表筛查研究高危妊娠孕妇孕晚期抑郁状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26):2031-2034.

[8]彭玉娇,林华,易隽.住院孕妇高危妊娠Nesbitt评分、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状态调查及相关性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3):4837-4840.

[9]欧阳芳芳,王秀云,黄丽萍,等.远程胎儿监护对监测孕产妇新生儿出生情况及提高保健质量重要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2):1712-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