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糖尿病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

张晔

张晔(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外科门诊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0240-02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8例糖尿病足病者采用监控血糖变化,控制饮食调整,对足部皮肤科学换药并辅以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25例患者治愈,2例好转,1例未愈。结论对糖尿病足病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全面综合治疗和护理,疗效满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下肢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足病感染、溃疡与深度组织破坏。这种糖尿病足早期发现采取多种方法积极治疗,治疗同时注意运用综合护理措施会取得良好效果。我科对本组28例糖尿病足患者运用以下方法精心治疗,科学护理,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年龄38-72岁,平均58岁,血糖10.4—19mmol/L。其中17例患者足部形成脓肿并行切开引流术,11例患者足部出现水泡因没有及时处理形成溃疡。

2护理体会

2.1糖尿病足预防及护理

2.1.1健康教育

首先要让患者了解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来控制或消除这些危险因素。然后应让患者知道在面对一些特殊情况时如何保护自己的足,什么情况下应及时看医生等。要告诉患者糖尿病足保护教育的基本原则。关键是预防皮肤损伤和感染,其措施包括每日进行足部皮肤的清洗、按摩。修剪趾甲略呈弧形,与脚趾等缘。鞋袜平整、宽松。动态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检查有无水肿、皮损、脚病以及足背血管搏动、足部皮肤感觉等情况。有表皮破溃时及时处理。

2.1.2饮食护理

糖尿病人,其饮食控制是糖尿病现代综合治疗中主要内容之一。合理的饮食控制,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能使血糖保持在理想范围,根据病人的劳动强度、体重控制饮食,设计一份食谱。其中总热量、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分配要调整合理,按标准体重的饮食计算方法制定数种简易食谱供病人选用,三餐分配按1/5、2/5、2/5,也可按饮食习惯因人而异。饮食的选择以低糖、低脂肪、低盐、适量蛋白、清淡、高纤维素为原则。每日进食时间、进食量保持有一定的规律性。病人饥饿明显时,可增加粗纤维类即低热量、高容积的食品。糖尿病人不宜进食水果,进食水果最好是空腹血糖≤7.84mmol/L、且在空腹与两餐之间,不使血糖有较大的波动,宜吃梨、桃、菠萝等,限制甜、煎炸食品及含碳水化合物多的酒类,饮水不必限制,否则会增加高渗状态,如喝茶水,不可用开水沏,因茶叶中含有的降糖物质耐热性差,在热水中遭到破坏,故宜喝冷开水泡的茶,咖啡应慎饮,因能升高血糖[1]。

2.1.3糖尿病足的预防

首先,建议每天用温水泡脚。由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足部神经病变,对温度的感觉能力下降,不能正确感知温度,所以应该先用手或温度计感知水温。温度应低于37度。切忌用热水烫脚。泡脚时间不宜过长,足部皮肤有裂口时,更不可浸泡时间过长,以免细菌由泡透的裂口侵入组织内。双脚洗干净后,应该用柔软的干毛巾轻轻擦拭,特别是趾缝之间水分一定要擦干。秋冬之季足部皮肤易干裂,建议均匀涂抹一些润肤霜,但不能用在脚趾之间。日常起居不穿太紧的鞋子[2]。让糖尿病患者每日适当做小腿和足部运动30分钟以上如甩腿,提脚跟,提脚尖,下蹲等运动。平时抬高患肢,利于血液回流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一定要注意保护足部不受伤。

2.1.4轻度糖尿病足护理

对持续糖尿病足护理要保持足部清洁,每天用35℃~42℃温水泡脚,按摩足部,然后擦干脚部足部促进血液循环。皮肤有小水疱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泡脚,每日2次,不超过一周,水疱小,压力不大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抽液可给予无菌纱布包扎,待血液微循环改善后可自行吸收。水疱大,张力也大的用无菌穿刺针抽出液体,用碘伏消毒,无菌敷料包扎,要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告诉患者少走路,抬高患肢。

2.1.5对严重糖尿病足的护理

在做好全身治疗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换药。一有严重溃疡的;第一步先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冲洗创面,杀灭厌氧菌,第二步清除坏死组织及死皮,可适当刮除陈旧性肉芽创面(颜色暗红,不新鲜,高低不平,有时呈陈旧性出血貌,周围组织不易愈合),以刮匙将表面肉芽组织刮除或剪除,使之出血露出新鲜肉芽并清洁足部皮肤,有裂隙也不放过,再用每100ml加4u胰岛素的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第三步用无菌纱布擦干创面,用0.2%呋喃西林涂于创面,再用病灶分泌物药敏实验回报中的敏感抗生素洒于创面,用无菌棉签涂匀,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时要注意脚趾缝有无感染,要隔开脚趾缝包扎。3-4天后将3%的过氧化氢溶液改为0.2%呋喃西林液清洗创面,其余同上。待创面分泌物减少时用生长因子或金万红涂抹在创面,再用洒有抗生素的油纱条覆盖,既有利于肉芽组织生长,又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利于愈合。二、化脓创口有些表面上结痂,应重视痂下积脓,创口化脓有脓液流出或可触及波动感,就要及时切开引流,引流是最好的方法,切开以后须尽量将创口里的坏死组织彻底清除。如果一次性无法全部清除,可以在以后的换药时逐步清除。用双氧水消毒后,用呋喃西林冲洗。然后填塞稀释的PVP-I纱条,充分引流,不宜填塞过紧影响血供且不利引流。也可以用生理盐水纱条外敷抗生素,如甲硝唑、庆大等[3]。或者用碘酒、酒精消毒伤口周围后,用手将伤口内脓汁尽量挤出,并用20ml注射器抽取庆大霉素去掉针头直接钝性扎引流口,直接冲洗并回抽冲洗液。可不放纱布引流条,一般两三次就可去除感染、封口。三、对于感染性创口局部营养差、创口面积大、用其他药物换药后疗效差或无效者,创面愈合难者,可用高渗葡萄糖+胰岛素混合液体使用注射器均匀分布于创面,造成高渗环境,致细菌细胞脱水,细菌失去繁殖能力,菌体死亡,并能使机体局部细胞脱水,减轻创面及肉芽组织水肿,同时能形成保护膜,防止细胞继续侵入感染,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创面周围营养,促进创面愈合;此外,葡萄糖还具有生肌作用,可减少创面疼痛,利于创口愈合。

2.2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因足部感染溃疡,给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影响,病人常有自卑心理。特别是面对截肢的危险,对健康和生活失去信心,情绪低落,消极悲观,甚至有恐惧心理。我们及时将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防治知识和护理方法告知患病者和家属,让患者对糖尿病足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同时还给患者介绍糖尿病足痊愈病例,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和期望,做好心理疏导,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讲解治疗和护理的疗效,增强治疗信心。

3效果与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不可逆的症状。一旦发生足病很难愈合,因此一定要做好糖尿病足病人的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一方面要积极控制感染和降低血糖,另一方面应加强患者足部护理和重视局部创面的换药措施。措施得当可最大限度避免糖尿病足出现溃烂。如果发生溃烂要科学换药,避免截肢危险。

参考文献

[1]于翠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国适用医药,2010年5月.

[2]姚景鹏.《内科护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344.

[3]卜秦俐,孙洪.654-2加胰岛素、庆大霉素、甲硝唑混合液湿敷治疗DM足坏疽[J].临床荟萃,2010,14(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