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妊娠大出血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对策分析陈利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异常妊娠大出血的临床急救与护理对策分析陈利君

陈利君

陈利君

长沙市第一医院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观察给予临床急救以及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的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30例):临床选择常规方法实施急救以及护理;B1组(观察组30例):临床选择有效方法实施急救以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在胎儿存活率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临床分别给予对应干预后,在B1组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中,阴道分娩患者6例,剖宫产患者15例,完全流产患者9例。其中存活胎儿包括15例,胎儿存活率为50.00%;在B2组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中,阴道分娩患者3例,剖宫产患者7例,完全流产患者20例。其中存活的胎儿包括6例,胎儿存活率为20.00%;在胎儿存活率方面,B1组明显优于B2组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P<0.05)。结论:针对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临床研究有效方法进行急救以及护理干预,最终能够将胎儿存活率有效提高,将患者的临床预后质量有效提高。

【关键词】异常妊娠大出血;临床急救;护理对策

在妊娠过程中,孕妇会因为自身体质的原因以及心理原因,最终导致患者表现出程度有所不同的心理压力,部分孕妇甚至会表现出早产、流产以及阴道流血等系列现象,最终对孕妇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异位妊娠又被称之为急腹症,属于产科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表现出较高的疾病死亡率,针对母体以及胎儿表现出极为严重的威胁。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表现为异常妊娠的患者例数逐渐增多【1】。为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临床研究有效方法进行急救以及护理,最终获得确切效果,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60例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的随机分组。在B1组的30例大出血患者中,年龄范围为20岁-45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6.2±3.1)岁;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1702±305)毫升;合并表现出发热症状的患者4例。在B2组的30例大出血患者中,年龄范围为21岁-46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6.5±3.2)岁;患者的平均出血量为(1705±306)毫升;合并表现出发热症状的患者5例。对比两组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针对B2组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临床实施常规急救以及护理;针对B1组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临床给予有效急救以及护理干预。首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选择合适的方法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如果在对患者治疗前,患者表现出休克症状,针对患者需要实施抗休克治疗。当患者的自身情况有效恢复之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针对手术治疗需要做到早期实施。例如针对表现为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在饮食以及睡眠两方面对患者实施必要的指导。在饮食方面,需要进食富含高蛋白以及高维生素的食物,在睡眠时,需要选择左侧卧位;针对患者研究有效方法将痉挛解除以及对患者实施镇静治疗,防止出现意外情况之后,要求患者需要多排尿。如果较为关键,需要对患者实施终止妊娠。如果患者表现出宫缩症状以及贫血症状,需要选择对应方法进行干预【2】。针对患者选择沙丁胺醇进行干预,能够发挥显著的抑制宫缩效果。针对表现为贫血症状的患者,需要于早期为患者合理补充铁元素进行治疗。针对患者完成对应干预后,如果患者的疾病情况未获得任何改善,对患者实施必要的输血准备。并且选择青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避免出现感染现象。除此之外,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需要认真进行检测,针对患者的疾病原因进行认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步骤为:

1.2.1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当孕妇表现出异常妊娠大出血情况后,患者往往会表现出焦虑以及紧张等系列消极心理,于此阶段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要求护理人员需要进行认真了解,针对患者选择有效方法给予针对性护理,将患者的消极心理以及表现出的心理压力有效消除【3】。

1.2.2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认真观察

针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认真观察,如果表现出异常现象,及时通知临床医师,选择有效方法加以处理。

1.2.3确保患者的血容量正常

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输血以及止血。根据医嘱对患者有效完成配血工作。除此之外,针对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认真观察,确保患者的血容量始终保持正常。

1.2.4对患者实施并发症预防护理

针对此类患者,表现出大量失血症状后,较易表现出感染症状,严重的情况下患者会患有败血症疾病。对此针对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体征特征进行认真观察,避免出现感染的现象。除此之外,针对患者胎儿的基本情况进行认真观察,一经表现出异常情况,需要立即通知临床医师,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进行处理【4】。

1.2.5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

患者表现出大量出血后,自身机体抵抗力会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降低,对此针对患者在实施保守治疗的过程中,针对患者的进食需要进行必要的鼓励,需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将自身机体抵抗力有效增加,有效促进疾病的恢复。

1.2.6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

针对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临床进行必要的健康宣教,保证患者以及患者针对此种疾病形成的原因能够有效了解,并且研究有效措施加以预防,使患者了解相关注意事项等。

1.3评价方法

本次研究中,针对所有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选择模糊数字评分法完成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消极情绪缓解程度评分【5】,评价分数为0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表示患者消极情绪缓解程度结果越优。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完成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分别选择t检验以及X2检验以形式以及%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急救护理效果

两组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临床分别给予对应干预后,在B1组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中,阴道分娩患者6例,剖宫产患者15例,完全流产患者9例。其中存活胎儿包括15例,胎儿存活率为50.00%;在B2组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中,阴道分娩患者3例,剖宫产患者7例,完全流产患者20例。其中存活的胎儿包括6例,胎儿存活率为20.00%;在胎儿存活率方面,B1组明显优于B2组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P<0.05)。

2.2模糊数字评分结果

两组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护理后,在模糊数字评分结果方面,B1组明显优于B2组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P<0.05),具体情况可见表1。

表1B1组与B2组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的评分结果对比()

组别n消极心理缓解情绪护理满意度

B1组3092.72±1.5391.05±1.96

B2组3065.96±1.0959.99±1.10

t9.93210.022

P<0.05<0.05

讨论

临床针对异常妊娠大出血症状较为常见,患者表现出此种情况后,会表现出诸多的并发症,从而对母婴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危及生命。针对此类患者临床需要研究有效方法进行急救以及进行护理干预,最终有效确保患者的安全性。

经过患者在实施急救以及护理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需要有序进行,避免出现慌乱的情况。要求医护人员彼此之间需要进行认真合作。如果患者的疾病情况较为严重,需要同临床医师进行密切联系。在对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等。最终表现出显著的护理干预效果。

总而言之,针对异常妊娠大出血患者,临床选择有效方法进行急救以及护理干预,最终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凸显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佟金荣.异常妊娠大出血的临床急救处理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5(1):212-212.

[2]段艳香.探讨异常妊娠大出血的临床急救护理[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6(10):592-593.

[3]张秀兰,邝慕洁.探讨异常妊娠大出血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方法[J].医学信息,2014,2(32):248-248.

[4]李琳,张慧.116例异常妊娠大出血的临床急救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3):98-99.

[5]邹春英.异常妊娠的临床急救护理对降低病死率、改善孕妇与胎儿预后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35):34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