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挑战与应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新旧动能转换:挑战与应对

黄年吉

黄年吉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山东青岛266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信息时代:一是信息发展速度快速;二是对经济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涉及到社会中各个行业。经济时代下对高质量信息的追求,推动了新旧动能的转换进程。本文提出了现阶段新旧动能转换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其应对对策做出了探讨。

关键词:新旧动能挑战应对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多领域、跨学科突破新态势,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旧动能转换成为新时代切实解决当前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什么是新旧动能转换

旧动能是指传统动能,它涉及到高耗能高污染的制造业,更是覆盖了利用传统经营模式经营的第一、二、三产业。新动能是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力,包括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新旧动能的转换,就是旧动能向新动能转换的过程,即培育新动能,改造旧动能,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来转换掉以资源和政府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新旧动能的联系与区别

新旧动能从联系上来说是相对应的,在发展中呈动态形势。旧动能经过新技术的更新改造可以转变为新动能,新动能在新技术的发展下有可能变为另一个旧动能,新旧动能就是在这样的方式下相互转换。例如目前的互联网行业,目前,信息是互联网下的新动能,然而随着时代的继续发展,价值将会取代信息,成为互联网下的新动能。所以,在新旧动能的转换中,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

以制造业为例,新旧动能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能源使用上,旧动能主要以煤炭、天然气等为主,污染严重,而新动能主要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大自然的产物,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二,在生产设备的使用上,旧动能主要是以机械化设备为主,工作效率低,而新动能主要利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设备,结合网络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三,在生产模式上,旧动能实行的是“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模式,而新动能则实行的是“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这一新型模式。

三、新旧动能转换面临的挑战

新旧动能转换将资源、环境、市场等各种机遇展现在我们眼前,从而将我国的社会经济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在抓住机遇的同时新旧动能转换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3.1.第一产业在新旧动能转化中面临的挑战

以农业为例,分析新旧动能在转换中面临的挑战。

3.1.1.现阶段农业发展方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民以追求产量为主。为了增加农业产量,农民所用到的方法投入高、动能消耗大,污染严重,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比如耕地中氮磷钾肥的使用。有数据表明,我国氮磷钾肥的使用量要远高于其他国家。大量氮磷钾肥的使用,会使土壤恶化,主要表现为土壤板结、盐渍化加重、微量元素缺乏、土壤菌群失调、土壤结构破坏等方面,农民为了增加产量,只知道加大氮磷钾肥的使用量,忽略了土壤恶化情况,违背了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3.1.2.现阶段农民数量下降

根据已有调查显示,从2009年到2016年期间,全国农民工数量从22978万人增加到2817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从14533万人增加到16934万人,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农民人数数量降低的速度。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农民数量的下降,直接影响了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

3.2.第二产业在新旧动能转化中面临的挑战

以制造业为例,分析新旧动能在转换中面临的挑战。

3.2.1.新旧动能转换造成失业人数增多

在社会经济发展下,制造业缓解了很多学历不高人员和体力劳动者的就业压力,然而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制造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这样一来,达不到新岗位要求的人员将会下岗,造成失业人员增多。

3.2.2.制造业创新不足

制造业在社会中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种形式存在,在新旧动能转换时,缺乏高科技产业形式的存在。制造业属于生产型产业,如果在生产中没有高素质专业人员和高新科技的投入,势必影响制造业的发展,所以,在制造业的发展上,有待于创新发展理念的加强。

3.3.第三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面临的挑战

以旅游业来说,我国旅游业新旧动能转换任务重,时间紧。我国不少传统景区发展思维老套,旅游方式上保持固定模式不变,一部分景区企业的发展已经跟不上新旅游的发展思路。我国旅游产业主要依赖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缺乏文化创意和新科技技术的应用。

四、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路径

将旧动能转换为新动能是一项重大工程,需要对其进行深刻的了解,认真调研,最后利用科学合理的途径去实现。

4.1.第一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策略

以农业为例,对新旧动能转换提出建议。

4.1.1.广泛利用新科技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机械制造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应用。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仅为农民带来更加有效的农业服务,还使农民从依赖旧动能来追求产量,转变为注重农业质量和效率的可持续发展新动能,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4.1.2.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在农业生产中,有着这样一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他们有一定的资金、技术以及管理经验,在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中,能够更快的应用和创新新技术、新模式,找到提升农业效益的方法。在这种优势下,我国要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比如山东省已经率先摒弃了对家庭农场经营者必须具有农村户籍的限定,推动了农民职业化进程。

4.2.第二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策略

以制造业为例,对新旧动能转换提出建议。

4.2.1.加强基础人员高技能培训

在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容易造成失业人员增多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社会上的普通劳动力进行专业知识和高技能培训,从根本抓起,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员,这样不仅缓解了就业压力,还对新旧动能转换起着关键性作用。

4.2.2.加强创新意识

新旧动能转换想要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带有创新发展的新战略,就需要创新型技术以及高技能人才。首先要先从意识上转变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再投入高新科技技术,从而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

4.3.第三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策略

以旅游业为例。现阶段,旅游业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就要继续营造旅游发展氛围,加大旅游开发项目,最后将旅游业发展为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型旅游领域。

五、总结

总之,新旧动能转换,是促进第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重要方式,对整个产业结构的转换有着重要意义。加快改造旧动能,培育新动能的脚步,能够打通新思路,推动全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海涛,高珂.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现实思考[J].国家治理,2018,21:3-9.

[2]李国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J].现代国企研究,2018,1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