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护理对食管癌术后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营养护理对食管癌术后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

姜娜

(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江苏镇江212200)

【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采用常规护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为对照组。30例围手术期加强营养护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的营养学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10d的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胃排空延缓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护理能够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营养护理;食管癌;术后;营养状态;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4-0251-02

我国是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手术切除病灶是当前治疗食管癌最有效的方法。但食管癌的患者受肿瘤恶性消耗以及吞咽障碍的影响,术前大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而手术的创伤性应激反应又可造成患者术后代谢加快,免疫功能下降,因此该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较高[1]。营养护理是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内容,加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力,确保患者早日康复具有积极意义。现选取我科室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营养护理对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纳入标准:(1)均符合食管癌的诊断标准,术前病理诊断明确;(2)均签署知情同意书;(3)身体条件可耐受手术治疗;(4)未发生转移;(5)预计生存期6个月以上;(6)无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7)认知、沟通能力正常;排除标准:(1)合并有其他系统恶肿瘤;(2)食道部位有疾患或有手术史者;(3)术前行放、化疗者;(4)活动性感染性疾病;(5)自身免疫性疾病;(6)神志不清;其中30例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为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52.26±11.25岁。食管中段癌21例,食管下段癌9例。病理类型:鳞癌16例,腺癌14例。30例于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为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3.04±11.43岁。食管中段癌20例,食管下段癌10例。病理类型:鳞癌17例,腺癌13例。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的手术方式基本一致,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营养护理,内容如下:(1)术前营养评估:采用主观整体营养评估工具评估患者的术前营养状况[2],对于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根据肠内外营养临床技术规范给予营养干预,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纤维素的食物,干预2周。术前合并有食道梗阻者指导其将食物做成流质。一般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指导,术前1周每天静脉补充150~200g葡萄糖,250ml氨基酸。(2)术后肠内营养支持:于术后8~12h泵注营养液,滴注前经鼻肠管滴入200ml的0.9%氯化钠。术后24h患者无不适后开始匀速泵注营养液。视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营养液的量,营养液现用现配,量由少到多,速度由慢到快,浓度由低到高。期间妥善固定鼻肠管,保持通畅[3];注意控制泵入速度、营养液温度,观察患者的腹部情况,有无反流、呕吐、腹泻等发生[4]。做好体位护理防止误吸,定时清洁口腔,预防并发症,严格记录出入量。

1.3观察指标

(1)营养指标:于术前1d、术后10d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检测患者的营养学指标,包括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2)统计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3)术后并发症:统计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胃排空延缓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百分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1d的三项营养学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0d的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比较

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吻合口瘘、胃排空延缓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比较

3.讨论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为吞咽障碍、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疼痛。手术是早、中期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由于创伤性较大,患者术后处于高应激状态,代谢率旺盛[4],加之术前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术后保证充分的营养供给十分重要。本研究结果显示,加强围手术期营养护理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好,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P<0.05)。术前营养评估是食管癌营养护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术前筛选出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于术前2周给予营养干预,改善了患者术前的营养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抵抗力。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能够维持并保护肠粘膜功能,抑制细菌发生易位,有效促进术后胃肠蠕动,增加消化道的血流量,维持肠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减少肠道细菌易位、吻合瘘等并发症的发生[6]。同时能满足患者术后的营养需求,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综上所述,营养护理能够改善食管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

【参考文献】

[1]刘春芳,王万霞,黄兰.老年食管癌患者不同时间段营养状态及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6):4000-4002.

[2]吴俏洁.综合护理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与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6):824-826.

[3]钮林霞.早期肠内营养联合优化护理对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及胃肠道恢复的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0):2782-2784.

[4]李晓芳.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康复的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32(2):115.

[5]郭德美.食管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疗法应用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2016(1):54-56.

[6]李洪燕,马嫦梅,李慧.肠内营养安全护理路径在外科重症监护室危重症病人实施效果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21(4):254-256.