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心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心得

张力中1桑海燕2

张力中1桑海燕2

(1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级护理1班长春吉林130000)

(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血管内科长春吉林130033)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的疾病,也是我国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除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外,高血压病的护理方法也尤为重要。本文笔者从疾病防控、指导用药、心里护理和生活护理四个方面谈谈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心得。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260-01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患者临床上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随着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出现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诱发高血压主要与社会环境的应激、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心理负担有关。经常反复的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使大脑皮层功能混乱,从而影响了对大脑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正常运行,形成了以血管收缩带来的神经冲动为主导的兴奋中枢,最终导致细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产生阻力,血压升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一些不良生活方式的存在,患有高血压病的人群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据有关部门获悉,高血压已成为我国人口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除高血压病的临床治疗外,高血压病的护理方法也尤为重要。

下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谈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体会:

1、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控理念

健康教育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健康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高血压病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而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在护理活动中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护理上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计划,有效的进行健康宣教。可通过个别咨询、团体授课,也可采取走廊张贴科普宣传画、出黑板报、印发成小册子挂于病房等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形式,向病人讲解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后和规律服药的重要意义等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建立正确的疾病防控理念。

2、指导患者科学用药

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均需口服降压药,降压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持稳定的血压,切不可血压一降就停药,血压上升又服药,使血压反复波动,对健康极为不利。服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缓慢、温和、适度降压,药用量从青壮年的1/3~1/2开始,于数周内逐渐加量,2—3个月达到目标血压值;②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由于体液量减少,肝肾功能减退,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密切观察;③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应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服降压药。

3、心理护理

高血压病人与情绪紧张、环境不良刺激等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患者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教会患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方式,减轻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学会自我调节,提高承受能力,尽量避免高血压诱发因素,以维持血压的稳定。对血压控制不理想,有并发症或其他疾病的患者,会感到悲观、恐惧和紧张,护理人员应加倍关怀照顾,理解患者内心的痛苦,提供必要的情感援助,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同时做好家属工作,减少不良刺激,保证患者有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

4、生活护理

①合理饮食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联。

a.食盐的摄入量过多可使血压升高,合理膳食限制食盐摄入,一般成人摄入盐5g/d~6g/d.

b.饱餐与甜食易导致人体变胖,肥胖促进血压升高,因此限制体重的同时避免甜食摄入过多。

c.过多摄入脂肪也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高脂血症的病人,要严格控制饮食,①选择低胆固醇食物,多吃蔬菜、豆制品、瘦肉、鸡肉、兔肉、海蜇和鱼类,尤其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以减少胆固醇在肠内的吸收。

②限制食用动物脂肪、蛋类、内脏等。要合理膳食,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牛奶等。

③避免过度紧张,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以保持正常的高级神经活动。过度兴奋、过度紧张、情绪波动都不利于高血压病的防治。

④限制饮酒,提倡戒烟:长期饮酒者其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高,易引起高脂血症,应戒酒、戒烟。告诉病人吸烟对心血管系统的毒害作用,对已吸烟者劝其戒烟。

⑤大便通畅有助于血压的控制。便秘也是高血压患者的大敌,预防便秘除日常多吃粗粮和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外,还适量饮水。

⑥科学饮水对高血压预防有积极作用。水的硬度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研究证明,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它们是参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舒缩功能的重要调节物质,如果缺乏,易使血管发生痉挛,最终导致血压升高,因此对高血压患者,要尽量饮用硬水,如泉水、深井水、天然矿泉水等。

参考文献

[1]武阳丰,王增武,高润霖,等。中国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防治观念和防治知识调查[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264-269.

[2]孙艳红。176例高血压病患者膳食调查及饮食指导[J].护理学杂志,2001,16(8):451.

[3]张学安,程维明。高血压防治200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9.

[4]刘治全。血压的盐敏感性与盐敏感性高血压[J].高血压杂志,2005,13(3):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