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实施综合化服务的价值探究李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实施综合化服务的价值探究李玲

李玲

科右前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内蒙古137400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化护理服务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9月~2018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选取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新生儿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服务,即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游泳护理、抚触护理、按需添加奶粉护理等,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不同时间点的黄疸指数、胎便转黄时间以及第1次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第2d、第3d、第4d、第5d、第6d的经皮黄疸指数分别为(7.56±1.42)mg/dl、(8.41±1.75)mg/dl、(9.62±1.86)mg/dl、(11.35±2.19)mg/dl、(10.75±2.15)mg/dl,均低于对照组的(8.76±1.56)mg/dl、(9.56±1.86)mg/dl、(11.86±2.26)mg/dl、(14.39±2.58)mg/dl、(13.69±2.59)mg/dl(P<0.05);观察组患儿胎便转黄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分别为(32.56±0.59)h、(2.05±0.12)h,均短于对照组的(58.69±2.28)h、(5.63±0.48)h(P<0.05)。结论:综合化护理服务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关键词:综合化护理服务;新生儿黄疸;效果;常规护理

新生儿黄疸十分常见,是指出生28d以内新生儿出现的黄疸[1]。该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代谢处于异常状态,进而促使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出现以巩膜、黏膜以及皮肤黄染为特征的疾病,属于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的一种[2-3]。该疾病对新生儿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需要及时寻找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干预[4]。本研究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了综合化护理服务方式,获得了理想的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5年9月~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选取88例,纳入标准:患儿家长悉知本研究内容,且在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患儿母亲不存在产后并发症与妊娠并发症。排除标准:存在窒息史;产伤感染;溶血。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出生日龄1d-28d,平均日龄(25.63±2.36)d,共44例,男性29例,女性15例。对照组患儿出生日龄1d-27d,平均日龄(25.29±2.32)d,共44例,男性30例,女性14例。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可比性强,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新生儿护理,即指导母婴早接触、早吮吸,实行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等。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服务,即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游泳护理、抚触护理、按需添加奶粉护理等,具体为:(1)新生儿抚触:操作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新生儿抚触的相关知识,包括方法、目的以及意义,获得同意之后,控制室内温度在28-30摄氏度之间,在产后1h,且新生儿处于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操作;将指甲剪短,新干净双手,采用掌心或者指腹对其进行抚触,抚触之前双手涂适量婴儿润肤油,每天抚触2次。(2)游泳: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负责新生儿游泳护理,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6-28摄氏度之间,水温控制在37-40摄氏度之间,采用洁净温水,出生后1个月内,在水中加入水疗溶质,严格遵循一人一池水的原则,避免交叉感染现象出现;通常选择在新生儿吃奶之后的1h内游泳,每天2次,每次时间控制在10min-20min之间。(3)按需添加奶粉:在新生儿每次吮吸完母乳之后,按需给予其配方奶,一直到母亲有充足的乳量;将早期摄入量增加,确保新生儿体内摄入营养充足。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不同时间点的黄疸指数、胎便转黄时间以及第1次排便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黄疸指数、胎便转黄时间以及第1次排便时间等相关数据均行t检验,以(?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皮黄疸指数对比

观察组第1d的经皮黄疸指数为(7.12±1.29)mg/dl,对照组为(7.22±1.31)mg/dl,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第2d、第3d、第4d、第5d、第6d的经皮黄疸指数分别为(7.56±1.42)mg/dl、(8.41±1.75)mg/dl、(9.62±1.86)mg/dl、(11.35±2.19)mg/dl、(10.75±2.15)mg/dl,均低于对照组的(8.76±1.56)mg/dl、(9.56±1.86)mg/dl、(11.86±2.26)mg/dl、(14.39±2.58)mg/dl、(13.69±2.59)mg/dl,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胎便转黄时间与第1次排便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儿胎便转黄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分别为(32.56±0.59)h、(2.05±0.12)h,均短于对照组的(58.69±2.28)h、(5.63±0.48)h,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新生儿黄疸属于一种常见的新生儿时期疾病,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属于新生儿黄疸的两种常见类型,其中生理性黄疸指的是单纯因为胆红素代谢异常而引发的暂时性黄疸,通常出现在新生儿出生之后的2d-3d内,并在其出生之后的4d-6d之内达到发病高峰期,在7d-10d时便会消退,患儿仅会出现轻微食欲不振的现象,没有其他临床症状出现。而病理性黄疸则指的是在出生24h内出现的黄疸,每天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5mg/dl以上,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足月儿会持续2周以上,早产儿会持续4周以上,依旧难以消退,某些情况下甚至会继续加重,或者在出生之后的1周到数周之内才出现的黄疸。新生儿黄疸对患儿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均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及时干预。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护理第2d、第3d、第4d、第5d、第6d的经皮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患儿胎便转黄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显著。这可能是因为综合护理服务从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以及按需添加配方奶等方面加强干预,能提高护理的全面性,促使黄疸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综上所述,综合化护理服务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白雪.综合性护理干预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6,20(12):2198-2199.

[2]邓可.强化风险护理对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6):160-162.

[3]吴恩莲,刘琴,冯国莲.强化风险护理对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患儿黄疸指数、胆红素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26-129.

[4]王新华.对接受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6):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