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牵引配合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推拿、牵引配合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0例

李斌

(永煤集团总医院康复科;河南商丘4766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推拿、牵引配合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10例作为本次观察的对象(观察组),采取推拿、牵引配合中频电治疗;另取同期采取推拿、牵引治疗的1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评分、体征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推拿、牵引配合中频电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关键词】推拿、牵引;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骨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类患者的常见症状为颈部疼痛、根性痛、根性肌力障碍以及腱反射改变等。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因来看,包括了髓核的突出或者脱出、创伤性关节炎、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等[1]。由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次纳入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探讨推拿、牵引配合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观察组与对照组1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均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我院。其中,观察组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分布在23岁到78岁,年龄均值为(56.8±2.3)岁;病程为6个月到7年,平均病程为(3.4±0.2)年。对照组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分布在22岁到79岁,年龄均值为(56.9±2.4)岁;病程为6个月到7年,平均病程为(3.4±0.2)年。在一般资料上,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比较的意义。

纳入标准:①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2];②均经临床表现及CT检查确诊,影像学检查异常;③知情同意纳入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医治确认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脑血管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者;②合并精神疾病者及颈椎肿瘤者;③妊娠妇女及不能配合此次实验者。

1.2方法

本次对照组患者采取推拿、牵引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推拿、牵引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频电治疗,具体治疗方案如下:

1.2.1牵引治疗

首先,对患者进行牵引治疗,选用坐位颌枕牵引法,将牵引重量控制在6-12kg,若患者枕小关节紊乱和神经根压迫显著,将牵引角度前屈位15°到25°之间;若患者椎间隙狭窄明显,选择中立位或头正位;若为颈椎生理弯曲消失患者,取后伸位,并将头后伸15°,将每次牵引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

1.2.3推拿治疗

经牵引治疗后,休息5分钟,然后对患者实施推拿手法治疗;在推拿过程中,需遵循“理筋整复、疏筋活血”的原则,实施按、揉、拿、拔伸、拔伸旋转、拿搓以及擦等手法;在颈项、肩部调节颈椎前曲后伸,左右旋转等活动;然后行颈项部拔伸,使用坐位颈椎定点旋转扳法进行推拿治疗。

1.2.3中频电治疗

使用医用中频电疗机,实施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在调制电流上,设置为3Hz到150Hz的正玄波,同时在载波上选用200Hz到5000Hz的中频正弦波,并采取8cm×4cm电极板,将每次治疗时长控制在0.5h左右,1次/d,以10d为1个疗程。

两组均持续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估。

1.3判定标准

根据颈椎病颈椎功能评定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评分,其中临床症状10分,体征5分;分数越低,代表患者病情越严重[3-4]。临床疗效标准为:①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除,各项体征均恢复正常水平,能够适应各项正常劳动及运动[5];②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除,各项体征基本恢复正常,可正常劳动及运动;③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体征有所改善,日常劳动及运动稍有影响;④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体征无改善,不能正常进行劳动及运动;总有效率为前三项有效率总和。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X(—)+S)为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表示,两组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代表存在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对比

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对比[n(%)]

2.2两组治疗前在症状及体征方面的评分对比

在症状评分、体征评分上,治疗前两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在症状及体征方面的评分对比(X(—)+S,分)

3.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因此,在临床中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必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重点提到推拿、牵引配合中频电治疗方法。其中,对于牵引疗法来说,能够使患者的颈椎曲度得到有效改善,使患者的颈椎间隙有效增加,进一步在椎间盘和钩突关节等相关增生骨质对神经根产生的压迫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能够使颈椎生理曲度的矫正加快,当患椎退行性或功能性异常变化得到有效消除的情况下,可以使神经根炎症及水肿的吸收得到有效促进,最终达到缓解或者消除症状的效果[6]。而对于推拿手法来说,在科学、正确运动的情况下,能够使错位的颈椎体、小关节得到有效矫正,使颈椎的生理弯曲度得到有效恢复,并使颈椎的稳定性得到有效恢复,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有效改善,当组织水肿、粘连得到有效消除的情况下,能够使突出物回纳获得便利,进一步使神经根的压迫症状得到有效消除[7]。此外,对于中频治疗来说,可以使颈局部血液循坏得到有效改善,还能够使局部粘连有效松解,使组织营养与代谢得到有效强化,进一步使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得到有效促进,使组织与神经纤维之间的水肿得到有效减轻,让组织张力降低,使神经根受到的压迫得到有效减轻或解除;并且,中频电治疗还能够在调制电流的情况下,使粗纤维有效兴奋,进一步使痛觉冲动传导有效阻断,最终达到镇痛的效果[8]。

本次研究,实施推拿、牵引配合中频电治疗的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高达97.27%,明显要比采取推拿、牵引治疗的对照组的83.64%高;此外,在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改善效果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取推拿、牵引配合中频电治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勇,汤玉梅,曾科学.推拿配合牵引中频电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5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04):44-45.

[2]张淑萍.调制中频电疗法配合牵引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280-281.

[3]朱智文,尹德铭,方向延,李志强.牵引配合关节松动术与牵引配合中频电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对比[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5):60-62.

[4]王一,蔚浩,周睿.多方法评价仰卧位屈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J].华西医学,2016,31(01):37-42.

[5]黄奕斌,冯典毅,谢群峰,邹琦珊.颈牵正骨循经取穴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09):21-23.

[6]郭永红,闫志军.综合康复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06):148-149.

[7]冯常武,卢杰.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1):86-87.

[8]冯军业.中西医康复联合健康教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5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