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信息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土地管理信息化研究

史香萍

栖霞市国土资源规划站2653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国内建筑业发展规模不断增加,速度也越来越快,对于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可能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笔者通过简要分析我国现阶段土地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提升土地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措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土地管理;信息化;研究

前言: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土地管理信息化也已经广泛应用到我国土地管理范围内。土地管理信息化有很多优势,比如提高土地管理的效率,帮助土地管理者更好地完成土地管理事务,使土地管理资料更为细致和系统化,符合我国信息化与社会化发展的导向。这就要求土地管理者积极地探索、创新科学高效的土地管理模式,更好的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土地管理者应当充分挖掘信息技术运用在土地管理中的优势,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来进行土地管理,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最终实现资源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土地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计算机技能不足

土地管理信息化的主体是人,对象是土地资源,而土地管理者需要凭借一定的媒介或手段才能更好地进行土地管理。我国信息化建设覆盖领域广,在对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时,要求具备一些硬件设施,通常就是配备能够对复杂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计算机。但是很多地区的土地管理部门片面地实现了土地信息化,而忽视了专业人员的配备,再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如果没有过硬操作技能的人员来操控,那这仪器基本上就成了“摆设”,没有办法正常实施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工作。现阶段一些地区尤其是较为落后的地区,土地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往往没有系统的土地管理专业体系,而且对于计算机操作素质和技能较低,这极大地降低了我国土地管理的效率和水平,阻碍了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2.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

我国对于土地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而且各项制度和流程都不规范。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就造成各地区部门在进行土地管理时,没有相同的目标,如同一盘散沙,严重阻碍了土地资源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土地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土地管理中一些制度不是很符合我国国情,管理系统也不完善,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另外,由于我国在土地管理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制度要求,很多地区配备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也不适应我国的实际情况,给土地信息化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限制,土地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差,效率低。

3.对土地管理信息化认识不足

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人员对土地管理信息化发展和技能认识不足。土地管理信息化需要对各种优秀的信息化技术综合应用,才能使土地建设信息化的脚步跟上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的步伐。土地管理信息化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长期较为漫长的建设过程。土地管理实际工作中,有些土地管理人员缺乏对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正确认识,以为只要配备了先进的硬件设施,安装了土地管理的软件系统就能做好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这种错误的、浅显的认识使得土地管理信息化流于形式,对土地管理信息化没有深入的思考,严重制约了我国土地信息化发展的脚步。

二、提升土地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措施

1.加强管理人员培养

“人”作为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在土地管理信息化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只有建设了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土地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并不断加强该群体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也就是要培养出高素质水平土地管理信息化队伍,来更好地促进我国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在对土地管理人员实际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培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对土地管理人员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土地管理专业知识及信息化技术技能的培养,在培训过程中切不可敷衍了事,流于形式,土地管理人员也应当珍惜每次培训机会,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自身价值。所以应当对土地管理人员定期举办跟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土地管理专业知识相关的讲座或者实践操作技能培训,高校在对土地管理专业学生培训时也要注重其实践技能的提高,通过培训土地管理工作者掌握了对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在工作中更能得心应手,有利于我们尽快实现土地管理的信息化。

2.构建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和范围的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各具特性,但是从整体来看,土地管理信息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系统,更具有一些共性特征。土地管理信息化都是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建设服务,因此我国需要尽快出台统一、规范的土地信息化管理法律、法规或条例,构建统一、规范、科学、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指导土地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并为其提供可靠的依据。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能够加强土地管理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妥善处理在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软件类别凌乱等不规范问题,使土地管理信息化管理有条不紊,健康持续的进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一个较为庞大、任务艰巨且周期性较长的过程,要避免不切实际,又不能人为影响其建设速度,因此一定要依据我国国情,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3.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土地管理信息化工作

土地管理信息化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在我国土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应当充分对现阶段土地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土地管理信息化工作,切不可盲目开展工作。

结语:

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项目,我们应当找准方向,积极处理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困难和问题,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加快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桂春.浅谈土地管理信息化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132.

[2]蔡丽.关于土地管理信息化问题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07:56.

[3]苗剑萍.土地管理信息化方案与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