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努尔艾力·吾普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0
/ 2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努尔艾力·吾普尔

努尔艾力·吾普尔

喀什大学新疆喀什844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土木工程项目建设越来越多,土木工程项目是建筑项目的一种,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材料最多的就是混凝土。选择混凝土的原因也是因为混凝土有自己的特点,这个材料本身是很坚硬的,也是很持久的,自身所拥有的这个强度和力度都是别的材料无法代替的,于此同时,相较于施工成本来讲,混凝土既可以保证利益,同时也可以保证质量,所以,很多工程材料都会选择混凝土,但是,如果混凝土中出现了裂缝,出现了潜在的危险因素,就需要相关的技术处理了。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

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各种不完善的技术手段也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我国工程开发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建筑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手段的研究和优化是必须进一步实现的,尤其是要针对现阶段实施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建设过程中所发现的缺陷也要及时进行分析和整改,保障施工质量。

1建筑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1.1由于建筑结构自身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变形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相应的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硬化的现象,其是由于整个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蒸发导致的,使得整个混凝土的结构体积变小,进而影响了混凝土的弹性收缩及变形,再加上整个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相应的板面四周由于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得整个的混凝土结构不能够自由的伸展和收缩,进而影响了相应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不当,再加上由于温差变化的影响,使得施工结构表面的相关结构受到了重物的撞击,进而产生了施工现浇板结构的危险性,影响到当前施工技术的有效实施。另外,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硬化现象,这使得整个的混凝土表面结构失水性严重,使得整体的结构由于温度的不断变化而变得整体的散热性较差,影响了整个建筑结构的温度的交替变化,进而使得建筑本身的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

1.2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在实际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区域需要浇筑混凝土,当实际混凝土横截浇筑面积大的时候,其端面的系数就会发生变化。根据上述特点,实际混凝土搅拌时,产生的热量不能有效进行发挥,致使很多热量都在建筑物混凝土内部结构中堆积,其内部温度大于结构体外部温度,内外部之间温度差过大,当混凝土冷却以后,因受到内外温度差的相关影响,混凝土结构中会产生裂缝。

1.3荷载引起的裂缝产生

荷载产生的裂缝一般也可称作由于力学原因产生的裂缝。在整个荷载的作用下,由于自身和外部荷载的作用使得整个的建筑结构自身的徐变及相应的内部荷载的变化性逐步提升,加上在相应的建筑荷载产生的过程中会由于荷载裂缝的现象导致整个的建筑结构处于动态荷载的过程中,进而引起了相应的裂缝现象的产生。由于整体建筑结构的施工特征使得整体性的建筑结构的混凝土结构的受载范围较小,且容易因为相应的建筑结构的有效性,促进整体建筑结构施工的科学规划,有效的避免因为荷载原因导致的混凝土的裂缝现象的发生。

2如何应对混凝土裂缝技术

2.1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把控

温度的掌控是对混凝土培育的重要内容,在整个物体构造之中,各个分结构也是尤为重要,对温度的实际掌握也就是对于混凝土应力的掌控,去掌管温度应力,也要根据混凝土本身的结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去分析其中的内容,而可以控制的方法一共有两种,这在整个建筑行业都是可以适用的。第一种就是把混凝土中的温土配置降低,把各自的比例进行调节,因为水泥会产生粘合胶,也是建筑材料中经常会使用的一种,对于这个材料有特殊转化的能力,这种能量之间的转化,例如有一种是硅酸盐水泥,在水化热的化学反应中会对混凝土的形成有反应。所以,去适当降低温度,在整个合理范围之内去减少使用水泥的频率会出现很好的办法。其次,便是控制外在环境,温度的随时变化,要在浇筑过程中控制下温度,在每一天的高温阶段与每一天的低温阶段,都需要保持温度的平衡性,这样也会发现,作为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2.2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的控制

对混凝土材料进行分析后得出,其由不同的材料混合而成,不同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结构质量会造成影响,需要施工人员加强控制混凝土质量。例如,提升水的实际质量,严禁使用遭受污染的生活用水或工业废水;选取合适的水泥材料,及时存储水泥品种、强度、型号、批号等。

2.3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对于施工现场的混凝土的塌落度应保持在相应的距离,例如总损失应<60mm,且应尽量的减小由于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给整个混凝土结构产生的影响,低于混凝土的利用最好先进行相应的实验,选取有效的实验配比,促进和优化相应的材料质量的控制。混凝土混合配比材料的选择一般都是吸收率较大的骨料结构,针对其主要的性状,主要包含有干缩性、骨料的含泥量等,进而在一定的混合的状态下,能够有效增加混凝土的干缩性。在混凝土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如果选择使用的是粗骨料,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结构中水泥浆的用量,进而保证整体结构的干缩性。此外,在实际的用料搭配及配比的过程中,还可以加入粉煤灰,这样可以起到降低水化热的作用,同时能够促进相关混凝土结构能够自行进行收缩变形,并能够按照一定的设计要求和标准,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

2.4加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管理

在技术上要优化、升级混凝土材料的抗裂性能,要着重强调预防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重要性。搭建系统完备的监督审查管控制度,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符合实施标准,对施工建筑人员加强选拔培训制度,对其进行定期委培教育,对国内外新型技术趋势进行重点关注,有效提升品牌创新思维和材料研发能力。除此之外,应及时考察施工建筑环境,做好有效监管考察工作,特别是要准确记录现场实际温度发生的变化。在施工时需要按照混凝土比例进行严格执行,制定科学有效的建筑施工程序,保证项目实施活动有实际参考依据,建筑符合实际质量要求和标准。

2.5要把混凝土的机表性能提高

施工完成一段时间后,会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很容易出现裂缝,这也是混凝土结构变化的结果,对这个结果对解决方法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混凝土机能性进行整体改进,要给出相应的措施,去尽可能减少裂缝的出现:第一点就是使用可以增强粘合度的添加剂,土木工程项目的原料之初就是在混凝土中混入添加剂,制备的过程中也需要添加剂,会有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或者自然外界因素的影响,就会让混凝土中产生收缩,但是如果主动混入添加剂,将会让混凝土的凝聚力增强;第二点就是添加材料,构成混凝土的材料只有那么几种,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处,对混凝土材料的增加可以选择有更强抗压性能的材料,这样也可以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这对施工单位的技术下了一道难题,施工者必须充分了解混凝土结构含义、特性等特征,在工程实践中完善并改进施工技术,积累丰富的施工经验,进一步健全现代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机制,同时尽快制定出整改方案,采取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确保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国光.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居舍,2019(16):63.

[2]张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居舍,2019(12):53+44.

[3]李昊南,朱义刚.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难点与应对策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S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