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浅谈尹常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浅谈尹常文

尹常文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山东潍坊26110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人们对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主题。从园林工程绿化与养护管理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绿化与养护管理策略,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园林工程;绿化管理;养护管理

引言:由于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园林工程绿化和养护管理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园林绿化的良好质量,实现了高效的工作,特别是建设项目的美化工作,园林工程绿化及养护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逆向园林绿化和养护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园林工程的需要。因此,在园林工程中,加强绿化和养护管理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园林绿化和养护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园林绿化工程养护与管理的必要性

①园林绿化养护的高质量保证了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也是保证城市绿化的基础,同时还减少了绿化的所需的资金,有效的改善了城市环境。②良好的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能够合理的安排种植,避免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不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优良的绿化环境。③良好的园林绿化景观有效地展示了城市的风采,为建设美丽城市起到关键性作用。同时,好的园林绿化景观还可以作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2园林工程绿化施工管理

2.1园林工程绿化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园林工程绿化施工之前,我们应该做好准备工作。如果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我们就能为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正确确定施工地点,采用科学有效的栽种方法。首先,在园林工程绿化设计阶段,施工人员要全面、细致地调查施工地点,了解施工现场的水质、水源地、土壤质量及其使用植物种苗的情况,合理组织和设计的内容和条件,并充分保证植物的存活率。其次,有必要了解天气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从气象部门及时和结合适应和生存的植物在每个季节和天气状况,关注天气和季节的植物种植,以避免在根系含水量的短缺、风干严重的现象。充分保护幼苗的成活率是整个工程建设的重点。因此,有必要对土壤中的杂物进行早期施肥、翻耙和清除。在翻耙过程中,要注意翻耕的深度,保持适当的深度,这样可以使营养丰富的土壤埋在地下,土壤不太浅,否则土壤之间就没有空隙,幼苗根部的呼吸不顺畅。移栽秧苗时,必须重视秧苗的根系条件,优先选择根系发育良好、株型美观、无虫的秧苗。

2.2明确绿化材料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和植物成活率

绿化资料质量差将导致各种事件的发生。为了避免质量风险,加强绿化单位质量监督工作,建立健全质量监督体系,保证施工单位施工质量,检测加工人员使用的方法势在必行。设备、方法和检查程序要严格安排。绿化单位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充分保证美化植物的存活率,如喷洒蒸散蒸发受控植物:准时修剪植物:减少植物栽培时间等,确保科学有用的栽培。

2.3园林工程绿化施工的规范化要求

首先,正确选择幼苗。技术人员和优良苗木的正确选择在即将到来的绿色园林建设中,由于这一点有一定的专业性,所以技术人员有更高的要求。技术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正确选择秧苗,避免浪费种子。选择优良的苗进行全面细致的包装,聘请专业的护送人员,确保输送植物的安全,进行全面的保护。二是改善土壤,形成良好的土壤质量。良好的土壤质量对植物的健康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选择和提高土壤质量,对不合格的土壤进行正确的分类,认真检查土壤颗粒和酸碱度,是十分重要的。重视施肥过程,提前准备。第三,在养殖和维护过程中,要避免病虫害,病虫害的枝叶,要提前修剪,以避免疾病范围的扩大。在种植过程中,我们应遵循设计师的设计图纸,应符合设计师的要求,积极进行良好的维护,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栽培和育种工作。

3加强园林工程绿化养护管理措施

3.1重视土壤改良工作

①要把土壤的处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针对土壤的pH值和其中的养分进行分析和测试,在这个基础上对合格的土壤进行施肥以及更换客土,针对基肥的腐蚀程度、地形的平整度、客土的质量、基肥的施入量以及土壤的翻挖程度进行研究,使其符合规定的要求。

②对土壤的改良工作进行落实,保证其土壤改良过后可以与植物生长的栽种标准相符合。对于未经过改良的土壤或者是改良措施不彻底的土壤进行严格的盘查,这些不合格的土壤一律不得进入到植物的栽种工作中去。

③适时的对土壤进行除草和松土,促进土壤表层的输送,进一步减少土壤中的水分蒸发,使土壤的透气性能得到改善,这样才能让植物的根系获得好的生长条件。

3.2及时对绿化植物进行抗旱灌溉

在绿色植物的生产中,需要更多的水。但是,水量必须得到适当的控制。越好,越好。为了充分保证植物良好的生长条件,工作人员必须及时给植物浇水,特别是春季和夏季,降雨量少,旱涝少时。在浇灌植物的过程中,有必要根据各种植物的需水量,植树的时间和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量的灌溉用水。当地的气候也是影响水分蒸发的关键因素。员工应高度重视当地的气候条件,制定适合植物生长的适宜灌溉方案,并定期灌溉,确保植物具有适量的水量以保持健康的生长。

3.3加强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

防治病虫害是保证植物顺利生长的必要措施,也是园林绿化防护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旦病虫害爆发的初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将会给城市园林造成严重的破坏。

针对园林病虫害的防治问题,要始终坚持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辅”,把当地的气候和环境以及防治所需要的成本等内容都考虑进去,尽量使有害生物的控制工作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为了做好防治工作,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①对于植物进行检疫工作,该工作步骤是进行物理防治以及生物防治的前提之一;

②对化学农药进行正确科学使用,尽量采用毒害底、高效以及污染少的农药来实行防治,同时,在使用农药期间,应该提前对农药的信息以及虫害的种类和特征进行充分了解,对症下药,避免为了达到在短时间内快速灭虫的目的而加大农药的浓度;

③对于植物的种类要合理配置,防治出现植物种植的种类过于单一,导致出现大面积的病虫害的情况。

3.4及时修剪、树木防寒

园林工人对草木的修剪也极大地影响着园林绿化景观的观赏效果。如果任其生长,往往会出现高度参差不齐的状况,严重影响美观,因此要及时修剪。树木为了维持造型,也需要定期修剪。特别是路旁的绿色植物,修剪可以有效避免突兀的枝叶影响交通。同时加强树木修剪,能够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其对水分的需求,使其能够安全过冬。

结束语:绿色植物是当代园林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为了提高园林的观赏效果,除了要加强园林设计外,还需要确保绿化作物能够健康成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完成后,对绿化植株的养护管理必不可少。科学的养护管理工作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及必需的水分和养料,避免植物遭受病虫害破坏,维护绿化植株的观赏效果,充分发挥园林工程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晨光,刘洞华.园林工程中的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8,25(05):198-199.

[2]汪军.城市园林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初探[J].现代园艺,2018(08):178.

[3]赵立红.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与控制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0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