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慢性扁桃体炎行扁桃体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郑茂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探讨慢性扁桃体炎行扁桃体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郑茂巍

郑茂巍

郑茂巍

伊春市第一医院15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扁桃体炎行扁桃体切除术后护理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1月一2016年11月收治慢性扁桃体炎行扁桃体切除术病人290例,将其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经过术前术后悉心护理,积极宣传教育,290例病人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后果,取得满意疗效。结论:慢性扁桃体炎行扁桃体切除术后采取积极的悉心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关键词】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切除术后;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andanalyzethenursingpointsofpatientswithchronictonsillitisaftertonsillectomy.Methods:Thesubjectsofthisstudywere290patientswithchronictonsillitiswhounderwenttonsillectomyfromNovember2014toNovember2016.Theirclinicalnursingworkwas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summarized.Result:Aftercarefulnursingbeforeandafteroperationandactivepropagandaandeducation,290patientshadnoseriouscomplicationsoradverseconsequences,andachievedsatisfactoryresults.Conclusion:Positiveandattentivenursingmeasuresaftertonsillectomyforchronictonsillitiscanreducetheoccurrenceofcomplicationsandpromotetheearlyrecoveryofpatients.

[Keywords]Chronictonsillitis;Aftertonsillectomy;Nursing

慢性扁桃体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平时可表现为咽部不适、发痒、异物样感、咽干,当急性感染发作时可出现咽部明显肿痛、发热、刺激性咳嗽等症状,常常反复发作,多发生于小儿及青少年,给病人带来学习、生活、工作等不便。根据病情需要,急性期给予规范抗感染治疗后,行扁桃体切除术是目前常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有效方法。我科于2014年11月一2016年11月收治的慢性扁桃体炎病人中,行扁桃体切除术病人290例,术后采取积极、悉心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4年11月一2016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扁桃体炎病人中,行扁桃体切除术病人共290例,其中男162例,女128例;年龄5.5岁--60岁,平均22.5岁;住院时间为2d~7d,平均3.8d,平均住院费用3000-4000元左右。

2.手术前后护理

2.1术前护理病人对手术常常伴有紧张、恐惧、忐忑不安心理,因此,入院后应对病人进行宣教,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讲明本院手术成功经验,进行术前指导,包括不要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和禁水时间、麻醉及手术方法、注意事项、避免受冷、预防感冒,同时指导病人学习术后功能训练方法等。此外,可向病人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病人予以积极配合。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病人手术完毕返回病房后,根据不同麻醉方式采取不同护理体位,局麻病人取半坐卧位,全麻病人取侧卧位,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尽量减少各种刺激因素,让病人多休息。枕旁放置卫生纸,为随时吐口腔血性分泌物应用,便于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嘱病人尽量少活动,轻轻吐出口腔血性分泌物,勿用力咳嗽、咳痰,并嘱病人勿咽下口腔血性分泌物,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并利于观察出血情况。术后病人体质较术前下降,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防止感冒,避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并且感冒后往往因发热难以与伤口继发感染鉴别。术后第1天要少说话,防止伤口出血,第2天要多说话,防止伤口粘连。

2.2.2警惕伤口出血情况术后伤口出血是常见并发症之一,为了避免术后出血发生,术前要彻底抗感染处理或避免术前使用扩张血管药物、抗凝药物,同时落实交接班制度,加强病房巡逻工作,如果发现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及脉搏细速,四肢冰凉,则说明活动性出血量较多,对于全身麻醉未清醒者及入睡者若有频繁的吞咽动作,也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可能,应详细记录出血的征象,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同时备好扁桃体止血包及其抢救物品,协助止血,预防失血性休克发生。

2.2.3注意检测体温、预防并发感染术后另一并发症是伤口感染,要注意检测体温变化。由于手术应激、组织吸收,手术3d内病人可以低热,但体温不超过38.5℃,若手术后3d病人体温突然升高或术后体温持续不降(>38.5℃),提示伤口感染。正常情况术后24小时扁桃体窝即有白膜生成,对切口有保护作用,请勿用力擦拭,若白膜延迟生长,色污秽,薄厚不均,咽腭弓充血明显,咽痛加剧等也提示有伤口感染。同时由于术中过多的血液或异物进入下呼吸道,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因此,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咳嗽、咳痰,观察痰液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如经x线检查证实有肺部病变时,可行支气管镜检查,吸出异物或血液,并遵医嘱给予足量抗生素规范治疗[2]。

2.2.4冷敷护理术后常规给额头和颈部冰袋冷敷,以防止出血和减轻伤口疼痛。卢锡芝等[1]研究认为用生理盐水冰袋冷敷颈部较自来水冰袋止痛、止血效果好。我科同样采用生理盐水冰袋冷敷,持续时间为1h-2h。若病人伤口疼痛严重时,也要禁止使用水杨酸类止痛剂,避免因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伤口出血可能。

2.2.5饮食护理禁食6h后可进流质饮食,如进凉开水或纯牛奶,补充水分和充足营养。术后第2天进半流食,鼓励病人张口、讲话、伸舌,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伤口粘连影响咽部活动。进食后应该经常用温盐水或复方硼砂溶液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臭及伤口感染。术后3d进软质饮食,2周后方可进正常饮食。

2.2.6出院后随访、教育术后日常生活中禁烟禁酒,1个月内避免吃辛辣刺激性强及表皮坚硬食物,以软食为主,温度应偏低;加强体育锻炼,但强度要适中,1个月内禁止剧烈活动或参加较重的体力劳动;预防感冒;保持良好心情,多饮水,定期复查。

3.小结

慢性扁桃体炎由于常常反复发作,导致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影响病人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等,并且人体由于受扁桃体局部隐窝细菌、毒素的影响,可发生多种变态反应,如并发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和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3]。因此,对慢性扁桃体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防范这些不良后果发生非常重要。人体学龄前阶段扁桃体起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但随着年龄增长,6岁以后这些功能逐渐被其他免疫器官所替代,目前认为扁桃体长期慢性炎症病变后,这种第一防线的免疫保护作用已经消失,因此,采取手术切除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行之有效的方法。术后采取积极的悉心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卢锡芝,应文娟.颈部冰敷防止扁桃体摘除术后出血的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8A):1361.

[2]韩丽红.慢性扁桃体炎患者术后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15):2342-2343.

[3]李麦芳,肖芳,肖美红,等.慢性扁桃体炎行扁桃体切除术后的护理[J].家庭护士,2008,6(4A):894-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