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缺乏患者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生长激素缺乏患者的护理

孙世欣刘滨泉张秀兰刘静

孙世欣刘滨泉张秀兰刘静(黑龙江省医院内分泌15003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1-0372-02

【摘要】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hormonedeficiency)是指自儿童期起病的垂体前叶(腺垂体)生长激素(GH)部分或完全缺乏而导致的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可为单一的生长激素缺乏,也可同时伴垂体前叶其他激素特别是促性腺激素缺乏。其患病率约为1/10000,男性较女性儿童更易患病。目的讨论生长激素缺乏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诊断与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通过护理使患者能够掌握有关疾病知识,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关键词】生长激素缺乏护理

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hormonedeficiency)是指自儿童期起病的垂体前叶(腺垂体)生长激素(GH)部分或完全缺乏而导致的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可为单一的生长激素缺乏,也可同时伴垂体前叶其他激素特别是促性腺激素缺乏。其患病率约为1/10000,男性较女性儿童更易患病。

一、护理评估

(一)健康评估

导致生长激素缺乏的病因可分为三类,即原发性垂体疾患、下丘脑疾患以及外周组织对GH不敏感。护士在评估患者健康史时,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估。

1.原发性垂体前叶功能低下

(1)先天性异常:包括先天性脑发育异常如全前脑综合征、垂体前叶缺如、脑中线发育缺陷以及家族性全垂体前叶功能低下、家族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等。

(2)颅内肿瘤:如垂体无功能性腺瘤、颅咽管瘤等鞍内或鞍上肿瘤的压迫致垂体前叶萎缩。

(3)其他损伤:如颅脑外伤、颅内感染、颅内肿瘤的放射治疗等,组织细胞增多症对垂体的浸润以及结节病等。

2.继发于下丘脑疾病的GH缺乏

(1)特发性:此系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最常见病因,多因出生时损伤所致;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中的50%~60%有围生期损伤史,如难产、出生后窒息;也可伴有其他垂体前叶激素缺乏。

(2)颅内感染、颅内放射治疗后、肉芽肿病(如组织细胞增生症)、下丘脑肿瘤(如颅咽管瘤)、精神社会因素(情感剥夺性侏儒症)等可致下丘脑功能异常,促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产生不足。

3.GH不敏感综合征

(1)遗传性生长激素抵抗症(Laron-typedwarfism):是由于遗传性生长激素受体缺乏或不足,致生长介素(IGF-1)生成减少或缺如。血GH水平升高,而IGF-1水平低。

(2)无活性GH:患者表现为垂体性侏儒,但血GH正常或升高,GH分子结构、GH受体以及受体后反应均正常。推测病因可能与GH无生物活性有关。

(二)临床症状观察与评估

1.生长激素缺乏的表现患者出生时或出生后身材矮小,生长节律变慢,身高较正常平均值低,但体态匀称,骨龄延迟,牙齿成熟亦较晚。皮肤较细腻,皮下脂肪组织丰富,成年期面容呈“小老头”。

2.其他垂体前叶激素缺乏的表现可只表现为单-垂体生长激素缺乏或加上一两种或数种垂体前叶激素缺乏,一般常见为促性腺激素,其次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甲状腺激素,如促性腺激素缺乏可出现性腺不发育,促肾上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缺乏时,临床表现常不明显,或有低血糖等症状。

3.如继发于下丘脑-垂体疾病,以颅咽管瘤较为多见,可表现为相应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三)辅助检查评估

1.血生长激素基础值测定生长激素分泌呈脉冲式,大部分分泌峰值在睡眠的第3~4期,而且不同年龄、性别,性激素水平的差异很大,清晨空腹测定生长激素值可作为筛查。

2.兴奋试验

(1)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空腹过夜,基础状态下,快速静脉注入普通胰岛素0.1~0.15U/kg体重,分别于注射前及注射后30、60、90、120分钟取血测血糖及垂体生长激素水平,如血糖下降至50mg/dl(2.8mmoL/L)以下或降至空腹血糖的50%以下为有效的低血糖刺激,如注射胰岛素后垂体生长激素>5ng/ml为反应正常。

(2)左旋多巴兴奋试验:清晨空腹,口服左旋多巴,成人0.5g,儿童15kg体重以下口服0.125g,15~30kg者口服0.25g,30kg以上者口服0.5g。服药前及服药后30、60、90、120分钟取血测垂体生长激素水平,如垂体生长激素>5ng/ml为反应正常。

(3)精氨酸兴奋试验:空腹过夜基础条件下,半小时内静脉滴注精氨酸0.5g/kg体重,最大量不超过20g,滴注前及滴注后30、60、90、120分钟取血测垂体生长激素水平,如垂体生长激素>5ng/ml为反应正常。

(4)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兴奋试验:静脉注射GHRH1~2μg/L,注射前及注射后30、60、90、120分钟取血GH。如峰值≤5μg/L,属无反应;6~10μg/L为轻度反应;11~50μg/L为有反应。如上述试验物反应,而GHRH试验有反应者提示为下丘脑疾病引起。

3.定位检查CT、磁共振检查有无下丘脑或垂体肿瘤。

(四)心理社会评估

患者经常幼年发病,在同龄人中发育较迟缓,因此,患者会产生自卑、性格孤僻、社交障碍等。护士在对患者进行评估时应态度和蔼,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

因患者个子矮,有一定思想压力及负担,应多与患者谈心,加强心理护理,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

(二)饮食护理

鼓励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鼓励病人多饮牛奶补充钙质,促进骨骼发育。

(三)活动与休息

鼓励病人加强体育锻炼,促进骨骼发育、身高生长。

(四)试验护理

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兴奋试验的过程以及如何配合,指导患者试验前禁食水8小时,试验过程中可少量进水,但仍需禁食,建立静脉通路,并遵医嘱给药,监测患者用药后有无恶心、低血糖等症状。如行胰岛素低血糖生长激素刺激试验,需监测血糖,试验过程中应保留静脉通路一条,同时备好50%的葡萄糖注射液或升糖速度较快的饮料和食物,以防血糖过低出现危险。行左旋多巴生长激素兴奋试验时,因空腹服用左旋多巴可出现恶心、呕吐,因此应观察患者胃肠道反应,如将药物呕吐出,则护士应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进行补服药物,保证试验的准确性。

2.正确留取血标本送化验检查。

(五)生活护理

因此病患者年龄偏低,对年幼患儿应加强生活护理,注意安全,并按儿科护理常规护理。

(六)用药护理

1.试验用药做左旋多巴兴奋试验时需注意有无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并做好护理。做胰岛素低血糖兴奋试验时遵医嘱用药,同时应密切观察患儿心率、神志、血糖等,观察患者有无出汗等低血糖反应。

2.如用生长激素治疗,则应让患者按时、准确用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身高增长速度。指导患者出院后仍需遵医嘱用药,教会患者监测药效的方法,定期随诊,用药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七)健康教育

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一般年龄较小,在治疗期间应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规律服药,监测身高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出院后遵医嘱随诊,饮食方面适量食用含钙量高的食物,但是不可过量,如出现不良症状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仰礼萍.生长激素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的观察和护理[J].药物与护理,2005,11(13):10481049.

[2]于爱菊,闫一兵.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26例的生长激素治疗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5):318.

[3]刘岩,黄建萍.浅谈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程序[J].护理学杂志,2003,18(7):554.

[4]孙慧敏.比利时社会医疗护理服务机构的见闻[J].护理学杂志,2003,18(10):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